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易簡方》~ 卷之二 (7)
卷之二 (7)
1. 諸痢
治赤白痢,用李根濃煎汁服。
治赤痢臍下痛,用黑豆、茱萸二件搓摩,吞嚥之。
治水穀痢,用赤小豆一合,和蠟三兩,頓服愈。
治痢後氣滿不能食,用赤小豆煮一頓服之即愈。
治赤白痢,用山豆根為末,蜜丸如桐子大。每服空心水下二十丸,三服自止。
治痢,用青蒿為末,米飲調五錢匕服。
又方,用巴豆一兩和殼爛搗,綠豆一升爛煮同搗勻,丸如綠豆大。每服八、九丸,小兒量減。紅痢甘草;白痢乾薑;紅白薑、草煎湯下。
治疳痢困重,用樗白皮搗末,面拌作小顆子,日曬少時,又拌凡三遍,水煮熟,加鹽醋少許,酒亦得,頻服。多少量人大小。
治暴痢,用小鯉魚一枚燒灰,米飲調服。
治久痢不止成休息,用龍骨四兩,碎如小豆。水五升,煮二升半,令冷,分為五服。
又方,用龍骨為末,米飲和丸,每服十丸。
治氣痢,用牛羊乳汁煎蓽茇,服立瘥。凡乳與酸物相反,若同食,令人結證。
治久痢、勞痢,用狗頭骨燒灰為末,和乾薑、莨菪炒焦見煙,為丸。空心下十丸,極效。
治久痢不愈,名休息(痢),用虎骨炙黃搗末,米飲調方寸匕服,日三即愈。
治赤白痢,用雞子醋煮熟,空心食之。
治腸風血痢,用鯽魚一個,釀白礬燒灰存性,為末,米飲調服。
治血痢,用柏葉四兩,芍藥一兩半,二味微炒,為末。每服二錢匕,水一盞,煎五分,溫服無時,日三服。
又方,用黃柏、黃連各四兩。苦酒五升,煎二升半,溫分服無時。
治白膿痢,用白石脂為末,醋糊丸如小豆大。每服十丸,米飲送下,日三服。
治五色痢並血痢,用刺蝟皮燒灰,為末。每服一錢,溫酒調下。
治下痢不可禁止,垂死者,用羊子肝一具,去脂筋膜,切作片,上摻白礬末,緩火炙熟,空心食之。
治一切惡毒痢,用白頭翁一名野丈人,煎湯服之,立愈。
治血痢、疳痢,用臭椿根,為末,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溫米湯送下。
治血痢,用黑木耳燒灰,每服二錢匕,冷水調服,無時;或以薑、醋煮木耳熟食之亦妙。
治久痢水穀不消者,用枳實為末,米飲調,日三服,每服二三錢。尤療小兒。
治一切瀉痢,用黃連、乾薑各半斤,木香一兩,為末。每服四錢,清晨井花水調下,小兒量減。
又方,用白扁豆花不拘多少,撣淨不洗,滾湯淖過,和小豬脊膂肉,蔥一根,胡椒七粒醬拌勻,將淖花汁和麵,包作小餛飩,煮熟食。
又方,用枯白礬一兩,乳香四錢,麝香少許,黃丹一兩炒過研細,淨黃蠟一兩熔開,投藥末,攪勻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丸,空腹服。紅痢甘草湯下,白痢乾薑湯下,泄瀉煨薑汁下。
又方,用巴豆四十九粒去殼油,木香、乳香各四錢,槐花二錢,黃丹炒一兩。淨黃蠟一兩於鐵銚內熔開,入藥末,和勻丸如粟米大。每服三十五丸,引同前。
白話文:
治療赤白痢,可用李子根煎濃汁服用。
治療赤痢且臍下疼痛,可用黑豆和茱萸磨碎後搓揉,再吞服。
治療水穀痢,可用赤小豆一合,與蠟三兩混合,一次服用即可痊癒。
治療痢疾後腹部脹滿無法進食,可用赤小豆煮熟後一次服用,即可痊癒。
治療赤白痢,可用山豆根磨成粉末,製成像桐子般大小的蜜丸。每次空腹服用二十丸,服用三次即可痊癒。
治療痢疾,可用青蒿磨成粉末,用米湯調服五錢。
另一個方子:用巴豆一兩連殼搗爛,綠豆一升煮爛後與巴豆混合搗勻,製成如綠豆般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八九丸,小兒減量。紅痢用甘草,白痢用乾薑;紅白痢皆可用生薑和甘草煎湯送服。
治療因疳積引起的嚴重痢疾,可用樗樹白皮搗碎成末,拌上面粉製成小顆粒,曬乾片刻後再拌,如此反覆三次,然後煮熟,加少許鹽和醋(或酒),頻頻服用。用量依據個人體質調整。
治療暴發性痢疾,可用一條小鯉魚燒成灰,用米湯調服。
治療久痢不止導致身體極度虛弱,可用龍骨四兩,敲碎成如小豆般大小。加水五升,煮至二升半,放涼後分五次服用。
另一個方子:將龍骨磨成粉末,用米湯調製成丸藥,每次服用十丸。
治療因氣滯引起的痢疾,可用牛羊奶煎煮蓽茇服用,可立即痊癒。注意,牛奶和酸性食物相剋,同食易引起消化不良。
治療久痢、勞累引起的痢疾,可用狗頭骨燒成灰,與乾薑、莨菪一起炒至焦黑冒煙,製成丸藥。空腹服用十丸,療效極佳。
治療久痢不癒,又稱休息痢,可用虎骨炙烤後搗成粉末,用米湯調服一湯匙,每日三次即可痊癒。
治療赤白痢,可用雞蛋加醋煮熟,空腹食用。
治療腸風血痢,可用一條鯽魚,與明礬一起燒成灰,保留其藥性,磨成粉末,用米湯調服。
治療血痢,可用柏葉四兩,芍藥一兩半,微炒後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加水一盞,煎至五分,溫服,一日三次,不限時間。
另一個方子:用黃柏、黃連各四兩,苦酒五升,煎至二升半,溫熱分服,不限時間。
治療白膿痢,用白石脂磨成粉末,用醋糊製成如小豆般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十丸,用米湯送服,一日三次。
治療五色痢及血痢,可用刺蝟皮燒成灰,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溫酒送服。
治療下痢不止,危及生命的病人,可用一隻羊羔的肝臟,去除脂肪筋膜,切片後撒上明礬粉末,用小火烤熟,空腹食用。
治療一切惡毒痢疾,可用白頭翁(也叫野丈人)煎湯服用,可立即痊癒。
治療血痢、疳積引起的痢疾,可用臭椿根磨成粉末,製成像桐子般大小的蜜丸。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服用,用溫米湯送服。
治療血痢,可用黑木耳燒成灰,每次服用二錢,用冷水調服,不限時間;或者用薑醋煮熟黑木耳食用,也有奇效。
治療久痢導致水穀不消化的患者,可用枳實磨成粉末,用米湯調服,一日三次,每次服用二三錢。尤其適用於小兒。
治療一切瀉痢,可用黃連、乾薑各半斤,木香一兩,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清晨用井水調服,小兒減量。
另一個方子:取適量白扁豆花,撣淨勿洗,用滾水焯過,與小豬脊骨肉、蔥一根、胡椒七粒一起醬拌,用焯過的扁豆花汁和麵,包成小餛飩煮熟食用。
另一個方子:用枯燥的明礬一兩,乳香四錢,麝香少許,黃丹一兩炒後研細,淨黃蠟一兩熔化,加入藥末攪拌均勻,製成像桐子般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到七丸,空腹服用。紅痢用甘草湯送服,白痢用乾薑湯送服,泄瀉用煨薑汁送服。
另一個方子:用巴豆四十九粒去殼取油,木香、乳香各四錢,槐花二錢,黃丹炒一兩。淨黃蠟一兩在鐵銚內熔化,加入藥末,攪拌均勻,製成像粟米般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五丸,送服方法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