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昆

《針方六集》~ 卷之五·紛署集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紛署集 (9)

1. 腹自幽門夾巨闕兩旁各半寸循衝脈下行至橫骨凡二十二穴第二十

幽門二穴,治胸中痛悶,氣逆煩滿,不嗜食,嘔吐涎沫,健忘,小腹脹,泄痢膿血,目赤痛從內眥始。

通谷二穴,主失欠食不下,善嘔喉痹,暴喑不能言,結積留飲,痃癖胸滿,心中恍惚,目赤內眥始者。

陰都二穴,主心下煩滿,氣逆腸鳴,肺脹。

石關二穴,主噦噫嘔逆,腹痛氣淋,小便黃,大便不通,心下堅滿,脊強不利,多唾,目赤痛從內眥始。婦人子臟有惡血,血上衝腹,痛不可忍。

商曲二穴,主腹中積聚,腸痛不嗜食,目赤痛從內眥始。

肓俞二穴,主善飢不欲食,心如懸,腹大時切痛,寒疝,大便燥,心下有寒,目赤痛從內眥始。

中注二穴,主小腹有熱,面黑如地,目內眥赤痛,腰脊痛,腸澼,小腹脹,大便堅燥,女人月事不調。

四滿二穴,主臍下積聚癥瘕,疝痛,腹大石水,臍下切痛,振寒,目內眥赤痛。女子拘經惡血,奔豚上下,無子。

氣穴二穴,主少腹痛,賁豚上衝於心,泄利不止,目赤痛從內眥始,女人月事不調。

大赫二穴,主虛勞失精,陰痛,陰莖萎縮,目赤痛從內眥始,女子赤白帶下。

橫骨二穴,主小腹脹,淋瀝,小便難,陰器引痛,目赤痛從內眥始,五臟虛竭,失精。

白話文:

【幽門二穴】能治療胸口疼痛、悶堵,氣息逆亂、心煩、飽脹,食慾不振,反胃、口水多,記憶力減退,小腹脹大,拉肚子有膿有血,眼睛紅且疼痛從眼內角開始。

【通谷二穴】主要對治食慾不振、吞嚥困難,易嘔吐、喉嚨痛,突然發不出聲,胸腔有硬塊或水腫,胸部悶脹,心神不定,眼睛紅從眼內角開始。

【陰都二穴】主要用於心下煩悶、氣息逆亂、腸鳴,肺部脹大。

【石關二穴】主要治療打嗝、反胃,腹部疼痛、尿頻,小便黃色,大便不暢,心下堅硬、脹滿,背部僵硬不靈活,口沫多,眼睛紅且疼痛從眼內角開始。女性子宮有瘀血,血向上沖擊腹部,疼痛難忍。

【商曲二穴】主要治療腹部有腫塊,腸道疼痛,食慾不振,眼睛紅且疼痛從眼內角開始。

【肓俞二穴】主要治療飢餓但不想吃東西,心悸,腹部大且時常劇痛,寒冷疝氣,大便乾燥,心下有寒感,眼睛紅且疼痛從眼內角開始。

【中注二穴】主要治療小腹發熱,臉色發黑,眼睛內角紅且疼痛,腰背疼痛,腸道疾病,小腹脹大,大便堅硬且乾燥,女性月經不調。

【四滿二穴】主要治療肚臍下有腫塊,疝氣疼痛,腹部大且有石水,肚臍下劇烈疼痛,全身顫抖發冷,眼睛內角紅且疼痛。女性月經不調,惡性出血,上下奔豚,不孕。

【氣穴二穴】主要治療下腹疼痛,奔豚症狀向上沖擊心臟,拉肚子不停,眼睛紅且疼痛從眼內角開始,女性月經不調。

【大赫二穴】主要治療虛弱、精液流失,私處疼痛,男性生殖器萎縮,眼睛紅且疼痛從眼內角開始,女性白帶或紅帶異常。

【橫骨二穴】主要治療小腹脹大,尿頻,小便困難,生殖器疼痛,眼睛紅且疼痛從眼內角開始,五臟虛弱,精液流失。

2. 腹自不容以下夾幽門兩旁各一寸五分自天樞至氣衝夾足少陰各一寸五分凡二十四穴第二十一

不容二穴,主腹滿痃癖,嘔血,心切痛引肩脅,背痛不可以咳,不嗜食,腹虛鳴,嘔吐。

承滿二穴,主腸鳴腹脹,上氣喘逆,食飲不下,肩息唾血。

梁門二穴,主胸下積氣,食飲不思,大腸滑泄,完穀不化。

關門二穴,主遺溺喘滿,積氣腸鳴卒痛,泄利不欲食,痰瘧振寒,遺溺。

太乙二穴,治癲狂,心煩,吐舌。

滑肉門二穴,治癲狂,嘔逆吐血,重舌,吐舌,舌強。

天樞二穴,主奔豚,脾泄不止,氣脹腸鳴,腹滿,赤白利,繞臍切痛,嘔吐霍亂,痎瘧寒熱,水利水脹,一切虛損。女人癥瘕血結,漏下赤白,月事不時。

外陵二穴,主腹脹如鼓,脹滿不得息,心痛引臍。

大巨二穴,治小腹脹滿,煩渴,小便難,㿗疝偏墜,四肢不收,驚悸不眠。

水道二穴,治小腹滿引陰中痛,膀胱有寒,腰背強急,三焦結熱,小便不利,婦人胞中瘕,子門寒。

歸來二穴,治奔豚,卵縮入腹,引莖中痛,婦人血臟積冷。余治同水道穴。

氣衝二穴,治七疝偏墜,下焦熱,奔豚逆氣攻心,小腹脹,石水,陰痿莖痛,兩丸冷,腹滿不得正臥,腰痛不得俯仰。婦人月事不利,陰腫難產,胞衣不出。東垣曰:脾胃虛弱,感濕成痿,汗大泄,妨食,三里、氣街以三稜針出血。又曰:吐血多不愈,以三稜針於氣街出血立愈。

自氣戶至乳根,去中行各四寸;自不容至滑肉門,去中行各三寸;自天樞至氣衝,去中行各二寸。

白話文:

【不容穴兩個,主治腹部脹滿、肝脾腫大、嘔血、心臟劇痛牽扯到肩膀和脅部、背部疼痛到不能咳嗽、食慾不佳、腹部空虛鳴叫、嘔吐。

承滿穴兩個,主治腸胃鳴叫與腹部脹大、上氣喘息、飲食吞嚥困難、呼吸困難伴隨唾血。

梁門穴兩個,主治胸下積氣、不想進食、大腸滑泄、食物無法消化。

關門穴兩個,主治尿失禁、喘息飽滿、腸胃積氣鳴叫突然疼痛、拉肚子不想吃飯、痰瘧震顫發冷、尿失禁。

太乙穴兩個,治療精神疾病、心情煩躁、吐舌。

滑肉門穴兩個,治療精神疾病、反胃吐血、雙舌、吐舌、舌頭僵硬。

天樞穴兩個,主治奔豚症、脾臟引起的慢性腹瀉、腹部脹氣腸鳴、腹部脹滿、大便帶血或帶白、肚臍周圍劇烈疼痛、嘔吐、霍亂、瘧疾寒熱、水腫、所有虛弱症狀。女性的瘤塊、血塊、非經期出血、月經不調。

外陵穴兩個,主治腹部脹大如鼓、脹滿到無法呼吸、心痛牽扯到肚臍。

大巨穴兩個,治療小腹部脹滿、煩躁口渴、排尿困難、疝氣偏側墜落、四肢不能活動、驚恐失眠。

水道穴兩個,治療小腹部脹滿牽扯到私處疼痛、膀胱寒冷、腰部背部緊繃、三焦結熱、排尿困難、女性子宮內瘤塊、子宮寒冷。

歸來穴兩個,治療奔豚症、睪丸縮入腹中、牽扯到生殖器疼痛、女性血液臟器積冷。其餘治療效果和水道穴相同。

氣衝穴兩個,治療七種疝氣、下腹部熱感、奔豚症氣逆攻心、小腹脹滿、石水症、生殖器萎縮疼痛、睪丸冷、腹部脹滿不能平躺、腰部疼痛不能彎腰。女性月經不順、陰部腫脹生產困難、胎盤不出。東垣說:脾胃虛弱,感染濕氣形成萎縮,大量出汗,影響進食,三里、氣街用三稜針刺血。他又說:大量吐血久治不愈,用三稜針在氣街刺血立即痊癒。

從氣戶到乳根,距離中間直線各四寸;從不容到滑肉門,距離中間直線各三寸;從天樞到氣衝,距離中間直線各二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