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志光

《針灸問答》~ 卷下 (16)

回本書目錄

卷下 (16)

1. 第三十九章 經外奇穴名目主治

問:內迎香二穴呢?

答:在鼻孔中,治火眼暴痛,用蘆管子搐出血即愈。

問:鼻準穴呢?

答:在鼻柱尖上,專治鼻上酒醉風,三稜針出血。

問:耳尖穴呢?

答:在兩耳尖上,卷耳取,治眼生翳膜,用小艾炷五壯。

問:聚泉穴呢?

答:在舌上當中,吐出舌,中直有縫陷中是穴。治哮喘咳嗽,久嗽不愈。七壯。灸法:用生薑切片,搭於穴中灸之。熱嗽用雄黃和艾炷,冷嗽用冬花末和艾炷,灸後用清茶連生薑,細嚼嚥下。並治舌苔,舌強,用小針出血。

問:金津玉液二穴呢?

答:在舌下兩旁,紫筋上是穴,捲舌取之。治重舌腫痛,三稜針出血。

問:魚腰穴呢?

答:在眉毛中間,治眼生垂簾翳膜(針入一分,沿皮向兩旁。)

問:海泉穴呢?

答:在舌下中央脈上,治消渴,用三稜針出血(一云禁針)。

問:太陽穴呢?

答:在眉後陷中,紫脈上。治眼紅腫,及頭痛。用三稜針出血,其法以手緊扭其領,脈即現,於脈上刺出血,極效。

問:大骨空呢?

答:在手大指中節上,屈指當骨尖陷中。治目久痛,及生翳膜目障(七壯)。

問:中魁穴呢?

答:在中指第二節骨尖,屈指得之。治五噎,反胃,吐食(七壯,瀉之)。

問:八邪八風穴呢?

答:在手五指歧骨間,左右手各四穴,名八邪;兩足共八穴,名八風。

問:大都穴呢?

答:在虎口赤白肉際,握拳取之,治頭風牙疼(七壯,一分)。

問:上都穴呢?

答:在手食指本節後,歧骨間,握拳取之。治手背紅腫。(二分,五壯)。

問:中都穴呢?

答:在手無名指本節後,歧骨間(主治同上)。

問:下都穴呢?

答:在手小指本節後歧骨間(主治同上)。

問:十宣穴呢?

答:在手指頭上,去爪甲一分,每指各一穴。治乳蛾,以三稜針出血。

問:五虎穴呢?

答:在手兩食指及兩無名指,第二節骨尖,握拳取之。治五指拘攣(五壯)。

問:肘尖穴呢?

答:在兩手肘骨尖上,屈肘得之。治瘰癧(可灸七七壯)。

問:肩柱骨呢?

答:在肩端起骨尖上,治瘰癧及手不舉(七壯)。

問:二白穴呢?

答:在掌後橫紋中直上四寸,一手兩穴,一在大筋內,間使穴後一寸;一在大筋外,二穴相併。治痔脫肛。

問:獨陰穴呢?

答:在足二指下,橫紋中。治小腸疝氣,又下死胎胞衣,噦嘔吐血,月經不調(五壯)。

問:內踝尖呢?

答:在足內踝骨尖。治下片牙疼,腳轉筋(七壯)。

問:外踝尖呢?

答:在足外踝骨尖,治腳氣寒,外廉轉筋,以三稜針出血。

問:囊底穴呢?

答:在陰囊一字紋中。治腎臟風聞,及小腸疝氣,腎家一切症候(七壯,艾如鼠屎)。

問:鬼哭穴呢?

答:在手足大拇指,去爪甲角如韭葉。兩指並起,用帛縛之,當兩指岐縫中是穴。治五癇等症,正發時灸之甚效(鬼哭或作鬼眼,非。鬼眼乃腰眼穴也,鬼哭謂鬼邪哭,而求自去之意)。

白話文:

經外奇穴的名稱與主治

問: 內迎香這兩個穴位在哪裡呢?

答: 在鼻孔裡面,可以治療因發炎引起的眼睛劇痛,用蘆葦管吸出一些血就好了。

問: 鼻準穴在哪裡呢?

答: 在鼻子的尖端,專門治療因喝酒引起的鼻子發紅、長痘痘的狀況,用三稜針放血治療。

問: 耳尖穴在哪裡呢?

答: 在兩邊耳朵的尖端,將耳朵捲起來取穴,可以治療眼睛長翳(眼翳就像是眼睛的薄膜),用小的艾柱灸五壯。

問: 聚泉穴在哪裡呢?

答: 在舌頭正中間,把舌頭吐出來,中間有一條縱向的凹陷處就是穴位。可以治療氣喘咳嗽、久咳不癒的狀況。灸七壯。灸的方法是用生薑切片,放在穴位上再灸。熱咳用雄黃和艾絨做成艾柱,冷咳用款冬花粉末和艾絨做成艾柱,灸完後用生薑泡的清茶,慢慢咀嚼後吞下。這個穴位還可以治療舌苔、舌頭僵硬,用小針放血。

問: 金津、玉液這兩個穴位在哪裡呢?

答: 在舌頭下面兩旁,紫色的筋脈上就是穴位,捲起舌頭取穴。可以治療舌頭腫痛,用三稜針放血。

問: 魚腰穴在哪裡呢?

答: 在眉毛中間,可以治療眼睛長垂簾翳膜(針刺入一分,然後沿著皮膚向兩邊刺)。

問: 海泉穴在哪裡呢?

答: 在舌頭下面中間的血管上,可以治療消渴症(糖尿病),用三稜針放血(一說這個穴位禁止針刺)。

問: 太陽穴在哪裡呢?

答: 在眉毛後方的凹陷處,在紫色的血管上。可以治療眼睛紅腫和頭痛。用三稜針放血,方法是用手用力捏緊脖子,讓血管浮現,在血管上刺出血,效果非常好。

問: 大骨空穴在哪裡呢?

答: 在大拇指中間關節的上方,彎曲手指,在骨頭尖端的凹陷處。可以治療眼睛長期疼痛、長翳膜或眼疾(灸七壯)。

問: 中魁穴在哪裡呢?

答: 在中指第二個關節骨頭尖端,彎曲手指就可以找到。可以治療食道阻塞、胃逆、嘔吐(灸七壯,需要瀉法)。

問: 八邪、八風穴在哪裡呢?

答: 在手部五個手指的指縫之間,左右手各有四個穴位,稱為八邪穴;腳部也有八個穴位,稱為八風穴。

問: 大都穴在哪裡呢?

答: 在虎口赤白肉相交的地方,握拳取穴,可以治療頭風、牙痛(灸七壯,針刺一分)。

問: 上都穴在哪裡呢?

答: 在食指第一個關節後面,指骨之間的凹陷處,握拳取穴。可以治療手背紅腫。(針刺二分,灸五壯)。

問: 中都穴在哪裡呢?

答: 在無名指第一個關節後面,指骨之間的凹陷處(主治與上都穴相同)。

問: 下都穴在哪裡呢?

答: 在小指第一個關節後面,指骨之間的凹陷處(主治與上都穴相同)。

問: 十宣穴在哪裡呢?

答: 在十個手指的指尖,距離指甲一分的地方,每個手指各一個穴位。可以治療乳蛾(扁桃腺發炎),用三稜針放血。

問: 五虎穴在哪裡呢?

答: 在兩手食指和無名指的第二個關節骨頭尖端,握拳取穴。可以治療五指拘攣(灸五壯)。

問: 肘尖穴在哪裡呢?

答: 在兩手肘關節的尖端,彎曲手肘取穴。可以治療瘰癧(淋巴結核)(可以灸四十九壯)。

問: 肩柱骨在哪裡呢?

答: 在肩關節外側突起的骨頭尖端,可以治療瘰癧和手臂抬不起來(灸七壯)。

問: 二白穴在哪裡呢?

答: 在手掌後方橫紋向上四寸的地方,一手有兩個穴位,一個在大筋內側,在間使穴後一寸;另一個在大筋外側,兩個穴位相鄰。可以治療痔瘡脫肛。

問: 獨陰穴在哪裡呢?

答: 在腳第二個腳趾下方,橫紋中間。可以治療小腸疝氣,以及幫助排出死胎和胞衣,治療打嗝嘔吐、吐血、月經不調(灸五壯)。

問: 內踝尖在哪裡呢?

答: 在腳內側踝骨的尖端。可以治療下牙疼痛、腳抽筋(灸七壯)。

問: 外踝尖在哪裡呢?

答: 在腳外側踝骨的尖端,可以治療腳氣寒冷、外側抽筋,用三稜針放血。

問: 囊底穴在哪裡呢?

答: 在陰囊皺褶紋的中間。可以治療腎臟的風邪、小腸疝氣和腎臟的各種症狀(灸七壯,艾絨搓成鼠屎大小)。

問: 鬼哭穴在哪裡呢?

答: 在手腳大拇指,距離指甲根部像韭菜葉寬度的位置。將兩個大拇指並在一起,用布綁住,兩指的叉縫中間就是穴位。可以治療癲癇等疾病,發作時灸效果最好(鬼哭也寫作鬼眼,是錯誤的。鬼眼是指腰眼穴,鬼哭的意思是鬼邪因疼痛而哭泣,希望自行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