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潤鴻

《勉學堂針灸集成》~ 卷二 (3)

回本書目錄

卷二 (3)

1. 內景篇針灸

小便,針灸法:癃閉,取陰蹻(即照海穴)、大敦、委陽、大鐘、行間、委中、陰陵泉、石門。(《甲乙》)小便淋閉,關元八分,三陰交三分即透,陰谷、陰陵泉、氣海、太谿、陰交。(《綱目》)石淋,取關元、氣門、大敦。(東垣。)血淋,取氣海,關元。(東垣。)熱淋,陰陵泉、關元、氣衝。(東垣。)小便滑數,中極灸,腎俞、陰陵泉、氣海、陰谷、三陰交。(《綱目》)遺尿不禁,取陰陵泉、陽陵泉、大敦、曲骨。(東垣。)莖中痛,行間灸三十壯,又取中極、太谿、三陰交、復溜。(《資生》)白濁,灸腎俞,又取章門、曲泉、關元、三陰交。(《綱目》)婦人轉脬不得尿,取曲骨、關元。(《甲乙》)婦人陰中痛,取陰陵泉。(《甲乙》)

大便,針灸法:大渴飲水多為滑泄,水入即泄,泄而復飲,此無藥,當灸大椎三五壯。(《易老》)泄瀉三五年不愈。灸百會五七壯即愈。(《醫鑑》)久泄痢,灸天樞、氣海,大能止泄。(《丹溪》)泄痢不止,灸神闕七壯,一云三七壯,關元三十壯。(《得效》)溏泄,灸臍中為第一,三陰交次之。(《資生》)泄痢,灸脾俞隨年壯,臍中二十壯,關元百壯、三報,二七壯。(《得效》)飧泄,取陰陵泉、然谷、巨虛上廉、太衝。(《綱目》)泄瀉如水,手足冷、脈欲絕、臍腹痛,漸漸短氣,灸氣海百壯。(《得效》)下痢腹痛、便膿血,取丹田、復溜、小腸俞、天樞、腹哀。(東垣。)冷痢,關元、窮谷灸五十壯。(東垣。)裡急後重,取合谷、外關。(東垣。)痢不止,取合谷、三里、陰陵泉、中脘、關元、天樞、神闕、中極。(《綱目》)諸下痢者,皆可灸大都五壯,商丘、陰陵泉各三壯。(《綱目》)大便秘澀,取照海針入五分、補三呼瀉六吸,立通。支溝針半寸、瀉三吸,太白瀉之。(《綱目》)大便不通,取二間、承山、太白、大鐘、三里、湧泉、崑崙、照海、章門、氣海。(《綱目》)大小便不通,取大都、環崗、水道。(《綱目》)關格吐逆而小便不通,先灸氣海、天樞各三七壯,吐止,然後用益元散以利小便。(《正傳》)婦人產後腹脹,大小便不通,取氣海、足三里、關元、三陰交、陰谷。(《綱目》)

白話文:

內景篇針灸

小便

  • 癃閉(尿閉):取陰蹻(照海)、大敦、委陽、大鐘、行間、委中、陰陵泉、石門。
  • 小便淋閉:取關元(八分)、三陰交(三分透)、陰谷、陰陵泉、氣海、太谿、三陰交。
  • 石淋:取關元、氣門、大敦。
  • 血淋:取氣海、關元。
  • 熱淋:取陰陵泉、關元、氣衝。
  • 小便滑數:灸中極,並取腎俞、陰陵泉、氣海、陰谷、三陰交。
  • 遺尿不禁:取陰陵泉、陽陵泉、大敦、曲骨。
  • 莖中痛:灸行間三十壯,並取中極、太谿、三陰交、復溜。
  • 白濁:灸腎俞,並取章門、曲泉、關元、三陰交。
  • 婦人轉脬不得尿:取曲骨、關元。
  • 婦人陰中痛:取陰陵泉。

大便

  • 大渴飲水多為滑泄,水入即泄,泄而復飲(頻繁飲水即腹瀉):此無藥可治,當灸大椎三到五壯。
  • 泄瀉三五年不愈:灸百會五到七壯即可痊癒。
  • 久泄痢:灸天樞、氣海,可有效止瀉。
  • 泄痢不止:灸神闕七壯(或三七壯),關元三十壯。
  • 溏泄(大便稀軟):灸臍中為首選,三陰交次之。
  • 泄痢:灸脾俞(壯數依年齡而定)、臍中二十壯、關元一百壯(分三次,每次二七壯)。
  • 飧泄(食後腹瀉):取陰陵泉、然谷、巨虛上廉、太衝。
  • 泄瀉如水,手足冷、脈欲絕、臍腹痛,漸漸短氣:灸氣海一百壯。
  • 下痢腹痛、便膿血:取丹田、復溜、小腸俞、天樞、腹哀。
  • 冷痢:灸關元、肓俞五十壯。
  • 裡急後重:取合谷、外關。
  • 痢不止:取合谷、三里、陰陵泉、中脘、關元、天樞、神闕、中極。
  • 諸下痢:皆可灸大都五壯,商丘、陰陵泉各三壯。
  • 大便秘澀:取照海針入五分,補三呼瀉六吸,立即通便;支溝針半寸,瀉三吸;太白瀉之。
  • 大便不通:取二間、承山、太白、大鐘、三里、湧泉、崑崙、照海、章門、氣海。
  • 大小便不通:取大都、環跳、水道。
  • 關格吐逆而小便不通:先灸氣海、天樞各三七壯,待嘔吐停止後,再服用益元散以利小便。
  • 婦人產後腹脹,大小便不通:取氣海、足三里、關元、三陰交、陰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