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經通考》~ 身經通考卷四 方選 (27)
身經通考卷四 方選 (27)
1. 補益門
打老兒丸,十五品,最平和,陰陽不偏。
石菖蒲(用刀刮去皮,嫩桑枝相伴蒸,出曬乾,去桑枝,用不可犯鐵器令人吐逆)、川牛膝(去蘆,用黃精自然汁浸,撈起,換酒浸一宿,若無黃精,酒浸三日,撈出焙乾,用味苦,除濕痹痿,補精強足破瘀)、于山藥(蒸出曬乾,用理脾止泄,益腎補中)、遠志(甘草水浸一宿,撈起曬乾,又浸曬)、巴戟(枸杞子湯浸一宿,打去心,卻用酒浸一宿,撈起,用菊花同包,炭火焙,令黃色,去菊花不用)、續斷(酒浸軟,去肉裹筋,又以文火炒半乾,曬用)、五味子(蜜湯浸,以銅刀劈作兩半,去子,再以漿水浸一宿,焙乾用)、茯苓(去皮筋搗令細,放水盆中攪之,浮者去之)、楮實子(水浸三日,以杖攪之,沉者用,浮者去之,然後撈起曬乾,卻用酒浸一時,濾出蒸,從辰至午焙用)山茱萸肉(慢火焙之,澀精益髓,腎虛耳嗚,腰膝痛止)、熟地黃(用木瓶蒸之,放冷,以酒蒸出令乾,又拌蒸三、四次,勿犯銅鐵)、肉蓯蓉(洗,用酒浸一宿,刷去沙皮,劈破中心,去白膜一重如竹絲,飯上蒸,從寅至未,再用酥炙黃得所用)、甘州枸杞子(去蒂),小茴香(酒浸一宿,撈起炒乾用)、杜仲(去皮酥炙,炒無絲用),上為細末,各等分酒和糊為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溫酒送下,服五日便覺身輕,十日精神爽快,二十日語言響亮,一年白髮轉黑,行步如飛。
彭祖長生延壽丹,麝香五錢(引諸藥至五臟六臟,周徹百節),丁香三錢(入肺補血,實脾胃),青鹽四錢(入腎以實胃子,使肺母無泄漏),夜明砂五錢(透肺孔,補氣不足,散內傷有餘),乳香、木香各三錢,小茴香四錢(治濕淋之症,調達周流,升降其氣,不致喘嗽如斷水,先尋此源),沒藥、虎骨、蛇骨、龍骨、硃砂各五錢,雄黃三錢(削去病根,扶弱助強),白附子五錢(循各經絡,有推前拽後之功),人參、附子、胡椒各七錢(補元氣,行血化瘀為津液),五靈脂五錢(保肺氣,削有餘補不足),槐皮(能閉押諸氣之精,使無走竄)、艾葉(取其火氣,卻病去毒,起死回生),上為末,用白麵作條,圈於臍上,將葉一料分為三分,內取一分,先填麝香末五分入臍眼,內用將前葉一分入面圈內,按藥令緊,中扎數孔;外用槐皮一片,蓋於藥上,艾火灸之,熱透,患人必倦如醉,灸至五、六十壯,遍身大汗則骨髓風寒暑濕、五勞七傷盡皆拔除,苟不汗,則未愈,再於三、五日後又灸,灸至汗出為度。惟小心灸至百二十壯,則病必痊。灸時要慎風寒,戒油膩生冷,保養一月。若婦人,灸臍去麝,用韶腦一錢。凡一年四季各熏一次,百病不生。及久嗽久喘,吐血寒勞、遺精白濁,陽痿不舉、下元極弱、精神失常、痰膈等疾、婦人赤白帶下,無生育,子宮極冷,凡用此法,並獲效驗。
白話文:
補益門
打老兒丸:這個藥方有十五種藥材,藥性溫和,不偏陰陽。
- 石菖蒲:要用刀刮去外皮,和嫩桑枝一起蒸,曬乾後去掉桑枝。製作過程不能碰到鐵器,否則會導致服用後嘔吐。
- 川牛膝:去除蘆頭,用黃精的自然汁液浸泡後撈起,再換成酒浸泡一晚。如果沒有黃精,就用酒浸泡三天。取出後烘乾。這個藥材味道苦,可以去除濕氣引起的關節痠痛和麻木,補益精氣,強健腿腳,並能化解瘀血。
- 于山藥:蒸熟後曬乾。可以調理脾胃,止瀉,補益腎臟和中氣。
- 遠志:用甘草水浸泡一晚,撈起曬乾,再浸泡再曬乾。
- 巴戟天:用枸杞子湯浸泡一晚,去掉內心,再用酒浸泡一晚,撈起,用菊花包起來,用炭火烘烤至黃色,去掉菊花不用。
- 續斷:用酒浸泡至軟化,去掉肉和裹在裡面的筋,再用小火炒至半乾,曬乾後使用。
- 五味子:用蜜湯浸泡,用銅刀切成兩半,去掉種子,再用漿水浸泡一晚,烘乾後使用。
- 茯苓:去掉外皮和筋,搗碎後放入水中攪拌,浮在水面上的雜質去掉。
- 楮實子:用水浸泡三天,用棍子攪拌,沉在水底的留下,浮在水面的去掉。然後撈起曬乾,再用酒浸泡一小時,過濾後蒸熟,從早上七點到中午烘乾後使用。
- 山茱萸肉:用小火烘乾。可以收斂精氣,補益骨髓,治療腎虛引起的耳鳴和腰膝疼痛。
- 熟地黃:用木製容器蒸熟,放冷後,再用酒蒸一次至乾,然後再拌酒蒸三、四次。過程中不能碰到銅鐵器。
- 肉蓯蓉:洗淨後用酒浸泡一晚,刷去沙皮,從中間劈開,去掉像竹絲一樣的白膜,在米飯上蒸,從早上三點到下午三點,然後用酥油烤至黃色即可使用。
- 甘州枸杞子:去掉蒂頭。
- 小茴香:用酒浸泡一晚,撈起後炒乾使用。
- 杜仲:去掉外皮,用酥油炙烤,炒至沒有絲狀物時使用。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種藥材等量,用酒調和成糊狀,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時用溫酒送服。服用五天後會感覺身體輕盈,十天後精神爽快,二十天後說話聲音洪亮,一年後白髮變黑,走路像飛一樣快。
彭祖長生延壽丹:
- 麝香:五錢。引導其他藥材到達五臟六腑,遍布全身。
- 丁香:三錢。進入肺部補血,充實脾胃。
- 青鹽:四錢。進入腎臟以充實胃部,防止肺氣外洩。
- 夜明砂:五錢。疏通肺部孔竅,補充氣血不足,散瘀消腫。
- 乳香、木香:各三錢。
- 小茴香:四錢。治療濕淋的症狀,調理氣機運行,使氣機升降正常,避免氣喘。
- 沒藥、虎骨、蛇骨、龍骨、硃砂:各五錢。
- 雄黃:三錢。削弱病根,扶持正氣。
- 白附子:五錢。循行各經絡,有推前拽後的功效。
- 人參、附子、胡椒:各七錢。補充元氣,活血化瘀,化為津液。
- 五靈脂:五錢。保護肺氣,削減有餘,補充不足。
- 槐皮:能夠封閉各氣的精華,使其不外洩。
- 艾葉:取其溫熱之氣,祛病解毒,有起死回生的功效。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白麵做成條狀,圍繞肚臍。將艾葉分成三份,取一份,先將五分麝香末填入肚臍眼,然後將一份艾葉放入麵條圈內,按緊。用槐皮蓋在藥上,用艾條熏烤,直到熱氣透入。患者會感到昏沉如醉,熏烤至五六十壯,全身出汗,就能將骨髓中的風寒暑濕、五勞七傷全部去除。如果不出汗,就說明沒有治癒,過三五天再熏烤,直到出汗為止。小心熏烤至一百二十壯,疾病一定會痊癒。熏烤時要注意防風寒,戒油膩生冷食物,保養一個月。如果是婦女,熏臍時去掉麝香,改用冰片一錢。一年四季各熏一次,可以預防百病。對於久咳久喘、吐血寒勞、遺精白濁、陽痿不舉、下元虛弱、精神失常、痰多等疾病,以及婦女赤白帶下、不孕、子宮寒冷等,用此方法都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