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濙

《衛生易簡方》~ 卷之八 (14)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 (14)

1. 瘰癧

治瘰病,用胡桃肉燒黑和松脂搗敷。

又方,用七月七日未出時收麻花,五月五日收葉,二件作炷子,於病上灸百壯。

又方,用狼屎燒灰敷之。

治瘰癧已破未破,用牡蠣四兩,甘草二兩,為末。每服一大錢,食後臘茶同點,日三服,甚效。

治瘰癧內消,用斑蝥一兩去翅足,以粟米一升同炒,米黃去米不用,細研入薄荷末四兩研勻,以雞子清丸如綠豆大。空心臘茶下一丸,加至九丸,卻每日減一丸,減至一丸後,每日服五丸。

治瘰癧腫硬,疼痛久不瘥,用貍頭、蹄骨塗酥炙黃,為末。每服空心,粥飲調下一錢匕。

治瘰癧,用水蓼子炒,為末。每服酒調二三錢下,久則效。

又方,用馬齒莧陰乾,為末,以臘月豬脂和。先以暖泔水洗瘡,拭乾敷之,日三易。

治瘰癧喉痹卒攻痛,用百商陸根生搗,捻作餅子置瘡上,以艾灸三四壯。

治瘰癧發腫,堅結成核用莽草一兩為末,雞子白和敷於帛上貼之,日二易瘥。癰疽未潰並宜敷之。

治瘰癧經年不瘥,用玄參研爛敷之,日二易。

治瘰癧並臁瘡,用貓兒眼草不拘多少搗汁,於無油鍋內慢火熬成膏,入炒過黃丹半兩,乳香、麝香各二錢,攪勻瓷器收貯。癧瘡破與未破,用麥粒大艾炷四圍灸之,然後貼藥,干即換,攤藥用生青布。臁瘡不灸,貼藥後用雄黃、樟腦、麝香等分為末,荊芥湯一盅,五更調服,天明再服黃芩、黃連、梔子、玄參、薄荷、木鱉子各等分,水盅半煎滾,生下大黃,再一滾,去滓溫服。

治瘰癧,用瀝青不拘多少,蓖麻子去殼,同研成膏。先以蔥椒湯洗瘡淨,用紅絹攤膏貼患處。

又方,用石灰一塊,自晨曬至午,將瀝青在石上捶細後,剝皮尖杏仁四十粒,蓖麻子十四粒,同搗為膏,依前攤貼。

又方,用煙突中煙核珠為末,油調搽。

又方,用姜石為末,雞子清調勻,雞翎掃於瘡上。並治發背惡瘡。

又方,用鹿頂骨燒灰存性,為末。先以蔥椒湯洗瘡淨,拭乾摻藥;或油調搽,生肌。

又方,用連翹、左纏藤即金銀花各半斤,大甘草節四兩,三味共為末。每服一大匙,酒調或茶湯調服。忌雞、魚、油、面、燒肉。

又方,用天門冬浸酒服,藥滓敷瘡。

又方,用荊芥煎湯,待冷洗瘡淨,揀黑紫處以針刺破,卻用雄黃、樟腦為末,以芝麻油調搽三、四次,候黃水出盡。未見日蚯蚓糞雞子大一塊,火內燒紅,以穿山甲九片或十一片微炙,共為末,入乳香、沒藥少許。油調搽,無不愈者。

又方,用梧桐子一錢半,皂角仁、巴豆去皮膜油各一錢,共研細,於淨室中勿令人見,以不語唾調藥,捻成錠子如黃蟲糞大,陰乾。每瘡用針刺開,入藥一錠,已潰者不針就入藥,俱用紙糊封之,不令透氣。待膿水出,或硬塊在內擠出惡物,自斂口愈矣。忌生冷、油膩、腥葷、面物。

白話文:

治療瘰癧的方法有很多:

  1. 將胡桃肉燒成黑色,再與松脂一起搗碎敷在患處。

  2. 取七月七日未出日之前採集的麻花,以及五月五日採集的麻葉,製成艾灸的材料,在患處灸一百壯。

  3. 將狼糞燒成灰,敷在患處。

  4. 無論瘰癧是否潰破,都可用牡蠣四兩、甘草二兩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一大錢,飯後用熱茶送服,每日三次,效果很好。

  5. 治療瘰癧內消,可用斑蝥一兩(去除翅膀和腳),與粟米一升一起炒,炒至米呈黃色,去除米粒,將斑蝥研磨成細粉,加入薄荷末四兩,混合均勻,用雞蛋清做成綠豆大小的丸劑。空腹用熱茶送服一丸,逐日增加一丸,至九丸為止,之後每日減少一丸,直至每日服用一丸,再減至每日五丸。

  6. 治療瘰癧腫硬、疼痛久治不癒,可用狸貓頭和蹄骨塗上酥油,烤至黃色,研磨成粉。每次空腹服用一錢,用粥湯送服。

  7. 治療瘰癧,可用水蓼子炒熟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二三錢,用酒送服,長期服用有效。

  8. 將馬齒莧陰乾研磨成粉,與臘月豬油混合。先用溫水洗淨患處,擦乾後敷藥,每日更換三次。

  9. 治療瘰癧引發喉嚨阻塞,突然劇烈疼痛,可用鮮商陸根搗碎,捻成餅狀敷在患處,用艾灸三到四壯。

  10. 治療瘰癧腫脹,堅硬成結核,可用莽草一兩研磨成粉,與雞蛋清混合,敷在布上貼在患處,每日更換兩次,直到痊癒。癰疽未潰者也適用。

  11. 治療多年不癒的瘰癧,可用玄參研磨成泥敷在患處,每日更換兩次。

  12. 治療瘰癧和臁瘡,可用適量貓眼草搗汁,在無油鍋中用小火熬製成膏,加入炒熟的黃丹半兩、乳香、麝香各二錢,攪拌均勻,貯存在瓷器中。瘰癧無論是否潰破,都可用麥粒大小的艾炷圍繞患處灸,然後貼藥,藥乾了就更換,用生青布攤藥。臁瘡不需灸,貼藥後服用雄黃、樟腦、麝香等分研磨成的粉末,用荊芥湯一盅,五更服用,天明再服用黃芩、黃連、梔子、玄參、薄荷、木鱉子等分煎煮的湯藥。

  13. 治療瘰癧,可用適量瀝青和去殼的蓖麻子研磨成膏。先用蔥椒湯清洗患處,用紅綢布攤開膏藥貼在患處。

  14. 將一塊石灰從早晨曬到中午,將瀝青在石灰上捶細後,取去皮尖杏仁四十粒、蓖麻子十四粒,一起搗成膏藥,按照前述方法攤貼。

  15. 將煙囪中的煙炱研磨成粉,用油調和塗抹。

  16. 將姜石研磨成粉,用雞蛋清調勻,用雞毛刷塗在患處。也可用於治療發背惡瘡。

  17. 將鹿角頂骨燒成灰,研磨成粉。先用蔥椒湯清洗患處,擦乾後撒藥,或用油調和塗抹,可以生肌。

  18. 將連翹、金銀花(左纏藤)各半斤,大甘草節四兩,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一大匙,用酒或茶湯送服。忌食雞肉、魚、油膩食物、麵食和燒肉。

  19. 將天門冬浸泡在酒中服用,藥渣敷在患處。

  20. 用荊芥煎湯,待冷卻後洗淨患處,挑選發黑紫的地方用針刺破,然後用雄黃、樟腦研磨成粉末,用麻油調和塗抹三到四次,待黃水流盡。未見日蚯蚓糞(雞蛋大小一塊)在火中燒紅,將微炙的穿山甲九片或十一片,研磨成粉,加入少許乳香、沒藥,用油調和塗抹,均可痊癒。

  21. 將梧桐子一錢半,皂角仁、去皮膜油的巴豆各一錢,研磨成細粉,在乾淨的房間內,避免他人看見,用自己的唾液調藥,捻成黃蟲糞大小的藥錠,陰乾。每一個患處用針刺開,放入一錠藥,已潰破者不需用針,直接放入藥物,然後用紙糊封好,避免透氣。待膿水流出,或硬塊內部擠出惡物,即可自行癒合。忌食生冷、油膩、腥葷和麵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