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方六集》~ 卷之五·紛署集 (7)
卷之五·紛署集 (7)
1. 胸自天突循任脈下行至中庭凡七穴第十四
天突一穴,主咳嗽哮喘,喉中有聲,肺氣壅塞,咯吐膿血,喉痹喉瘡,喑不能言,項癭瘤氣。許氏云:此穴一針四效。凡下針後良久,先脾磨食,覺針動為一效;次針破病根,腹中作聲為二效;次覺流入膀胱為三效;然後覺氣流行,入腰後腎堂間為四效矣。
璇璣一穴,治膺脅滿痛,喉痹咽腫,水漿不下,久嗽不愈,痰盛噎塞。
華蓋一穴,主喘急上氣,咳逆,喉痹咽腫,水漿不下,胸皮痛。
紫宮一穴,主胸脅支滿,胸膺骨痛,飲食不下,嘔逆上氣,煩心,咳逆吐血,唾如白膠。
玉堂一穴,主胸膺痛,煩心,咳逆上氣,胸滿不得息,喘急,嘔吐寒痰。
膻中一穴,主氣逆噎塞,喉鳴喘嗽,不下食,胸中如塞,心胸諸痛,肺癰吐膿,嘔出涎沫。婦人乳少,灸之良。
中庭一穴,主胸脅支滿,噎塞食飲不下,嘔吐痰涎,食入復出,小兒吐奶。
白話文:
【天突穴位】主治咳嗽、哮喘、喉嚨有異音、肺部氣血阻塞、咳出膿血、咽喉疼痛、喉瘡、聲音嘶啞無法說話、頸部腫塊及氣滯。許氏指出,這個穴位一針下去可達到四種療效。首先,在針灸後一段時間,脾胃開始運作,感覺到針頭在動,這是第一個療效;其次,針頭刺入病竈,腹部會發出聲音,這是第二個療效;再來,感覺針感流至膀胱,這是第三個療效;最後,感覺氣流在腰部腎臟周圍流動,這是第四個療效。
【璇璣穴位】主治胸脅滿痛、咽喉腫痛、吞嚥困難、長期咳嗽、痰多導致呼吸困難。
【華蓋穴位】主治喘息、呼吸困難、咳嗽、咽喉腫痛、吞嚥困難、胸部皮膚疼痛。
【紫宮穴位】主治胸脅脹滿、胸骨疼痛、飲食困難、噁心、呼吸困難、心情煩躁、咳嗽帶血、唾液黏稠。
【玉堂穴位】主治胸痛、心情煩躁、呼吸困難、胸悶、喘息、噁心、吐出冷痰。
【膻中穴位】主治呼吸困難、吞嚥困難、喉嚨有聲音、喘息咳嗽、食不下嚥、胸中堵塞、心胸疼痛、肺部感染咳出膿液、噁心吐出泡沫。對婦女而言,若乳汁分泌不足,灸此穴位有良好效果。
【中庭穴位】主治胸脅脹滿、吞嚥困難、噁心、食入又吐出、小孩吐奶。
2. 胸自輸府夾任脈兩旁各二寸下至步廊凡十二穴第十五
俞府二穴,治咳嗽喘逆,痰涎上氣,喉嚨疼,舌本強,胸中痛,不下食,腹脹。
彧中二穴,主嗽喘痰涎,胸痛不能食,及乳癰之近少陰者。
神藏二穴,主心懸病飢,善恐心惕,口熱舌乾,咽腫,上氣嘔逆,咳嗽,喘不得息,胸滿,不嗜食。
靈墟二穴,主胸膈支滿不得息,咳逆嘔吐不嗜食。
神封二穴,主胸脅支滿不得息,灑淅惡寒,咳逆嘔吐,胸滿不嗜食。
步廊二穴,治胸膈脹滿,氣塞不通,呼吸少氣,咳逆嘔吐,不嗜食。
白話文:
[胸自輸府夾任脈兩旁各二寸下至步廊凡十二穴第十五]
俞府穴兩個,用於治療咳嗽、喘息、痰多、上氣、喉嚨疼痛、舌頭活動困難、胸部疼痛、吞嚥困難、腹部脹滿。
彧中穴兩個,主要治療咳嗽、喘息、痰多、胸部疼痛、飲食困難以及接近少陰經絡的乳腺炎。
神藏穴兩個,主要治療懸心病、飢餓感、易驚恐、口腔熱、舌頭乾燥、咽喉腫脹、上氣、嘔吐、咳嗽、喘息困難、胸部飽滿、食慾不佳。
靈墟穴兩個,主要治療胸部和橫膈膜區域的脹滿、呼吸困難、咳嗽、嘔吐、食慾不佳。
神封穴兩個,主要治療胸部和側邊脹滿、呼吸困難、冷汗、咳嗽、嘔吐、胸部飽滿、食慾不佳。
步廊穴兩個,用於治療胸部和橫膈膜區域的脹滿、氣滯不通、呼吸短促、咳嗽、嘔吐、食慾不佳。
3. 胸自氣戶夾輸府兩旁各二寸下行至乳根凡十二穴第十六
氣戶二穴,治咳逆上氣,肩息咳嗽,胸脅脹滿,背痛,不知食味,乳癰。
庫房二穴,主胸脅支滿,咳逆上氣,呼吸喘息,多唾濁沫膿血。
屋翳二穴,主咳逆上氣,唾膿血濁沫痰飲,陽明濕熱水腫,皮痛不可近衣。
膺窗二穴,主胸脅滿,乳癰寒熱,腸鳴注泄。
乳中二穴,當乳頭,禁不可刺灸。
乳根二穴,主咳嗽氣急,哮喘,胸下滿痛,膈氣食噎,乳癰寒熱。
白話文:
[胸自氣戶夾輸府兩旁各二寸下行至乳根凡十二穴第十六]
[氣戶二穴],用於治療咳嗽、呼吸困難、肩部呼吸時的疼痛、咳嗽,胸部脹滿、背部疼痛,以及吃東西沒有味道、乳房發炎。
[庫房二穴],主要處理胸部脹滿、呼吸困難和咳嗽,呼吸時的喘息,以及大量吐出含有膿血的痰。
[屋翳二穴],主要處理呼吸困難和咳嗽,吐出帶有膿血的痰,陽明經絡的濕熱導致的水腫,以及皮膚疼痛到無法穿著衣物。
[膺窗二穴],主要治療胸部脹滿、乳房發炎導致的冷熱交替,以及腸鳴和頻繁的腹瀉。
[乳中二穴],位於乳頭處,嚴禁進行針灸。
[乳根二穴],主要處理咳嗽、呼吸急促、哮喘,胸部下方的滿痛,食物卡在膈肌的問題,以及乳房發炎導致的冷熱交替。
4. 胸自雲門夾氣戶兩旁各二寸下行至食竇凡十二穴第十七
雲門二穴,禁灸。主傷寒四肢熱不已,胸膈滿,兩脅痛,咳嗽喘氣,脅徹背痛,喉痹,癭瘤。慎不可深刺。
中府二穴,主胸中痛,噎閉,氣攻喉項,腹脹,四肢腫,肩背痛風,汗出,皮痛面腫,胸滿寒熱,上氣,咳唾痰沫,面腫,少氣不得臥,飛屍遁疰,婦人乳癰,癭瘤。
周榮二穴,主胸脅支滿,不得俯仰,食不下,喜飲,咳唾稠膿及乳癰之近太陰者。
胸鄉二穴,主胸脅支滿引膺背,臥不能轉側。
天溪二穴,主胸中滿痛,乳腫,喘逆,賁郁上氣,喉中作聲。
食竇二穴,主胸脅支滿,膈間雷鳴,常有水聲,膈痛。
白話文:
[雲門二穴]:這兩個穴位位於胸部,禁止使用灸法。主要治療感冒後四肢持續發熱、胸口感到飽脹、兩側肋骨疼痛、咳嗽喘息、肋骨痛連到背部、咽喉炎、頸部腫塊。但要小心不要過度深入針刺。
[中府二穴]:這兩個穴位主要治療胸部疼痛、吞嚥困難、氣管問題導致的喉部不適、腹部脹氣、四肢浮腫、肩膀和背部疼痛、多汗、皮膚疼痛面部腫脹、胸口飽脹伴隨冷熱感、呼吸困難、咳嗽帶痰、面部腫脹、呼吸短促無法平躺、一些特定的疾病、女性乳房紅腫、頸部腫塊。
[周榮二穴]:這兩個穴位主要治療胸部與肋骨之間的脹滿、無法彎腰或抬頭、食物不易下嚥、口渴、咳嗽並伴有濃厚的痰或乳房紅腫且靠近肺部區域的問題。
[胸鄉二穴]:這兩個穴位主要治療胸部與肋骨之間的脹滿感,牽扯到胸背的疼痛,以致於躺在牀上時無法翻身。
[天溪二穴]:這兩個穴位主要治療胸口飽脹疼痛、乳房腫脹、呼吸困難、情緒鬱悶、呼吸困難、喉嚨發出聲音。
[食竇二穴]:這兩個穴位主要治療胸部與肋骨之間的脹滿、胃部有如打雷般的響聲,常常感覺像有水在流動、胃部疼痛。
5. 腋脅下凡八穴第十八
淵液二穴,主肩項缺盆痛,胸滿,臂不能舉。不可灸。
大包二穴,治腹有大氣不得息,胸脅中痛。
輒筋二穴,主胸脅暴滿,喘息不得臥。
天池二穴,主寒熱胸膈煩滿,腋下腫,心中憺憺大動,煩心,心痛,喜笑不休,上氣,痎瘧。
白話文:
【腋脅下凡八穴第十八】
淵液穴兩個,主要處理肩項和缺盆部位的疼痛,以及胸部的飽脹感,手臂無法舉起的情況。但此穴不宜進行灸療。
大包穴兩個,用於治療腹部有大氣感,呼吸困難,以及胸脅中的疼痛。
輒筋穴兩個,主要針對突然間的胸脅脹滿,以及喘息到無法平躺休息的狀況。
天池穴兩個,主要處理寒熱交錯、胸膈煩悶飽脹,腋下腫脹,心臟劇烈跳動,心情煩躁,心痛,無由喜笑不止,上氣不接下氣,以及痎瘧病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