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瀠

《身經通考》~ 身經通考卷四 方選 (23)

回本書目錄

身經通考卷四 方選 (23)

1. 蟲脹門

消腫方,用蝦蟆每十歲一隻,糊椒一歲一粒。將蝦蟆去皮,頭足取淨,用豬肚一個將椒蟆打碎,人豬肚內,以線縫固。水煮爛,空心吃,如不愈再吃。

加味至寶丹,此藥通之甚妙。

芫花、甘遂、大戟、牽牛、大黃、青木香各為末七錢,木通、陳皮、青皮、桑白皮、連翹、葶藶、砂仁、椒目、益智、胡椒、澤瀉、檳榔、豬苓、車前、蘿蔔子各五錢,木香三錢,麝香一錢,上十七味,共前六味為末,醋煮,麵糊為丸如桐子大,量人虛實用之。第一服,消上部至胸,更初,用蔥,酒送下一錢六分或一錢七分,至巳時,水瀉腫消,不補自止。第二服,消中部至腹至腿,五更,陳皮湯一錢八、九分或二錢,水瀉腫消,不補自止。

第三服,消下部自腿至腳,五更,桑皮湯下二錢或加三四分,至巳午時,水瀉腫消,不補自止。服三日,遍身消矣。若有不消,看在何部,依前湯使,再令患人吞下,無不消矣。前賢云:「蟲有五不治。一曰面如青藜,二曰肚大青筋,三曰臍出如李,四曰掌內無紋,五曰腳腫無坑,以為難治。

」此藥善治五症,取下黑尿者,真不治也。陽事不舉,不治也。服藥消腫之後,切忌鹽醋魚腥、鵝羊雞豬犬等物,酒色生冷,百日為效。

金不換木香丸,大戟五錢、芫花五錢、甘遂五錢、黑醜(頭末,二錢)、巴豆(去殼,五錢,生熟各半)、大黃(生,五錢)、青皮(五錢)、陳皮(五錢)、木香(五錢)、青木香(五錢)、胡椒一錢、川椒(去目,五錢)、益智仁(五錢)、檳榔(五錢)、大腹皮(五錢)、苦葶藶(五錢,炒)、射干(三錢)、桑白皮(五錢)、木通(五錢)、澤瀉(五錢)、連翹(五錢)、砂仁(五錢),上二十二味為末,醋煮,麵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壯人加七、八十丸。第一消頭面腫,五更初,用蔥白酒送下。第二消中膈胸腹腫,五更初,用陳皮湯下。第三消臍以下腳腫,五更初,用桑白皮湯送下。

治腫脹,不服藥自去水。

真水銀粉(二錢),巴豆肉(研去油,四兩),生硫磺(一錢)、上三味研成餅,要勻。先用新棉一塊鋪臍上,次以餅當臍掩之外用綿縛。如人行三、五里自然瀉下黃水,待利三、五行,除去藥,以溫白粥補之。久患者隔日取水。一餅可救二、三十人;神效。

治蟲脹,王通判病脹,諸藥不愈。夢人云:「鬼蒺藜可治。」王尋取液飲,痛不可忍,俄洞泄出一蟲,長丈,愈。

白話文:

[蟲脹門]

【消腫方】:使用蝦蟆,每十年的生命就用一隻,胡椒則是一年用一粒。去除蝦蟆的皮和頭腳,然後將其與豬肚一起,加上碎好的胡椒,放入豬肚中,用線縫合。用水煮至軟爛,空腹食用,如果狀況未改善可再次服用。

【加味至寶丹】:此藥對於蟲脹的治療效果極佳。

將芫花、甘遂、大戟、牽牛、大黃、青木香各製成粉末七錢,木通、陳皮、青皮、桑白皮、連翹、葶藶、砂仁、椒目、益智、胡椒、澤瀉、檳榔、豬苓、車前、蘿蔔子各製成五錢的粉末,木香三錢,麝香一錢,以上十七種藥材與前六種藥材一起磨成粉末,加入醋煮後,用麵糊做成像桐子大的丸狀。根據患者實際身體狀況使用,第一次服用可以消除上部到胸部的腫脹,第二次服用可以消除中部到腹部甚至到腿的腫脹,第三次服用可以消除下部從腿到腳的腫脹。

【金不換木香丸】:大戟、芫花、甘遂、黑醜、巴豆、大黃、青皮、陳皮、木香、青木香、胡椒、川椒、益智仁、檳榔、大腹皮、苦葶藶、射干、桑白皮、木通、澤瀉、連翹、砂仁,以上二十二種藥材磨成粉末,用醋煮過後,用麵糊做成像梧桐子大的丸狀。每次服用五十粒,壯年人可以增加至七十到八十粒。

【治腫脹】:若不服用藥物,可以自行排掉體內的水分。使用真水銀粉、巴豆肉、生硫磺,混合後形成餅狀,敷在肚臍上,用綿布固定。行走三到五里後,會自然排出黃色的水,待排泄幾次後,除去藥物,以溫熱的白粥補充能量。

【治蟲脹】:王通判得了蟲脹病,各種藥物都未能治癒。夢見有人告訴他「鬼蒺藜」可以治病。他找到這種植物榨汁飲用,疼痛無法忍受,不久後,便排出一條長達一丈的蟲子,病因而痊癒。

2. 水腫門

治水腫木香流氣飲,木香七錢五分、丁皮七錢五分、藿香(七錢五分)、半夏(二錢五分)、人參(五錢),白朮(五錢)、赤茯苓(五錢)、厚朴(二兩)、青皮(二兩)、陳皮(四兩)、草果(七錢五分)、檳榔(七錢五分)、大腹皮(七錢五分)、香附(二兩)、柴蘇(二兩)、木瓜五錢、白芷五錢、麥冬五錢,莪朮七錢五分、肉桂七錢五分,木通一兩、石菖蒲五錢、甘草二兩,上銼八錢,生薑三片、棗二枚、水一碗半,煎至七分,去渣熱服。本方加沉香、枳殼,大黃,去藿香、石菖蒲,名二十四味流氣飲。蟲腫加豆蔻,腫滿加黑牽牛,頭面腫加蔥白,肚腹腫加枳實,倍青、陳皮,臍至腳腫加白桑皮。

腹脹並關格及二便不通,獨頭大蒜煨熱去皮綿裹,塞肛門,冷即換之。

陽水為病在上,風濕之所生,治宜汗。陰水為病在下,寒濕之所致,治宜利。上、下分消其濕。陽水身腫,煩渴,小便澀,大便秘,治以五皮散或四磨飲。明水身腫,不煩渴,大便溏,小便少,不赤澀,治以實脾飲或木香流氣飲。

水腫之初,先宜攻下消導。可以三聖散:牽牛、枳實、蘿蔔子三味,量大、小、虛、實與之。實者,三花神祐丸或禹攻散選用之,大忌羊肉。水腫朝寬暮急者,血虛暮寬朝急者,氣虛朝暮急者,氣血俱虛,若不論氣血陰陽,只以利藥攻之,必貽後患。倘由脾虛而腫,則愈下愈虛,雖目前小快,而正氣陰損,故又以補中宮為主,看所挾之症加減,當以嚴氏實脾散為得。

從治之法,塞因塞用之理。

選實脾飲。下部加牛膝、黃柏、蒼朮、白朮、厚朴、茯苓(連皮同)、豬苓、澤瀉、香附,砂仁,枳殼、陳皮、大腹皮、木香等分,燈心一團,水煎,磨木香調服。

白話文:

[水腫病症的治療方法]

治療水腫的「木香流氣飲」,成分包括:木香、丁香皮、藿香各7.5錢,半夏2.5錢,人參、白朮、赤茯苓各5錢,厚朴、青皮各2兩,陳皮4兩,草果、檳榔、大腹皮、香附各7.5錢,柴胡、木瓜、白芷、麥冬各5錢,莪朮、肉桂各7.5錢,木通1兩,石菖蒲5錢,甘草2兩。將上述藥材研磨成8錢的份量,加入生薑3片、棗2枚和一碗半的水煎煮至剩下七分,去渣後趁熱服用。此方若加入沉香、枳殼、大黃,去掉藿香、石菖蒲,則稱為「二十四味流氣飲」。如遇蟲腫可再加豆蔻,腫脹嚴重時可加黑牽牛,頭面部腫脹可加蔥白,腹部腫脹可加枳實,增加青皮和陳皮的份量,肚臍到腳腫脹可加白桑皮。

對於腹脹以及大小便不通的情況,可將獨頭大蒜煨熱去皮,用布包裹後塞入肛門,待冷卻後更換。

陽性水腫主要病發於上半身,是由風濕引發,治療應以發汗為主。陰性水腫主要病發於下半身,是由寒濕引起,治療應以利尿為主。上下身需分別排除濕氣。陽性水腫患者身體浮腫、口渴、小便困難、大便祕結,可用五皮散或四磨飲治療。陰性水腫患者身體浮腫但無口渴、大便稀軟、小便量少且不紅澀,可用實脾飲或木香流氣飲治療。

水腫初期,應先以攻下消導的方法治療,可以使用三聖散:黑牽牛、枳實、蘿蔔籽三種藥物,根據患者年齡、體質和病情調整劑量。對於病情較重的患者,可以選擇三花神祐丸或禹功散,但應避免食用羊肉。如果水腫患者白天症狀緩解而晚上加重,表明血液不足;晚上症狀緩解而白天加重,表明氣力不足;無論白天還是晚上都加重,表明氣血雙虧。若只用利尿藥物進行攻伐,而不考慮氣血陰陽的平衡,會留下後遺症。如果是脾虛引起的水腫,過度下瀉會使患者更加虛弱,雖然眼前感覺舒適,但正氣和陰氣會受到損傷,因此,應該以補中益氣為主,根據具體病情加減藥物,嚴氏實脾散在此情況下比較合適。

對於這種治療方式,遵循「塞因塞用」的原則。

選擇實脾飲進行治療。下肢腫脹時,可添加牛膝、黃柏、蒼朮、白朮、厚朴、茯苓(帶皮)、豬苓、澤瀉、香附、砂仁、枳殼、陳皮、大腹皮、木香等藥材,每種藥材的份量相等,再加入一團燈心草,用水煎煮,最後加入研磨好的木香調勻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