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易簡方》~ 卷之八 (10)
卷之八 (10)
1. 癰疽
治癰腫瘡毒,狗咬,用腫見消苗葉,爛搗貼之。
治腫毒惡瘡,用紫金藤搗爛罨之。
治腫毒,用大黃末敷患處。
治發背,番白草即海菖蒲和根搗爛,罨患處立效。
治癰疽未潰,用栝蔞根同赤小豆等分為末,醋調敷之。亦治消渴身熱,煩滿傷暑。
治癰疽惡瘡,小兒丹毒,腹內熱結,用連錢草搗汁服之,立瘥。
治癰腫熱悶口乾,用芭蕉根搗汁服。及腫毒遊風研敷之。
治暴赤腫,用榆皮三兩搗,和三年醋渣封之,日六七易。
治諸毒熱腫及蛇毒,用馬兜鈴根水磨為泥封之,日三四易立瘥。
治發背癰疽已成未成,用干柞木葉四兩,乾荷葉心蒂、萱草根、甘草節、地榆各一兩為末。每服半兩,水二碗,煎半碗,作二服。早晚常服,病愈為度。
治諸腫毒,用生薑一塊,面東擲過梁落地,就於落處陽日畫圓圈,陰日畫方圈,以姜蘸好醋於圈內磨,取地上泥於缽內,入大黃、芒硝末,同姜研爛,敷患處,留瘡口毒自出。
治發背癰疽,疔腫惡瘡,用芝麻桿不拘多少燒灰存性,以滾水浸灰,用木棒攪百十下,少時以草紙襯竹蘿淋汁盡。再燒熱,又淋過,卻澄清汁入鍋熬,約十碗熬至二碗,卻用新石灰研細不拘多少,裝瓷罐內,以前汁傾些入罐,用竹木杖急攪一、二百下,又傾余汁入罐,約四指高浸之,勿令乾,過三七日用。又可點麻子。
用時不可多,只用一粒米許,置紙上滲去汁水,點毒瘡頂上,即時腫消。如腫或瘡破者,用手按實硬處點些小即痊,仍服托裡散。用鹽霜梅多年者五七個,或十餘個搗爛,以井花水一碗逗勻,生絹濾汁,飲之即愈。
又方,用蕎麥灰,灰條杆灰、石灰、旋風草灰,其草於三月上旬丙丁日連根拔,焙乾燒灰。四味不拘多少,務勻停,每升灰用滾水二升泡於桶內,淋出汁曬。春三日,夏二日,秋四日,冬五日,入鍋慢火熬至七分,復入小銅銚內,熬成膏,入黃丹攪勻,以瓷器盛之,如不濃,添石灰攪。不問年深久近無名惡瘡,瘰癧藨靨,瘤子起出,刺字用藥,點之其效如神。
凡點惡瘡,紅血出者,再點至黑血出,就用紙封瘡上即愈;若點上就出黑血者難療。痔瘡在內,用紙裹藥點之。起字,用刀輕刮字畫上塵垢,以藥勻塗,用紙封上,三日冷水洗之,鐵鍋熬藥,起字不得。
治貼骨瘤,牙癰一應膿水不幹者,用穿山甲二十斤,麩半升同炒泡起後入牛蒡子四兩,共炒黃色為度,播去麩為末。每服三錢,好酒調,病在上食後服,在下空心服。
治發背色黑不疼痛者,用艾葉一斤,雄黃、硫黃各半兩,水煮半日,候溫敷之十餘遍;若疼可療;如不疼,出黑血者難治。
治發背初生開不住,用白鹽梅、皂角燒灰存性,為末。米醋、薑汁調塗四圍,連換即不走開;如發熱者,以茶清調塗立效。
白話文:
癰疽
治療癰腫瘡毒、狗咬傷,用腫見消(一種植物)的葉子搗爛敷貼。
治療腫毒惡瘡,用紫金藤搗爛敷貼。
治療腫毒,用大黃粉敷在患處。
治療發背,用番白草(即海菖蒲)連根搗爛,敷貼患處,效果立即顯現。
治療癰疽尚未潰爛的,用栝蔞根和赤小豆等量研磨成粉,用醋調和後敷貼。此法也治療消渴、身熱、煩悶、中暑。
治療癰疽惡瘡、小兒丹毒、腹內熱結,用連錢草搗汁服用,立即痊癒。
治療癰腫伴隨發熱、口乾,用芭蕉根搗汁服用。也可將其研磨敷貼於腫毒遊走的地方。
治療急性紅腫,用榆樹皮三兩搗爛,和三年陳醋渣一起封敷,一天換藥六七次。
治療各種毒熱腫痛及蛇毒,用馬兜鈴根磨成泥敷貼,一天換藥三四次,即可痊癒。
治療發背癰疽(無論已成或未成),用乾柞木葉四兩,乾荷葉心蒂、萱草根、甘草節、地榆各一兩研磨成粉。每次服用半兩,加水兩碗,煎成半碗,分兩次服用。早晚服用,直到病癒為止。
治療各種腫毒,用生薑一塊,面向東方丟過屋樑落地,在落點處,陽天畫圓圈,陰天畫方圈,用沾了醋的生薑在圈內磨擦,取地上泥土放入碗中,加入大黃、芒硝粉末,與生薑一起研磨成泥敷貼患處,讓瘡口的毒液自行排出。
治療發背癰疽、疔腫惡瘡,用芝麻桿燒成灰(不限數量),用滾水浸泡,用木棍攪拌一百多次,過一會兒用草紙墊著竹篩瀝乾水分。再次燒熱,再次瀝乾,澄清的汁液倒入鍋中熬煮,約十碗熬成兩碗,再加入研磨成細粉的新石灰(不限數量),裝入瓷罐中,將熬好的汁液倒入罐中,用竹木棍快速攪拌一百到二百下,再將剩下的汁液倒入罐中,液體高度約四指高,保持液體不乾涸,放置三七天後使用。此藥也可治療麻子。
使用時不可過多,僅用一粒米大小,放在紙上吸乾水分,點在毒瘡頂部,腫痛就會立即消退。如果腫痛或瘡瘍破裂,用手按壓硬塊的地方點上少許即可痊癒,同時服用托裡散。取多年生的鹽霜梅五到七個或十幾個搗爛,用一碗井水調勻,用生絹過濾取汁液服用,即可痊癒。
另一方:用蕎麥灰、灰條杆灰、石灰、旋風草灰(旋風草於三月上旬丙丁日連根拔起,烘乾燒成灰),四種藥材不限數量,務必混合均勻,每升藥灰用兩升滾水浸泡在桶中,將汁液瀝出曬乾。春曬三日,夏曬二日,秋曬四日,冬曬五日,然後用小火慢熬至七分,再倒入小銅銚中熬成膏狀,加入黃丹攪拌均勻,盛入瓷器中保存。如果藥膏不夠濃稠,就再加入石灰攪拌。此藥膏可治療多年久治不愈的無名惡瘡、瘰癧、藨靨、瘤子,以及刺字後的藥物治療,療效神奇。
凡點敷惡瘡,如果流出紅血,需再次點敷,直到流出黑血,然後用紙封住瘡口即可痊癒;如果點敷後立即流出黑血,則難以治療。內痔,可用紙裹藥點敷。刺字,用刀輕輕刮掉字畫上的污垢,塗上藥膏,用紙封住,三日後用冷水清洗。鐵鍋熬藥會導致刺字失敗。
治療貼骨瘤、牙癰等膿水不幹的疾病,用穿山甲二十斤,麩半升一起炒至膨脹後,加入牛蒡子四兩,一起炒至黃色,去除麩皮,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三錢,用好酒調服,上部疾病飯後服用,下部疾病空腹服用。
治療發背顏色發黑但不疼痛的,用艾葉一斤,雄黃、硫黃各半兩,水煮半日,待溫敷貼十幾次;如果疼痛,則可以治療;如果不疼痛,且流出黑血,則難以治療。
治療發背初起,潰爛不易的情況,用白鹽梅、皂角燒成灰,研磨成粉。用米醋、薑汁調和後塗抹患處四周,連續換藥,就能防止病灶擴散;如果發熱,用茶水調和塗抹,效果立即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