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疇

《經脈圖考》~ 卷四 (14)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4)

1. 頭面部

目者,心使也(俱疾病類)。

命門:足太陽之標在兩絡(即睛明穴)。結於命門,命門者目也(經絡)。手太陽之標在命門之上一寸。

鼻(附天牝):鼻者肺之官也(脈色)。西方白色,入通於肺,開竅於鼻,腫主鼻,在竅為鼻。(臟象。)審平之紀,其主鼻。(運氣。)手陽明脈之支者上挾鼻孔。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之交頞中,下循鼻外。手太陽脈之支者抵鼻。足陽明之筋下結於鼻。足太陽之筋結於鼻。(俱經絡類。

)其宗氣上出於鼻而為臭。(臟象。)肺氣通於鼻,肺和則鼻能知香臭矣(經絡)。

天牝:天牝從來,復得其往(天牝,鼻也)。

耳:耳者腎之官也(脈色)。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腎主耳,在竅為耳。(臟象。)足太陽脈之支者至耳上角。足陽明之脈循頰車上耳前。足陽明之筋,其支者結於耳前。足少陽之脈下耳後,支入耳中,出耳前。足少陽之筋出太陽之前,循耳後。足少陽之標在窗籠者,耳也。

手太陽脈之支者入耳中。手少陽脈之支者系耳後,出耳上角,又支從耳後入耳中,出耳前。手太陽之筋結於耳後完骨,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手厥陰之正出耳後,合少陽完骨之下。手陽明之別者入耳,合於宗脈(俱經絡類)。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五絡,皆會於耳中,上絡左角(針刺)。

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彆氣走於耳而為聽(臟象)。耳者,宗脈之所聚也(疾病)。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經絡)。

枕骨:足太陽之筋,直者結於枕骨。足少陰之筋循脊中,結於枕骨,與足太陽之筋合(經絡)。

完骨:足太陽之筋,支者上結於完骨。手太陽之筋,支者結於耳後完骨。手厥陰之正出耳後,合少陽完骨之下(俱經絡類)。

顴:手太陽之脈,斜絡於顴(經絡)。

頄:足太陽之筋,支者下結於頄;足陽明之筋,直者合於頄;手陽明之筋,支者結於頄。足少陽之筋,直者上結於頄。蹺脈入頄(經絡)。

䪼:手太陽之脈,支者上䪼。手少陽脈之支者至䪼。足少陽脈之支者抵於䪼。足陽明之正上䪼(經絡)。

頰:手陽明脈之支者貫頰。手太陽脈之支者,循頸上頰。手少陽脈之支者下頰。手少陽之筋,其支者當曲頰。手陽明之別上曲頰。足少陽脈之支者下加頰車。足陽明之脈循頰車。足厥陰脈之支者下頰裡(俱見經絡)。

頤:任脈上頤。督脈上頤。足陽明之脈循頤後下廉。足少陽之別出頤頷中(俱經絡)。

頷:足少陽之筋下走頷。手太陽之筋結於頷。手少陽之筋上乘頷。手陽明之筋,直者下右頷(俱經絡)。

顏:足太陽之筋下顏。手陽明之標在顏下(經絡)。

人中:手陽明脈之支者交人中(經絡)。

承漿:足陽明之脈下交承漿(經絡)。

白話文:

頭面部

眼睛是心神的外現,因此眼睛的疾病都與心有關。

命門穴與眼睛的關係密切:足太陽經的表現在兩條經絡(睛明穴)上,與命門穴相連,命門穴也與眼睛相關;手太陽經的表現在命門穴上一寸處。

鼻子:鼻子是肺的官竅。西方屬白色,白色入肺經,肺經的開竅在鼻,鼻子的腫脹問題與鼻子有關;從臟腑角度看,鼻子是肺的竅。從氣運的角度看,鼻子是人體氣機平衡的指標。手陽明經的支脈經過鼻孔,足陽明經的經脈起於鼻樑中間,向下沿著鼻外側走行,手太陽經的支脈到達鼻子,足陽明經的筋絡在下端與鼻子相連。鼻子呼出的氣息帶有氣味,這是宗氣上達鼻竅的表現。肺氣通於鼻,肺氣和順,鼻子就能分辨香臭。

天牝:天牝(即鼻子)之氣的出入。

耳朵:耳朵是腎的官竅。南方屬紅色,紅色入心經,心經的開竅在耳,腎主耳,耳朵是腎的竅。足太陽經的支脈到達耳廓上角,足陽明經的經脈沿著頰車穴上行至耳前,足陽明經的筋絡支脈在耳前與之相連,足少陽經的經脈從耳後向下走,支脈進入耳中,從耳前出來,足少陽經的筋絡從太陽穴前方出來,沿著耳後走行,足少陽經的表現在窗籠穴(耳後),與耳朵相關。手太陽經的支脈進入耳中,手少陽經的支脈連線於耳後,從耳廓上角出來,又有一支脈從耳後進入耳中,從耳前出來,手太陽經的筋絡連線於耳後完骨穴,支脈進入耳中,直行支脈從耳上出來,手厥陰經的正經從耳後出來,與少陽經在完骨穴下方相合。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五條經絡都匯聚在耳中,向上連線至左耳廓上角(針灸穴位)。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分散的氣血都經過耳朵,耳朵負責聽覺功能。耳朵是宗脈聚集的地方,腎氣通於耳,腎氣和順,耳朵就能聽到各種聲音。

枕骨:足太陽經的筋絡直行連線於枕骨,足少陰經的筋絡沿著脊柱中線走行,連線於枕骨,與足太陽經的筋絡相合。

完骨:足太陽經的筋絡支脈向上連線於完骨穴,手太陽經的筋絡支脈連線於耳後完骨穴,手厥陰經的正經從耳後出來,與少陽經在完骨穴下方相合。

顴骨:手太陽經的經脈斜著經過顴骨。

頄(下顎骨):足太陽經的筋絡支脈向下連線於下顎骨,足陽明經的筋絡直行與下顎骨相合,手陽明經的筋絡支脈連線於下顎骨,足少陽經的筋絡直行向上連線於下顎骨,蹺脈經過下顎骨。

䪼(頰車):手太陽經的支脈到達頰車穴,手少陽經的支脈到達頰車穴,足少陽經的支脈到達頰車穴,足陽明經的正經經過頰車穴。

面頰:手陽明經的支脈貫穿面頰,手太陽經的支脈沿著頸部上行至面頰,手少陽經的支脈經過面頰下部,手少陽經的筋絡支脈經過面頰彎曲處,手陽明經的別絡經過面頰彎曲處,足少陽經的支脈經過頰車穴下方,足陽明經的經脈經過頰車穴,足厥陰經的支脈經過面頰內側。

下巴:任脈經過下巴,督脈經過下巴,足陽明經的經脈沿著下巴後方下行,足少陽經的別絡從下巴和頷間出來。

頷(下顎):足少陽經的筋絡向下經過下顎,手太陽經的筋絡連線於下顎,手少陽經的筋絡上行經過下顎,手陽明經的筋絡直行向下經過右側下顎。

面部:足太陽經的筋絡經過面部,手陽明經的表現在面部下方。

人中:手陽明經的支脈經過人中。

承漿:足陽明經的經脈向下經過承漿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