曹穎甫

《曹氏傷寒金匱發微合刊》~ 《傷寒發微》 (7)

回本書目錄

《傷寒發微》 (7)

1. 霍亂篇

問曰:「病有霍亂者何?」答曰:「嘔吐而利,是名霍亂。」

病之有霍亂也,始見於漢書嚴助傳,所謂「夏月暑時,嘔泄霍亂之病相隨屬」者是也。其病南方為甚,西北高燥之地,實所罕見。蓋地氣卑濕,遇天時陽氣外張,蒸氣之逼人益熾,汗泄太甚則營熱而燥渴,渴則冷飲,設飽食之後,繼以冷食,譬之冷茶與熱茶攙和,冷羹與熱羹攙和,不旋踵即泛漚,上下動搖,已成臭惡之物。此無他,熱者有氣,冷者無氣,冷加於熱則氣不行,而濕蘊於內。

濕蘊則宿食朽腐,糟粕冒於上,水濕漬於下,中氣忽然倒亂,濁氣反升,清氣反降,上嘔而下泄矣。故知霍亂之名,專以吐利交作言之。近世醫家,遇不吐不利之證,漫以乾霍亂為名,不可解也。

白話文:

古人問:「什麼病叫做霍亂?」回答說:「嘔吐拉肚子,就是霍亂。」

問曰:「病發熱,頭痛,身疼,惡寒,吐利者,此屬何病。」答曰:「此名霍亂。霍亂自吐下,又利止復更發熱也。」

前節既以嘔吐而利為霍亂之定名,此為不兼他證者言之,猶易辨也。若見發熱頭痛身疼惡寒而仍兼吐利者,則易與太陽傷寒相混,仲師恐人不辨其為霍亂,而漫以麻黃、葛根二湯為治,故設問答以明之,使人知施治之緩急,此亦太陽篇「先救其裏,後身疼痛」之例也。故無論表裏同病,及吐利止而表證仍在者,皆當後救其表,此傷寒霍亂之所同,不可以混治者也。所謂「利止更復發熱」者,謂先治其裏,吐利止而表證仍在也,此即先本後標之例也。

白話文:

病人發燒、頭疼、全身疼痛、怕冷、嘔吐腹瀉,這是什麼病?這叫做霍亂。霍亂會讓人嘔吐腹瀉,等嘔吐腹瀉停止後,又會再次發燒。

謹按五月陰氣生於黃泉之下,至六月則為二陰,七月則為三陰,雖天時甚熱,則人身胸腹,按之常冷,與井水相應,是為伏陰。加以長夏濕土司令,瓜果冷飲混投伏陰部分,皆足以傷中氣,況大汗旁泄之期,皮毛大開,晝苦炎熱,夜中貪涼,風露必乘其虛而閉遏汗孔,由是三焦水氣,與未盡之魄汗,混雜為一。表氣不通,則兼病傷寒,中氣不通,則吐利交作,治以四逆、理中。

藥劑太輕,尚恐不及,以致四肢逆冷無脈而死。予友丁甘仁每論及此,為之痛恨。無如近世市醫不知天時,不通易理,創為《霍亂新論》,多用芩、連苦寒之品,中氣已敗,而醫更敗之,則是不死於天時,不死於病,而死於醫也。往年章次公治楊志一病,曾論及此,因附存之。

白話文:

根據五月的陰氣在地下的生長,到六月成為兩個陰性,七月份成為三個陰性,即使天氣非常熱,人的胸部和腹部按下去仍然會感到寒冷,與井水相應,這就是伏陰。再加上長夏的濕土主導,瓜果和冷飲混合在伏陰的部分,都足以傷害中氣,更不用說在大汗大量流失的時期,皮膚大開,白天受熱,晚上貪涼,風露必定趁虛而入,關閉和阻塞汗孔,從此三焦的水分和未完成的魄汗混合在一起。表層的氣流不流通,就有可能同時感染傷寒,中氣不流通,就會出現嘔吐和下痢交替的情況,治療上可以使用四逆、理中。

如果藥劑太輕,恐怕效果不夠,導致四肢逆冷無脈而死亡。我的朋友丁甘仁經常提到這種情況,感到痛心疾首。然而現代的市醫不瞭解天氣,不懂易理,創立了《霍亂新論》,多使用黃芩、連等苦寒的藥材,中氣已經敗壞,而醫生反而讓它更加敗壞,這不是死於天時,也不是死於疾病,而是死於醫學錯誤。去年章次公治療楊志一的病情時,曾經提到過這種情況,因此我附錄在此。

間亦有浮陽在上,陰寒在下,須熱藥冷服而始受者,又有浮熱上衝,必先投萸連逆折其氣,始能受熱藥者。要其為裏寒則一,是在臨證時明辨之耳。

傷寒,其脈微濇者,本是霍亂,今是傷寒,却四五日至陰經,陽轉入陰,必利。本嘔,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似大便而反矢氣,仍不利者,此屬陽明也,便必鞕,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經盡故也(此條訂正)

傷寒其脈微濇,此在三陰篇中,原為四逆湯證。所以然者,體溫弱而結液不能化氣,水盛而血寒也。本是霍亂,今是傷寒,即承上節利止更復發熱言之,謂霍亂止而表證仍在也。設當其發熱惡寒頭痛身疼,病在太陽之時,即用麻黃加朮湯以救其表,則不難一汗而愈。惟其失此不治,四五日後,太陽水氣合併太陰,轉病寒濕下利,然則「上轉入陰」當為「陽轉入陰」之誤,謂其由太陽失表,轉入太陰,蓋即陽去入陰之說也。曰:「本嘔,下利者,不可治。

白話文:

有時候也會出現體內陽氣上浮而陰寒積聚在下的情況,這時需要用熱性藥物冷卻後服用才能被身體接受;另外,對於有浮熱向上衝擊的病情,必須先使用茱萸和黃連這類藥物來抑制這種上升的氣勢,之後才能使用溫熱藥物治療。總的來說,這些都是屬於裡寒的症狀,關鍵在於臨床診斷時能夠準確地辨別。

在傷寒病中,如果脈象呈現微細且遲滯,原本可能是霍亂,但現在表現為傷寒的症狀。經過四五天後,病邪影響到陰經,這裡的「上轉入陰」應修正為「陽轉入陰」,意味著病邪從太陽經(表)轉移到太陰經(裡),必定會出現腹瀉。如果病人原先就有嘔吐加上腹瀉的情況,這樣的病就較難治療了。如果病人感覺像要大便卻只是放出腸胃氣體,而且腹瀉仍未停止,這表示問題出在陽明經,大便一定會變得坚硬。到了第十三天通常就能康復,這是因為疾病發展週期已經完成。在《傷寒論》的三陰篇中,脈象微細遲滯的情況本應使用四逆湯來治療,這是因為身體機能衰退,體液凝滯無法正常氣化,水分過多而血液寒涼。所謂「本是霍亂,今是傷寒」,是指原本的霍亂腹瀉雖止,但又出現了傷寒的表徵。如果在最初發熱、怕冷、頭痛、身痛的太陽經階段,就及時使用麻黃加術湯來解表,那麼透過發汗可能很容易就痊癒了。然而,因為未能及時治療,四五天後,太陽經的水濕之氣與太陰經相合,導致寒濕性腹瀉的發生,這裡提到的「上轉入陰」應該是筆誤,實際上是指由太陽經的表證轉化為太陰經的裡寒。再者,如果原本就有嘔吐加腹瀉的症狀,這樣的病情就比較棘手了。

」非謂其必死也,謂其上熱下寒,不可專治下利也。此證欲治下利,必用熱藥,格於上熱,而入口即吐,當奈何?故上熱輕者,有熱藥冷服之治,或用黃連湯,溫涼並進,或於白通湯中加入人尿、豬胆汁,降嘔逆而兼溫裏寒,此皆不可治之治法也。惟三陰之證,獨陰則死,回陽則生,故必轉屬陽明。

濕盡便硬,然後當愈。曰:「欲似大便,反矢氣仍不利者。」濕盡之明證也。霍亂之證,起於暑令,與中風同,以六日為一候,十三日為陽明經過之一日,故曰十三日愈,下文所謂「過之一日當愈」也。

白話文:

這並不是說病人一定會死,而是說病人上焦熱而下焦寒,不能單純地治療腹瀉。如果要治腹瀉,必須用溫熱的藥物,但病人上焦有熱,藥物入口就會吐出來,這該怎麼辦呢?所以上焦熱輕的病人,可以用溫熱的藥物冷服,或者用黃連湯,溫涼並進,也可以在白通湯中加入人尿、豬膽汁,降嘔逆同時溫暖裡寒,這些都是特殊情況下的治療方法。只有三陰症,只有陰寒才導致死亡,回陽則能活命,所以必須轉屬陽明。

當體內的濕氣消散,大便就會變硬,然後病就會痊癒。如果想要排便,卻只放屁而不通暢,這就是濕氣消散的明顯徵兆。霍亂是由於暑熱引起,和中風一樣,六天為一候,十三天為陽明經脈經過的一天,所以說十三天會痊癒,下文所說的「過之一日當愈」也是這個意思。

下利後,當便鞕,鞕則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後經中頗能食,復過一經能食,過之一日當愈。不愈者,不屬陽明也。

霍亂一證,本屬吐利,則便硬為難,若大便轉燥,則寒濕除而中陽當復,故能食,以便硬為期。曰:「今反不能食,到後經中頗能食。」謂三候之少陽,十八期內也。當傳少陽,而胃底消食之胆汁當盛,故偏能食。惟愈期屬陽明者,愈期在陽明期後一日,即上文所謂十三日。十三日不愈,或至過經四五日而愈者,陽氣之回復,當兼係少陽陽明也。

利止,惡寒脈微,而復利,亡血也。四逆加人參湯主之。(此條訂正)

白話文:

瀉肚子後,大便應該要堅硬,便硬了才能吃東西才算痊癒。現在卻反而不能吃,等到下個經期時能吃一點,再過一個經期就能正常吃,過一天就應該好了。如果還沒好,就不是屬於陽明經的問題了。

四逆加人參湯方

於四逆湯內加人參一兩(餘依四逆湯服法)。

霍亂本吐利,若利止之後,惡寒脈微而復利,此為統血之脾藏,不得血中溫和之氣,發脾陽而消水,故使復利。蓋血之本氣至熱,血不足則熱減而寒勝,此蓋申上文「脈微濇」條而補其方治。「利止」字當在「惡寒」上。

「亡血也」三字,直謂統血之脾陽,以久利而虛耳,非吐衄便血之謂,故方劑但用四逆加人參,而絕無當歸、生地、阿膠之屬,為其立方本旨,原為增長血中溫度而設,非謂亡有形之血也。

白話文:

四逆加人參湯是在四逆湯的基礎上加入一兩人參,其他用法與四逆湯相同。霍亂初期會嘔吐腹瀉,如果腹瀉停止後,出現畏寒、脈搏微弱,但又開始腹瀉,這表示脾臟受損,無法從血液中吸收溫暖之氣,導致脾陽虛弱,進而無法運化水分,才又出現腹瀉。這是因為血液本身的溫度很高,當血液不足時,熱量減少,寒氣就佔據優勢。這段文字補充了之前「脈微濇」的治療方案,也說明了利止應該放在惡寒之前。所謂的「亡血也」指的是脾陽由於長時間腹瀉而虛弱,並不是指嘔吐血或鼻出血。因此,這個方劑只加了人參,沒有加入當歸、生地、阿膠等補血藥物,因為它的主要目的是增強血液的溫度,而不是補血。

霍亂,頭痛,發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理中丸方

人參、甘草、白朮、乾薑(各三兩)

上四味,搗篩為末,蜜和為丸,如雞子黃大,以沸湯數合,和一丸研碎,溫服之,日三四服,夜一服。腹中未熱,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湯,湯法以四物依兩數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若臍上築者,腎氣動也,去朮加桂四兩。吐多者,去朮加生薑三兩。下多者,還用朮。悸者加茯苓二兩。渴欲得水者,加朮,足前成四兩半。腹中痛者,加人參,足前成四兩半。寒者加乾薑,足前成四兩半。腹滿者,去朮加附子一攻,服湯後如食頃,飲熱粥一升許,微自溫,勿揭衣被。

白話文:

霍乱病症状包括头痛、发热和全身酸痛,如果热势较重且想喝水的,适合使用五苓散来治疗。相反,如果寒象较明显而不愿意喝水的,则应以理中丸为主进行治疗。

理中丸的配方如下:

  • 人参甘草白术干姜(每种药材各三两,即各9克)

制作与用法:将这四种药材捣碎过筛后,加入蜂蜜调和制成丸状,大小如同鸡蛋黄。服用时,取一丸用适量热开水调和并研碎,温热后服用,每天服用三到四次,夜间服用一次。如果腹部还未感到温暖,可以逐渐增加到每次三四丸。不过,这种丸剂的效果比不上汤剂。汤剂的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四味药材按相同份量切好,用八升水煮至剩下三升,滤去药渣,温热后每次喝一升,一天三次。如果患者感觉脐部跳动,这是肾气变动的迹象,应去掉白术,改加肉桂四两;若呕吐频繁,去掉白术,改加生姜三两;腹泻严重者,应继续使用白术;心悸者,可加茯苓二两;若极度口渴想喝水,应增加白术的量,总和达到四两半;腹部疼痛者,增加人参至四两半;感觉寒冷加重者,应增加干姜至四两半;腹部胀满的,则去掉白术,改加附子一枚。服用汤剂后,大约一顿饭的时间后,饮用一碗热粥以辅助,注意保持身体微微暖和,不要突然揭开衣物或被子。

凡物冷熱相攙,則味變而質敗。近人於飽食之後,飲冰凍汽水,或冰淇淋,往往發霍亂之證。所以然者,冷與熱參雜腹中,中氣淆亂而吐利作也。氣上衝,則頭痛而發熱。表有寒,則身疼痛。惟霍亂當先治裏,前於「發熱頭痛」條下已詳言之。治裏有熱多寒多之辨,熱多則標陽在上而渴欲飲水,寒多則寒濕在下而不用水。

飲水者患其停水,故用五苓散以泄之。不用水者,患其裏寒,故用理中丸湯以溫之,而表證從緩焉。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當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小和之。

此節申明後治其表之例。夫吐利止而身痛不休,原有二因,一為太陽水氣凝冱皮毛,則必兼惡寒。一為太陽水氣凝冱肌腠,則不兼惡寒。兼惡寒,便當用麻黃以達之,所以解表也。不兼惡寒者,但須桂枝湯以和之,所以解肌也。此小大輕重之辨也。

白話文:

凡是物體遭遇冷熱混雜,其味道就會改變且品質敗壞。現在的人們在飽餐之後,常常飲用冰冷的汽水或是冰淇淋,這樣經常會引發霍亂的症狀。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冷熱食物在腹部摻雜一起,導致中氣混亂,進而出現嘔吐和腹瀉的情況。氣向上衝動,就會造成頭痛和發燒。身體表面感受寒氣,則會感到全身疼痛。對於霍亂,治療時應該先處理內臟的問題,之前在討論“發熱頭痛”的部分已經詳細說明過了。治療內臟時需區分熱多還是寒多的情況,熱多的話,體內的陽氣浮於上而感到口渴想喝水;寒多的話,則是寒濕積於下而不願喝水。

對於想喝水的病人,問題在於水分滯留,因此使用五苓散來幫助排出多餘水分。不想喝水的病人,問題在於體內寒氣,所以使用理中丸或湯劑來溫暖身體,而外表的症狀可以暫時緩解。

如果嘔吐腹瀉停止但身體疼痛持續不解,應該根據具體情況調和外表,適合使用桂枝湯進行輕微的和解。

這一段進一步說明了後續處理外表症狀的原則。嘔吐腹瀉停止而身體疼痛不減,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太陽經的水氣在皮膚表面凝結,這種情況通常伴隨著怕冷。二是太陽經的水氣在肌肉間凝結,這種情況則不會伴有怕冷。若有怕冷的症狀,就應當使用麻黃來疏通,這是為了疏解外表的病邪。若無怕冷,只需使用桂枝湯來調和,這是為了緩解肌肉的不適。這裡講的是治療上輕重緩急的區別。

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既吐且利,小便復利,而大汗出,下利清穀,內寒外熱,脈微欲絕者,四逆湯主之。

浮陽上衝則吐,而發熱汗出。陰寒內據,則下利而惡寒。水氣勝而血熱不達,則四肢拘急而手足逆冷。寒水太甚,則三焦無火,而小便自利,溢入腸胃者,為下利清穀。水盛血寒,則脈欲絕。凡見以上諸證,皆當與三陰寒濕下利同治,故均以四逆湯為主治之方也。

吐已下斷,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者,通脈四逆加豬胆汁湯主之。

通脈四逆湯加豬胆汁方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出現嘔吐、出汗、發燒畏寒、四肢僵硬、手腳冰冷的症狀,可以用四逆湯治療。如果同時出現嘔吐、腹瀉、小便量多、大量出汗、腹瀉排出清澈的穀物樣便、內寒外熱、脈搏微弱幾乎消失的症狀,也可用四逆湯治療。

嘔吐停止後,仍然出汗、手腳冰冷僵硬、脈搏微弱幾乎消失,可以用通脈四逆湯加豬膽汁治療。

甘草(二兩炙)乾薑(三兩,強人可四兩)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豬胆汁(半合)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內豬胆汁,分溫再服。其脈即來,無豬胆,以羊胆代之。

吐已下斷,張隱庵謂吐無所吐,下無所下,津液內竭,此說是也。然何以有汗出而厥諸證。汗出者,浮陽亡於外也。陽浮於外,則裏氣已虛而四肢厥逆。陰液內耗,關節不濡,故四肢拘急不解。寒凝血敗,故脈微欲絕。然何以不用四逆湯而用通脈四逆湯加人尿、豬胆汁。蓋血寒於下,於法當溫,故用乾薑、附子以溫之。

然溫其中下,恐猶不能載陽氣而上出,故加蔥白,但此津液內竭之證,吐下雖止,猶不免乾嘔而內煩,非加鹹寒之人尿,苦寒之豬胆汁導之下行,必將為浮陽所格,下嚥即吐,此即熱藥冷服之意,而又加周密者也。

白話文:

炙甘草(二兩)、乾薑(三兩,體質強健者可增至四兩)、附子(選擇一大顆,使用生品,去除外皮並切為八片)、豬膽汁(半合)。

將上述四味藥材,加入三升水中煎煮,直至剩餘一升二合(約600毫升),濾去藥渣後,再拌入豬膽汁,分作兩次溫熱服用。如此一來,脈象應可恢復正常。若無豬膽汁,可用羊膽汁替代。

當嘔吐和腹瀉已經停止時,張隱庵認為這意味著身體已無物可吐、無物可瀉,體內津液嚴重耗損,這一觀點是正確的。然而,為什麼會出現出汗且四肢厥冷等症狀呢?出汗是因為體表的陽氣外泄。陽氣浮於體表,表示體內正氣已經虛弱,進而導致四肢冰冷逆冷。陰液內部消耗,關節得不到滋潤,因此四肢拘緊難以緩解。寒氣凝結致血液運行不暢,故脈搏微弱近乎消失。那麼,為什麼不使用四逆湯,而選用通脈四逆湯,並且添加人尿和豬膽汁呢?這是因為血液在下焦受到寒邪影響,根據治療原則需要溫暖,所以使用乾薑和附子來溫煦中下二焦。

然而,單純溫暖中下焦恐怕還不足以使陽氣上升回歸,因此加入蔥白以助陽氣上升。但在此種津液極度虧耗的情況下,雖然嘔吐腹瀉已止,仍然可能出現乾呕和內心煩躁的症狀。如果不添加鹹寒性質的人尿和苦寒的豬膽汁來引導藥性下行,藥物可能會被身體上浮的陽熱之氣所阻隔,導致服藥後立即嘔吐。這裡採用熱藥冷服的方法,正是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同時更加周全地考慮到治療的細節。

吐利,發汗,脈平,小煩者,以新虛不勝穀氣故也。

此節為病後正氣復者言之。服四逆湯而吐利止,服桂枝湯而發汗已,其脈已平,可無他慮矣。然於食後往往煩懣氣短,究其所以然,則以吐後而胃氣一虛,下後而胃氣再虛,發汗而胃氣三虛,胃虛則胰液、胆汁並耗,不能消穀,故不勝穀氣。減其食則愈,故不另立方治。

白話文:

病人吐瀉、發汗後,脈象平穩,但稍微感到不舒服,這是因為身體虛弱,無法消化食物的緣故。服用了四逆湯後,吐瀉停止,服用了桂枝湯後,發汗也停止,脈象平穩,不用擔心。不過,飯後常感到胸悶氣短,這是因為吐瀉後胃氣虛弱,腹瀉後胃氣再次虛弱,發汗後胃氣更加虛弱,胃虛弱就無法分泌胰液和膽汁,無法消化食物,所以無法承受食物。減少食量就會好轉,因此不用另開藥方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