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詳

《資生集》~ 卷四 (21)

回本書目錄

卷四 (21)

1. 墮胎半產方

當歸(炙令香),白芍(炒,各二兩)

上每服三錢,無灰酒一盞,入生地汁一合,銀器內慢火煎七分,去滓溫服,以惡血下為度。

(眉批:產後忌芍藥,而此以血不出者用之,要知與當歸同用,以無灰酒、生地汁同煮則不收斂而入肝行血矣。)

烏金散,治妊娠墮胎後血不下,兼治諸病血病。

好墨(二兩,燒通赤,好醋一升,醮七遍再燒通赤,放冷另研),沒藥,麒麟竭(各二錢半),麝香(一錢)

上為細末,每服溫酒調下一錢匕,如血迷心,用童便加酒調下二錢匕。

紅藍花散,治墮胎後血不出,奔心悶絕不識人。

紅藍花(微炒),男子發(燒存性),京墨(燒紅),血竭(研),蒲黃(隔紙炒,各等分)

上為末,童便小半盞,調二錢服之立效。

(眉批:二方俱宜合之,以備緩急。)

白蜜酒,治墮胎後惡血不出。

白蜜(二兩),生地(取汁,一盞),酒(半盞)

上汁與酒共入銅器內,煎五七沸,入蜜攪勻,分兩服。二三劑百病可愈。以上治惡血不出之劑。

(眉批:妙在緩肝行血,以上諸方攻補不同,所謂寒熱溫涼各從其事也,用者審之。)

當歸湯,治妊娠墮胎胞衣不出。

當歸(切、炒),牛膝(酒浸,各兩半),木通,滑石(研,各二兩),冬葵子(炒,三合),瞿麥穗(一兩)

每服三錢,未下再服,以下為度。

(眉批:此方滑利,催生、下胞俱可用。)

地黃湯,治胞衣不出。

蒲黃(炒),生薑(切炒,各二錢半),生地(五錢,切炒)

上無灰酒三盞,銀器內同煎至二煎,去滓分三服,未下再作服。

(眉批:方法宜妙,宜詳之。)

蒲黃酒,治胞衣不下。

蒲黃(炒,一合),槐子(十四枚,為末)

上酒三盞,煎二分,溫三服,未下更服。以上治胎衣不下之劑。

(眉批:一方一變,巧似化工。)

當歸川芎湯,治小產後,瘀血心腹痛,或發熱惡寒。

當歸,川芎,熟地,白芍,延胡(炒),紅花,香附,陳皮,澤蘭,丹皮,桃仁(各等分)

上水煎,入童便、酒各小半盞服。若手按腹愈痛,此瘀血為患,宜此藥。若按之不痛,是血虛,宜四物(參、芩、白朮。)

(眉批:平正之方,可法可法,尤妙。)

當歸補血湯,治肌熱躁熱,目赤面紅,煩渴引飲,晝夜不息,脈滑大而虛,重按全無,此血虛也。誤服白虎必死。

當歸(三錢),黃耆(一兩)

上作一服,水煎。

(眉批:病似陽明,症象白虎。故云非此東垣神方也,病真藥當,一服如神。)

白話文:

墮胎半產方

一、墮胎後惡血不下方

此方使用當歸、白芍等藥材,以無灰酒和生地汁煎服,幫助排出惡血。 眉批說明,產後忌用芍藥,但此方用於血瘀不下,因與當歸同用,並佐以無灰酒、生地汁,能避免藥性收斂,促進藥力入肝行血。

另有烏金散、紅藍花散兩方,皆用於治療墮胎後血不下及相關症狀,烏金散更能治療各種血瘀病症;紅藍花散則針對血瘀導致心悶、神志不清的狀況。眉批建議,兩方可視情況合用。

白蜜酒則以白蜜、生地汁、酒煎煮,溫和地促進惡血排出,療效顯著。眉批指出,此方妙處在於緩和肝氣、行血,並強調各方寒熱溫涼的運用需根據病情而定。

二、胎盤不下方

當歸湯用於治療墮胎後胎盤不下,以當歸、牛膝等藥材,具有滑利作用,促進胎盤排出。眉批說明此方也適用於催生或排出其他滯留物。

地黃湯和蒲黃酒皆為治療胎盤不下的方劑,地黃湯以蒲黃、生地等藥材為主,蒲黃酒則用蒲黃和槐子,藥材和使用方法略有不同,但都旨在促使胎盤排出。 眉批稱讚方劑的巧妙之處。

三、小產後瘀血及血虛方

當歸川芎湯用於治療小產後瘀血導致的心腹疼痛、發熱惡寒等症狀,根據疼痛與否,判斷是瘀血還是血虛,並選擇相應的治療方案。若按壓腹部疼痛,則為瘀血,使用此方;若不痛,則為血虛,需改用四物湯加減。

當歸補血湯針對小產後血虛導致的症狀,如肌膚燥熱、目赤面紅等,此方為補血方,眉批強調此方適用於類似陽明症但非白虎湯適用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