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穎甫

《曹氏傷寒金匱發微合刊》~ 《傷寒發微》 (4)

回本書目錄

《傷寒發微》 (4)

1. 太陰篇

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

太陰為濕土之藏,屬脾。濕注太陰所主之腹部,則腹為之滿。濕流於胃,胃不能受則吐。濕停中脘,則食不下。濕滲大腸,則自利益甚。寒濕在下,故腹時痛。濕為粘滯之物,固非如燥矢之一下即去。若濕邪猶在上膈,下之轉病結胸。此證腹滿自利腹痛,皆四逆湯證,惟下後胸結硬者,宜大陷胸湯,為其痰濕在上,非得甘遂硝黃,不足以破其堅壁也。

太陰中風,四肢煩疼,陽微陰濇而長者,為欲愈。

白話文:

太陰病症會導致腹部脹滿、嘔吐、食慾不振、腹瀉頻繁,時常伴隨腹痛。如果服用瀉藥,容易導致胸下結塊硬實。

如果太陰受風,四肢痠痛,陽氣微弱、陰氣旺盛,且病程較長,則表示病情有望好轉。

中風一證,病由雖出於太陽,而其病氣,則常合於太陰。所以然者,則以風邪沍於肌肉,即內應於脾也。但此證陰寒則死,陽回則生。脾主四肢,陽回故四肢煩痛。脈右三部為陽,屬氣與水。陽脈微,則水氣漸減。左三部為陰,屬液與血。陰脈濇,則津液不濡。設陽微陰濇而見短促,則為血分枯燥,為陽熱太過。

若陽微而不大,陰濇而不滑,中見條達之脈,則濕邪去而正氣漸復之象也。故為欲愈。

太陰病,欲解時,從亥至丑上。

太陰為病,當以地中蒸氣為驗。日晡所為陽微陰長之候,地中蒸氣上升,病濕者每感此氣而加劇。若亥至丑上,為陰中之陰,風靜露涼,地中蒸氣至此,既行消歇,故太陰之病欲解,常以此時為驗也。張隱庵乃謂:「太陰為陰中至陰而主開,亥者陰之極,丑者地氣開關。」直似陽明譫語,令人無從索解。

白話文:

中風證

中風這種疾病,病因雖然來自太陽經,但它的病氣,經常與太陰經相關聯。這是因為風邪侵襲肌肉,同時也影響到脾臟的緣故。不過,這種疾病只要陰寒就會導致死亡,陽氣恢復就會生還。脾臟主宰四肢,陽氣恢復,所以四肢會感到疼痛。

脈象的右三部屬於陽,與氣和水有關。陽脈微弱,表示水氣逐漸減少。左三部屬於陰,與津液和血液有關。陰脈浮大,表示津液不能濡養身體。如果陽脈微弱,陰脈浮大,而且脈象短促,說明血分枯燥,陽熱過盛。

如果陽脈微弱但不明顯,陰脈浮大但不滑,在脈象中出現通暢的脈象,說明濕邪已經消除,正氣逐漸恢復。所以,這時表示將要痊癒。

**太陰病,想要痊癒時,從亥時到醜時上。】

太陰經為病,應該以地中蒸發的氣體作為驗證。下午三時左右是陽氣微弱、陰氣增長的時刻,地中蒸發的氣體上升,患有濕病的人常常會因為這種氣而病情加重。如果從亥時(晚上九時至十一時)到醜時(凌晨一時至三時)上,是陰中之陰,風平露涼,地中蒸發的氣體在此時幾乎消散,所以太陰經的疾病想要痊癒,通常會以這個時間為驗證。張隱庵說:「太陰是陰中至陰,主宰開合,亥是陰氣的極點,醜是地氣開關。」這簡直就像陽明經的譫妄之語,讓人難以理解。

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

脈浮緩可發汗,宜桂枝湯,此太陽中風方治也。此何以決其為太陰病,以曾見「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腹痛」之證言之也。脾主肌肉,太陽中風,風著肌肉而內應於脾,故用助脾陽之薑棗甘草以發之,語詳太陽當篇中。以太陰病而見浮脈,則濕邪正當從太陽外泄,客從大門入,還當送之使出也。

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藏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

濕邪滲入大腸,則為自利,使濕邪漸減,胃中必生燥熱,於是有自利之後而轉為燥渴者。至於不渴,則其為寒濕下利無疑。曰藏有寒者,實為寒濕下陷大腸,初非指脾藏言之。蓋此證必兼腹痛,按之稍愈,用大劑四逆湯,可以一劑而愈,不待再計而決。蓋寒阻而腹痛者,其氣凝滯而不化,必待溫藥和之而氣機始通也。

白話文:

太陰病,脈浮的人,可以發汗,適合使用「桂枝」。

脈象浮緩可以發汗,適合使用「桂枝」湯,這是太陽中風的治療方法。為什麼判斷這是太陰病?因為患者有「腹滿嘔吐、食不下、自利、腹痛」的症狀。脾臟主肌肉,太陽中風時,風邪侵犯肌肉,並內應於脾臟,所以使用補脾陽的薑棗「甘草」來發汗,詳細的解說在太陽病的篇章中。太陰病出現浮脈,表示濕邪正從太陽經外泄,從大門進入,應當幫助它排出體外。

自利不渴的人,屬於太陰病,是因為內藏有寒氣,應該溫暖身體,可以使用四逆輩的藥方。

濕邪滲入大腸,就會出現自利症狀,濕邪逐漸減少,胃中就會產生燥熱,所以有自利後轉為燥渴的現象。至於不渴,則表示是寒濕下痢無誤。所謂內藏有寒氣,實際上是指寒濕下陷大腸,並不是指脾臟。這個證型必定伴隨著腹痛,按壓後會稍有改善,使用大劑量的四逆湯,可以一劑而癒,不用再三診斷。因為腹部受寒阻滯時會疼痛,氣機凝滯不化,必須使用溫藥和緩,氣機才能通暢。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繫在太陰。太陰身當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餘行,必自止,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

傷寒脈浮緩,本為太陽中風證,其病起於風中肌理,汗液不得外泄。汗出不徹,則太陽之水與太陰之濕併居,故曰繫在太陰。按太陽之傳陽明,必先病濕,七八日化燥,乃為陽明承氣湯證。或七八日暴煩下利,日十餘行,則仍為太陰將自愈之證,但病之傳變,以小便之利不利為驗。使小便不利,則身必發黃,而為茵陳蒿湯證。

白話文:

傷寒的脈象浮而緩,手腳卻溫暖,這是病氣停留在太陰經的表現。太陰經主濕,若濕氣停滯,則會導致身體發黃。但如果小便通暢,濕氣就能排泄出去,就不會發黃。到了七八天,即使出現煩躁、腹瀉,一天拉十幾次,也必然會自行停止,這是因為脾胃功能強健,正在排泄體內的濕濁之氣。

惟小便利者,雖同一不能發黃,不傳陽明,必從太陰自利而解,蓋脾家實而腐穢當去,與服調胃承氣湯微溏,其義正同。但使濕與熱從大腸下泄,而已無餘病,此太陰之病,所以同於陽明,而兩存其說也。今人但知三陽之後,始傳太陰,皆非能讀仲景之書者。仲師云:「陽明為中土,萬物至此,無所復傳。

」可見陽病傳陰,皆為藥所誤耳。

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爾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

白話文:

只有輕微便利的患者,即使服藥相同,也不可能出現發黃症狀,也不會傳染到陽明經。他們必然會從太陰經自行緩解。這是因為脾胃實證且有腐穢之物需要排出,與服用調胃承氣湯後出現輕微腹瀉的道理相同。只要能讓濕熱從大腸排出,不再有任何餘病,這就是太陰經的病症,所以與陽明經的病症有相同之處,因此兩種說法都存在。如今的人只知道三陽病之後才會傳染到太陰經,顯然沒有讀懂仲景的書。仲師說:「陽明經是中土,萬物至此,沒有地方可以再傳染。」可見陽病傳染到陰經,都是因為醫藥的誤用。

如果原本是太陽經的病症,醫生卻用下瀉的方法治療,結果導致腹脹時痛,這就是屬於太陰經的病症,應該用桂枝加芍藥湯治療。如果是大實痛,就應該用桂枝加大黃湯治療。

桂枝加芍藥湯方

桂枝(三兩)芍藥(六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桂枝加大黃湯方

即前方加大黃(二兩)

太陽桂枝湯證,本應發肌理之汗,所謂「發熱有汗,解外則愈」者也。設不解其外而反攻其裏,肌理中未盡之汗液,盡陷為太陰寒濕,由是腹滿時痛。設驗其病體,按之而不痛者,桂枝倍芍藥以止痛,使其仍從肌理而解。若按之而實痛者,則其腸中兼有宿食,於前方加大黃以利之,使之表裏兩解。

白話文:

桂枝加芍藥湯

桂枝(120克) 芍藥(240克) 甘草(80克) 生薑(120克) 大棗(12枚)

以上五種藥材,加入七升水煮取三升,去渣後,分三次溫服。

桂枝加大黃湯

即桂枝加芍藥湯再加入大黃(80克)

太陽病桂枝湯證,應該讓肌膚排出汗液,所謂「發燒有汗,驅除外邪就能痊癒」就是這個道理。如果外邪沒有驅除,反而攻入體內,肌膚中沒有排出的汗液就會全部變成太陰寒濕,導致腹脹疼痛。如果檢查病人的身體,按壓時不痛,可以使用桂枝加倍芍藥來止痛,讓汗液從肌膚排出。如果按壓時確實疼痛,表示腸道中有宿食,可以在桂枝加芍藥湯中加入大黃來通便,讓表裡兩方面都得到解除。

然後病之從太陽內陷者,仍從太陽而解。益可信太陰之病由,直接太陽,不在三陽傳遍之後矣。

太陰為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其人胃氣弱,易動故也。

病至脈弱,則血分中熱度已低。芍藥苦泄,能達血分之瘀,若脈道不充,按之而見虛弱,則血分不能勝芍藥之疏泄,故於當用桂枝湯之證,芍藥當減其分兩。設其人續自便利,則太陰之濕,便當從自利而解,間亦有宿食未盡,腹中滿痛,當用大黃者,分劑亦當從減。所以然者,以腸中本自通利,不似大實滿者之難於見功,必得重用大黃。

仲師言:「胃氣弱,易動。」亦謂腸中通而宿食易去,原非有深意存乎其間,指桂枝加大黃證言之,非指倍芍藥證言之也。

白話文:

第一段

然後,如果病症是由太陽經內陷引起的,就應該從太陽經入手治療。可以更加肯定太陰病的病因,是直接由太陽經引發的,並非經過三陽經傳遍之後才發生的。

第二段

太陰病發作時,脈搏微弱,患者常常腹瀉。如果需要使用大黃、芍藥等藥物,應該減量使用。因為患者胃氣虛弱,容易受到藥物影響。

第三段

當病症發展到脈搏微弱的程度,說明血分中的熱度已經下降。芍藥味苦性寒,能夠疏通血分瘀滯,但如果脈道虛弱,按之感覺虛浮,說明血分不能承受芍藥的疏泄作用,所以即使是桂枝湯的證型,芍藥的用量也要減輕。如果患者腹瀉,說明太陰的濕邪已經通過腹瀉排出體外,但有時也可能存在宿食未消,腹中脹滿疼痛,需要使用大黃的情況。此時,大黃的用量也應當減輕。這是因為腸道本身就已經通暢,不像實證病人難以見效,需要重用大黃。

第四段

仲師(指張仲景)說:「胃氣弱,易動。」意思是腸道通暢,宿食容易排出,並非指藥物有特別的功效。這句話是針對桂枝加大黃的證型說的,並非針對減用芍藥的證型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