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學堂針灸集成》~ 卷四 (3)
卷四 (3)
1. 禁針穴目錄
神庭,腦戶,承靈,顱息,囟會,神道,靈臺,肩井,膻中,客主人,鳩尾,水分,神闕,會陰,石門,絡卻,玉枕,雲門,承泣,缺盆,合谷,五里,氣衝,人迎,乳中,伏兔,三陰交,然谷,青靈,角孫,橫骨,三陽絡,承筋,箕門,犢鼻,肺俞,心俞,肝俞,膽俞,脾俞,腎俞,四白,天樞
禁針穴
神庭,禁針,針之令人癲狂,目失明。
腦戶,禁針灸、刺中腦戶,入腦立死。
承靈,禁針。
顱息,禁針,出血多則殺人。
囟會,小兒八歲以前禁針,蓋其囟門未合,針之不幸,令人夭。
神道,禁針。
靈臺
肩井,此足陽明之會,連五臟氣,若針深,令人悶倒,連補足三里須臾平復,凡針肩井者,皆以三里下其氣。一曰:此臟氣所聚之處,不宜補。
膻中,禁針,針之不幸,令人夭。
客主人,針之則呿不能欠。《甲乙經》曰:針太深,令人耳無聞。一曰:禁針,一曰:針上關不得深。
鳩尾,禁針灸。
水分,禁針,水腫病不可針,針而水盡即死。
神闕,禁針,針之惡瘍潰矢,死不治。
會陰,禁針,唯卒死者針一寸補之;溺死者,令人倒馱出水,用針補之,尿屎出則活,余不可針。
石門,婦人禁針灸,犯之絕孕。
絡卻,禁針。
玉枕,禁針。
雲門,針太深,令人並息。
承泣,陽蹻、任脈、足陽明三脈之會,禁不宜針灸。
缺盆,為五臟六腑之道,針太深,令人逆息,孕婦禁針。
合谷,孕婦不宜針,針之墮胎。
五里,玉板篇曰:迎之五里,中道而止,五至而已,五往而藏氣盡矣;小針解曰:奪陰者死,皆謂此穴,故禁針。
氣衝,氣街之中,膽胃脈也。膽之脈,循脅裡出氣街,繞毛際;胃之脈.夾臍入氣街中。禁不可針,灸之不幸,使人不得息。
人迎,針過深,殺人。
乳中,針灸之,生蝕瘡。
伏兔
三陰交,妊娠不可針,針之墮胎。
然谷,針不宜見血。
青靈
角孫
橫骨
三陽絡,禁針。
承筋,禁針。
箕門,禁針。
犢鼻,刺禁論曰:刺膝臏出液為跛。
肺俞,刺中肺,三日死。
心俞,刺中心,一日死。
肝俞,刺中肝,五日死。
膽俞,刺中膽,一日半死。
脾俞,刺中脾,十日死。
腎俞,刺中腎,六日死。
四白,針深,令人目烏色。
天樞,魂魄之舍,不可針,孕婦不宜灸。
白話文:
[禁止針灸穴位目錄]
神庭:禁止針灸,針灸可能會導致癲狂,甚至失明。
腦戶:禁止針灸或刺擊,因為刺中腦戶可能導致立即死亡。
承靈:禁止針灸。
顱息:禁止針灸,因為過多的出血可能致命。
囟會:在兒童八歲前禁止針灸,因為囟門尚未完全閉合,針灸可能導致早逝。
神道:禁止針灸。
靈臺:無特殊描述。
肩井:這是足陽明經的會穴,與五臟之氣相連。如果針灸深度過大,可能會讓人感到窒息。針灸肩井時,通常會同時針灸足三里穴來調節氣血。另一種說法是,這是臟氣聚集的地方,不適合進行補法。
膻中:禁止針灸,針灸可能會導致早逝。
客主人:針灸後可能會無法打哈欠。《甲乙經》提到,針灸太深可能會導致聽力喪失。一種說法是禁止針灸,另一種說法是上關穴的針灸不能過深。
鳩尾:禁止針灸。
水分:禁止針灸,水腫病人不能針灸,否則可能會導致體內水分迅速流失,進而死亡。
神闕:禁止針灸,針灸可能會導致嚴重感染,無法治療。
會陰:一般情況下禁止針灸,但對於突然死亡的人可以針灸一寸深,進行補法;溺水者應先將其倒立排出體內的水,再進行針灸補法,當尿和糞便排出後,溺水者可能會甦醒,其他情況下不適合針灸。
石門:婦女禁止針灸,可能會導致不孕。
絡卻:禁止針灸。
玉枕:禁止針灸。
雲門:針灸過深可能會導致呼吸困難。
承泣:這是陽蹻脈、任脈和足陽明脈的交匯點,不適合針灸。
缺盆:這是五臟六腑的通道,針灸太深可能會導致呼吸困難,孕婦禁止針灸。
合谷:孕婦不適合針灸,針灸可能會導致流產。
五里:過度針灸可能會耗盡臟腑之氣,導致死亡,因此禁止針灸。
氣衝:這是膽胃脈的路徑,膽胃脈沿著脅裡穿過氣街,繞過毛際;胃脈夾在肚臍旁進入氣街。禁止針灸,針灸可能會導致呼吸困難。
人迎:針灸過深可能會致命。
乳中:針灸可能會導致乳頭產生腐蝕性瘡口。
伏兔:無特殊描述。
三陰交:懷孕期間不適合針灸,針灸可能會導致流產。
然谷:針灸時不宜見血。
青靈:無特殊描述。
角孫:無特殊描述。
橫骨:無特殊描述。
三陽絡:禁止針灸。
承筋:禁止針灸。
箕門:禁止針灸。
犢鼻:根據《刺禁論》,針灸膝蓋髕骨可能會導致跛行。
肺俞:針灸肺部可能會導致三天內死亡。
心俞:針灸心臟可能會導致一天內死亡。
肝俞:針灸肝臟可能會導致五天內死亡。
膽俞:針灸膽囊可能會導致一天半內死亡。
脾俞:針灸脾臟可能會導致十天內死亡。
腎俞:針灸腎臟可能會導致六天內死亡。
四白:針灸深度過大可能會導致眼睛顏色變黑。
天樞:這是魂魄的居所,禁止針灸,孕婦不適合艾灸。
2. 禁灸穴目錄
天柱,承光,頭維,攢竹,睛明,禾髎,迎香,顴髎,下關,人迎,天牖,天府,周榮,乳中,腹哀,肩貞,陽池,中衝,少商,魚際,經渠,隱白,漏谷,條口,犢鼻,伏兔,陰市,脾關,申脈,委中,殷門,心俞,承泣,承扶,瘛脈,耳門,絲竹空,白環俞,陰陵泉,氣衝,四白,天樞,啞門,風府,淵腋,鳩尾,脊中,陽關,石門,腦戶,地五會,頭臨泣,素髎
禁灸穴
天柱,禁灸。
承光,禁灸。
頭維,禁灸。
攢竹
睛明,禁灸。
禾髎
迎香,禁灸。
顴髎,禁灸。
下關,禁灸。
人迎,足陽明、少陽之會,禁灸針
天牖,不宜灸,灸則令人面腫。
天府,禁灸,灸之令入氣逆。
周榮
乳中,禁灸。
腹哀
肩貞
陽池,禁灸。
中衝
少商
魚際
經渠,禁灸,灸則傷人神明。
隱白
漏谷
條口
犢鼻
伏兔,禁灸。
陰市,禁灸。
髀關,禁灸。
申脈
委中,禁灸。
殷門
心俞,禁灸。
承泣,禁灸。
承扶
瘛脈,禁灸。
耳門,禁灸。
絲竹空,禁灸,灸之不幸,令人目小及盲。
白環俞,禁灸。
陰陵泉
氣衝,灸之不幸,使人不得息。
四白,禁灸。
天樞,孕婦不宜灸。
啞門,禁灸,灸之令人啞。
風府,禁灸,灸則令人喑。
淵腋,禁灸,灸之不幸生腫蝕馬刀瘍,內潰者死。
鳩尾,禁灸。
脊中,禁灸,灸之令人僂。
陽關,足少陽經穴,禁灸。
石門,婦人灸之絕孕。
腦戶,灸之令人喑。
地五會,禁灸,灸之令人瘦,不出三年死。
頭臨泣,禁灸。
素髎,禁灸。
白話文:
[禁止針灸穴位目錄]
天柱:這個穴位禁止進行針灸。
承光:此穴位不應施以針灸。
頭維:頭維穴同樣禁止針灸。
攢竹:攢竹穴不宜針灸。
睛明:睛明穴絕對不能針灸。
禾髎:禾髎穴不宜針灸。
迎香:此穴位禁止針灸。
顴髎:顴髎穴不可針灸。
下關:下關穴不能進行針灸。
人迎:人迎穴是足陽明和少陽兩經交匯處,禁止針灸和針刺。
天牖:不宜在此穴位進行針灸,否則可能導致面部腫脹。
天府:此穴位禁止針灸,因為針灸可能會導致氣逆。
周榮:周榮穴不宜針灸。
乳中:乳中穴禁止針灸。
腹哀:腹哀穴不宜針灸。
肩貞:肩貞穴不宜針灸。
陽池:此穴位禁止針灸。
中衝:中衝穴不宜針灸。
少商:少商穴不宜針灸。
魚際:魚際穴不宜針灸。
經渠:此穴位禁止針灸,因為針灸可能會傷害人的神智。
隱白:隱白穴不宜針灸。
漏谷:漏谷穴不宜針灸。
條口:條口穴不宜針灸。
犢鼻:犢鼻穴不宜針灸。
伏兔:此穴位禁止針灸。
陰市:陰市穴不宜針灸。
髀關:髀關穴不宜針灸。
申脈:申脈穴不宜針灸。
委中:此穴位禁止針灸。
殷門:殷門穴不宜針灸。
心俞:心俞穴不宜針灸。
承泣:承泣穴禁止針灸。
承扶:承扶穴不宜針灸。
瘛脈:瘛脈穴不宜針灸。
耳門:耳門穴不宜針灸。
絲竹空:此穴位禁止針灸,因為針灸可能會導致眼睛變小或失明。
白環俞:白環俞穴不宜針灸。
陰陵泉:陰陵泉穴不宜針灸。
氣衝:此穴位不宜針灸,因為針灸可能會讓人無法呼吸。
四白:四白穴不宜針灸。
天樞:孕婦不宜在天樞穴進行針灸。
啞門:啞門穴禁止針灸,因為針灸可能會導致失聲。
風府:此穴位禁止針灸,因為針灸可能會導致聲音嘶啞。
淵腋:淵腋穴不宜針灸,因為針灸可能會導致腫脹或形成惡性腫瘤,若向內破裂將導致死亡。
鳩尾:鳩尾穴不宜針灸。
脊中:脊中穴不宜針灸,因為針灸可能會導致彎腰駝背。
陽關:陽關穴是足少陽經的穴位,禁止針灸。
石門:婦女在石門穴進行針灸可能會導致不孕。
腦戶:腦戶穴不宜針灸,因為針灸可能會導致失聲。
地五會:此穴位不宜針灸,因為針灸可能會導致消瘦,且在三年內有死亡風險。
頭臨泣:頭臨泣穴不宜針灸。
素髎:素髎穴不宜針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