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昆

《針方六集》~ 卷之五·紛署集 (1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紛署集 (14)

1. 足厥陰及股凡二十二穴第三十

大敦二穴,主屍厥狀如死人,中熱喜寐,脅脹,遺溺癃閉,五淋七疝,陰痛,腹臍中痛,陰丸偏大,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婦人血崩不止,陰挺急痛。

行間二穴,主嘔逆洞泄,癲癇,溺難遺溺,胸脅痛,疝痛,小腹脹,目淚,眼赤暴痛,咳逆嘔血,莖中痛,腰痛不可俯仰,色蒼如死,終日不得息,短氣,肝積痎瘧。膝頭紅腫,足跗腫並宜出血,脹滿浮腫,宜出水。婦人小腹腫,經水過多不止,崩中,面塵脫色,小兒急驚風。

太衝二穴,主驚風,癲癇,咽腫,面色蒼然,心脹如死,胸脅支滿,終日不休,善渴,嘔血,兩目云朦,大便難,小腹痛,五淋,癃疝,遺溺,溏泄,腰痛足寒,陰股膝胻內踝皆痛,腳氣跗腫,足指卷攣,婦人崩漏。

中封二穴,主陰瘧振寒,小腹腫,繞臍痛,五淋癃閉,足逆冷,不嗜食,身黃有微熱,下體不仁,寒疝引腰,筋攣,陰縮入腹引痛。

蠡溝二穴,主五噎,喉中閉塞如有息肉,肩背拘急不可俯仰,數噫恐悸,少氣不足以息,悒悒不樂,小腹脹滿,暴痛如有癃閉,臍下積氣如石,睪丸卒痛,內引少腹,足脛寒酸,屈伸不便。女子赤白帶下,月水不調,陰挺暴癢。

中都二穴,主諸疝痛引小腹,不能行立。脛寒,腸澼,婦人血瘕,崩中,產後惡露不絕。

膝關二穴,主風痹,膝內痛不可屈伸,膝大紅腫,咽喉痛。

曲泉二穴,主膝頭腫痛筋攣,陰囊濕癢,疝痛,閉癃,房勞失精,下痢赤白,陰股胻腫,腹脅支滿,少氣,四肢不舉,目眩,發狂,衄血,下血,喘呼,小腹痛引喉咽,身體極痛,汗不出,陰腫莖痛,膝脛冷疼。女子血瘕,按之如湯浸,股內小腹腫,陰挺陰癢。

陰包二穴,主腰尻引小腹痛,小便難,遺溺不禁,婦人崩漏,經水不調。

五里二穴,主腹滿,熱閉不溺,陰囊濕癢,兩股生瘡,風勞嗜臥。

陰廉二穴,主婦人絕產,未經生育者,灸三壯即孕。

白話文:

【足厥陰以及大腿部分共二十二穴位的解說】

大敦穴兩個,主治突然昏厥、症狀如同死人般,體內發熱,喜歡睡覺,脅部脹滿,遺尿,排尿困難,五種類型的淋病,七種類型的疝氣,陰部疼痛,肚臍周圍疼痛,睾丸一側腫大等病症。若左邊生病則刺激右邊的大敦穴,反之亦然。對於女性月經血量過多,無法止住,或陰道脫垂伴有劇烈疼痛也有療效。

行間穴兩個,主治嘔吐,嚴重腹瀉,癲癇,排尿困難,胸脅疼痛,疝氣疼痛,小腹脹滿,眼睛流淚,紅眼,突發性眼痛,咳嗽伴隨嘔血,生殖器疼痛,腰痛無法彎腰或抬頭,臉色蒼白如死,整天呼吸困難,呼吸短促,肝部腫塊,瘧疾。膝蓋頭部紅腫,腳踝腫脹適合放血治療,全身浮腫適合排出水分。對於女性小腹腫脹,經期過量出血不止,產後出血,面部失去光澤,小兒急驚風也有療效。

太沖穴兩個,主治驚風,癲癇,喉嚨腫脹,面色蒼白,心臟膨脹感如同死人,胸脅脹滿,整天不適,口渴,嘔血,兩眼模糊,便祕,小腹痛,五種類型的淋病,排尿困難,遺尿,腹瀉,腰痛,腳冷,大腿內側和膝蓋、腳踝都疼痛,腳氣,腳趾蜷縮,女性陰道出血。

中封穴兩個,主治寒熱交替的瘧疾,小腹腫脹,繞着肚臍痛,五種類型的淋病,排尿困難,腳冰涼,食慾不振,身體發黃伴隨輕微發熱,下半身麻木,寒疝引起的腰部疼痛,肌肉抽搐,陰部縮入腹部引起疼痛。

蠡溝穴兩個,主治各種噎食症狀,喉嚨閉塞彷彿有肉瘤,肩膀背部緊繃,無法彎腰抬頭,頻繁打嗝,恐懼不安,呼吸短促,情緒低落,小腹脹滿,突發劇痛彷彿排尿困難,肚臍下方積聚氣體像石頭,睾丸突然疼痛,牽扯到小腹,小腿寒酸,活動不便。對於女性白帶異常,月經不調,陰道突然瘙癢也有療效。

中都穴兩個,主治各種疝氣疼痛,牽扯到小腹,無法行走站立。小腿寒冷,腸炎,女性子宮肌瘤,產後惡露不止。

膝關穴兩個,主治風溼關節炎,膝蓋內部疼痛無法彎曲伸直,膝蓋大面積紅腫,喉嚨痛。

曲泉穴兩個,主治膝蓋腫痛,肌肉抽搐,陰囊溼癢,疝氣疼痛,排尿困難,房事過度導致精子流失,痢疾,陰部和大腿腫脹,腹部和脅部脹滿,呼吸短促,四肢無力,頭暈,精神失常,鼻出血,下體出血,喘息,小腹疼痛牽扯到喉嚨,身體極度疼痛,無法出汗,陰部腫脹,生殖器疼痛,膝蓋和小腿冷疼。對於女性子宮肌瘤,按壓時感覺像被熱水浸泡,大腿內側和小腹腫脹,陰道脫垂,陰道瘙癢也有療效。

陰包穴兩個,主治腰部疼痛牽扯到小腹,排尿困難,遺尿無法控制,女性陰道出血。

五里穴兩個,主治腹部脹滿,熱症導致的排尿困難,陰囊溼癢,大腿兩側長瘡,勞累過度嗜睡。

陰廉穴兩個,主治女性無法懷孕,從未生育的女性,施灸三次即可懷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