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氏傷寒金匱發微合刊》~ 《金匱發微》 (3)
《金匱發微》 (3)
1. 《金匱發微》
」元真者,固有之元氣真氣。血分中營陰及之,水分中衛陽亦及之,故曰:「通會文理」,即合併成塊之肉絲,不獨肌肉有之,即胃與小腸、大腸並有之,各具淋巴微管,發出水液,故仲師連類及之耳。其實病氣之始入,原不關乎內藏也。
問曰:「病人有氣色見於面部,願聞其說。」師曰:「鼻頭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鼻頭色微黑者,有水氣。色黃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設微赤,非時者死。其目正圓者,痙,不治。又色青為痛,色黑為勞,色赤為風,色黃者便難,色鮮明者有留飲。」
氣色之見於面部者,無病之人亦有之,借如夏令行烈日中則面赤,暴受驚恐則色白,此其易知者也。明乎此,乃可推病之人氣色。曰:「鼻頭色青,腹中痛者。」鼻頭,鼻之上部盡頭處,非鼻準之謂,相家謂之印堂,醫家謂之闕下。小兒下利,印堂多見青色,腹痛不言可知。
下利手足逆冷,為獨陰無陽,故曰苦冷者死。濕家身色薰黃者,黃中見黑色也。今印堂微見黑,故知其有水氣。濕病屬脾藏,脾統血,血中有黃色之液,濕勝而血負,病在營,故其色黃黑相雜。水氣屬三焦、腎與膀胱,病在衛,故印堂微黑。胸中為飲食入胃發生水液之處,其水液由脾陽生發,中醫謂之中焦,西醫謂之淋巴系統。
胸中有寒,是病留飲,故萎黃見於印堂。血不華色則白,故亡血者色白。人飲酒則面有赤色,行日中及向火並同,為其血熱內盛,陽氣外浮也。傷寒陰寒內據,真陽外脫,則亦面見赤色,是謂戴陽,此證多屬冬令,故曰:「非時者死」,謂非夏令血熱張發之候也。按寒飲之色黃,失血之色白,或全見面部。
戴陽之赤色,或見額上及兩顴,不定在鼻之上部,故無「鼻頭」字,非省文也。面色既辨,然又必驗之於目。剛痙無汗,周身筋脈緊張,故目系強急而目正圓,此證脈必直上下行,《內經》所謂「但弦無胃」也,故曰:「不治。」目色青,少年婦人時有之,或不必因病而見,然往往有肝鬱乘脾,而腹中急痛。
若夫色黑為勞,與女勞癉額上黑同。凡人目中瞳人則黑,其外微黃,惟女勞則瞳人外圈俱黑。吾鄉錢茂材信芳,診宋姓病斷其必死,不三月果死,予問故,錢曰:「女勞目之外眶盡黑,法在必死。」蓋瞳人精散外溢,如卵黃之忽散,臭敗隨之矣。風邪中於頭,則入於目而目脈赤,荊芥、防風、蟬衣、殭蟲等味薰洗,足以愈之,仲師固無方治也。色黃便難,是謂穀癉,宜茵陳蒿湯。
惟鮮明有留飲,當指目鮮澤者及目下有臥蠶形者言之。若專以目論,則巧媚之婦人,固自有明眸善睞者,何嘗病留飲乎!
師曰:「病人語聲寂寂然,喜驚呼者,骨節間病。語聲喑喑然不徹者,心膈間病。語聲啾啾然細而長者,頭中痛。」
白話文:
《金匱發微》
元真,指的是人體固有的元氣和真氣。血液循環中的營陰,以及體表水分中的衛陽,都與元真相關聯,所以說「通會文理」,意思是這些氣血如同合併成塊的肉絲一樣,不僅肌肉有,胃、小腸、大腸等處也都存在,各自具有淋巴微管,分泌水液,所以仲景先生才會將它們聯繫起來。其實疾病剛開始入侵時,並不一定與內臟有關。
有人問:「病人面部的氣色能反映病情嗎?請您講解一下。」老師說:「鼻頭青色,腹痛且畏寒者會死;鼻頭顏色發黑,表示有水氣;顏色發黃,表示胸部有寒邪;顏色發白,表示失血;如果臉色微紅,但不是正常的紅潤,也會死亡;眼睛正圓,是痙攣的症狀,無法治療;此外,青色表示疼痛,黑色表示勞累,赤色表示風邪,黃色表示排便困難,顏色鮮明則表示有留飲。」
面部氣色,即使健康的人也會因外界因素而有所變化,比如夏天在烈日下暴曬臉色會發紅,受到驚嚇臉色會發白,這是很容易理解的。明白了這一點,才能推斷病人氣色的病理意義。「鼻頭青色,腹痛」指的是鼻樑上端,而非鼻尖,相學稱之為印堂,醫學稱之為闕下。小兒腹瀉,印堂常會出現青色,腹痛也就很明顯了。
腹瀉伴手足冰冷,這是陰盛陽衰的表現,所以說畏寒者會死。濕邪重的人,面色會呈現暗黃,夾雜黑色。如果印堂略微發黑,就表示有水氣。濕病屬於脾臟,脾主血,血液中含有黃色液體,濕邪過盛而損傷血液,病在營分,所以面色會呈現黃黑相雜;水氣則與三焦、腎和膀胱相關,病在衛分,所以印堂會略微發黑。胸部是食物進入胃後產生水液的地方,這些水液由脾陽生發,中醫稱之中焦,西醫稱之為淋巴系統。
胸中有寒邪,是病邪留滯的表現,所以會出現萎黃色在印堂。血液不足,則面色發白,所以失血者面色發白。人喝酒後臉色會發紅,在烈日下暴曬或靠近火爐也是如此,這是因為血熱內盛,陽氣外浮。傷寒病邪陰寒內盛,真陽外泄,也會出現臉色發紅,稱為戴陽,這種症狀多見於冬季,所以說「非時者死」,指的是不是夏天血熱外發的狀態。寒飲導致的黃色,失血導致的白色,都可能全部出現在面部。
戴陽的紅色,可能出現在額頭或兩顴,不一定在鼻樑上部,所以沒有寫「鼻頭」二字,並非省略。面色診斷後,還必須觀察眼睛。痙攣發作時不流汗,周身筋脈緊張,所以眼睛會緊繃而呈現正圓,這種情況脈象一定是直上直下,《內經》稱之為「但弦無胃」,所以說「不治」。眼睛發青,少年婦人偶爾也會出現,不一定是由疾病引起,但往往與肝鬱脾虛有關,並伴有腹痛。
勞累導致的黑色,與女性勞傷的額頭發黑相似。正常人的瞳孔是黑色的,外面略帶黃色,只有女性勞傷才會整個瞳孔外圈都發黑。我鄉里錢茂材醫生,診斷一位宋姓病人必死,不到三個月果然死了,我問他原因,錢醫生說:「女性勞傷,眼睛外眶全黑,必定會死。」這是因為瞳仁精氣散失外溢,如同蛋黃突然散開,腐敗隨之而來。風邪侵襲頭部,則會入目,導致目脈赤紅,用荊芥、防風、蟬衣、僵蠶等藥物薰洗,可以治愈,仲景先生的方劑中沒有這類治療方法。顏色發黃排便困難,這是穀疸,宜用茵陳蒿湯。
顏色鮮明表示有留飲,指的是眼睛明亮有神,以及眼下有臥蠶的人。如果只從眼睛論,漂亮的女人本來就眼波流轉,怎麼能說她們都有留飲呢!
老師說:「病人說話聲音低沉,喜歡驚叫,是骨節病;說話聲音低啞含糊,是心膈之間有病;說話聲音細微而長,是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