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詳

《資生集》~ 卷四 (14)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4)

1. 孤漿預下

《脈經》云:婦人懷軀六七月,暴下鬥余水,其胞必倚而墮,此非時孤漿預下故也。

(眉批:孤漿預下,必倚而墮,此氣血兩虛也。)

白話文:

根據《脈經》所述,如果一個懷孕六到七個月的婦女,突然流失大量如鬥餘的羊水,她的胎兒很可能會因此而早產。這就是因為未到時間,羊水卻提前大量流失所導致的問題。

(評註:羊水提前大量流失,必然導致胎兒早產,這是因為母體氣血雙虛的緣故。)

2. (補)胎疸

巢氏曰:其母臟氣熱,熏蒸於胎。

白話文:

巢氏曾說:如果母親體內的臟器有過熱的情況,這股熱氣會影響到胎兒,對胎兒造成燻蒸效應。這就是所謂的胎黃(胎疸)。

3. 兩胎一死一生

巢氏曰:陽施陰化,精盛有餘,則成兩胎,其兩胎而一死者,候其胎上冷,是胎已死也。

白話文:

巢氏說:男性精子與女性卵子結合,若精子數量多且旺盛,就可能形成雙胞胎。在雙胞胎的情況下,如果其中一個胎兒死亡,可以觀察到那部分的胎體溫度會下降,這就是胎兒已經死亡的徵兆。

4. 附方

5. 子喑方

玉燭散,當歸,川芎,白芍,熟地,大黃,芒硝,甘草,上二兩,入蜜少許,時呷之,令心火下降。

(眉批:子喑用玉燭散,似屬無理。)

白話文:

[子喑處方]

使用玉燭散,包含當歸、川芎、白芍、熟地、大黃、芒硝和甘草,這些藥材各取二兩,再加入少量的蜂蜜調和。隨時小口飲用,目的是讓身體內的心火能下降。

(筆記:使用玉燭散來治療子喑,似乎沒有道理。)

6. 中風方

防風散,治妊娠中風卒倒,悶亂、口噤、四肢急強。

防風,葛根,桑寄生(各一兩),羚羊角,細辛,當歸,桂心,秦艽,漢防己,甘菊花,茯神,甘草(各五錢)

上㕮咀,每服八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煎至一大盞,去滓,入竹瀝半合,攪勻,溫服無時。

白殭蠶散,治妊娠中風,心膈痰涎壅滯,口噤肢強。

白殭蠶(炒),天麻,獨活(各一兩),麻黃(一兩五),烏犀角(七錢半),白附子(炮),半夏(制),南星(炮),藿香(各五錢),龍腦(二錢半,另研)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生薑、蒲荷湯調下,日三服。

赤箭丸,治妊娠中風,手足不隨,筋脈緩急,言語蹇澀。

赤箭,萆薢(酒浸),麻黃,獨活,鼠黏,羚羊角,熟地,阿膠,防風,川芎,當歸,五加皮,苡仁,秦艽,丹參,棗仁,漢防己,柏子仁(各七錢半)

上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豆淋酒下。

白朮酒,治妊娠中風,口噤語言不得。

白朮(兩半),獨活(一兩),黑豆(一合炒)

上銼,酒三斤煎取一斤半,去滓溫分四服。口噤者,拘口灌之,得汗即愈。

又方,治妊娠中風,不省人事。

熟艾(三兩),陳米醋(炒)

令極熱綿裹熨臍下,良久即省。

(眉批:此方中寒、中風俱妙。)

白話文:

【防風散】

防風散是用來治療懷孕期間突然中風,出現昏迷、口緊閉、四肢僵硬的症狀。

藥方成分包含防風、葛根、桑寄生各使用一兩,羚羊角、細辛、當歸、桂心、秦艽、漢防己、甘菊花、茯神、甘草則各用五錢。

將上述藥材切碎,每次服用量爲八錢,用水一盞半,加入五片生薑一起煎煮至剩下一大盞,濾掉渣滓,再加入半合竹瀝,攪拌均勻後溫熱服用,沒有特定時間限制。

【白殭蠶散】

白殭蠶散用於治療懷孕期間中風,心臟和膈肌間有大量痰液積滯,導致口緊閉、肢體僵硬的情況。

藥方成分包括炒過的白殭蠶、天麻、獨活各使用一兩,麻黃使用一兩五,烏犀角使用七錢半,炮製過的白附子、制過的半夏、炮製過的南星、藿香則各使用五錢,龍腦使用二錢半(需另外研磨)。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量爲一錢,用生薑、薄荷湯調勻後服用,每日三次。

【赤箭丸】

赤箭丸用於治療懷孕期間中風,手腳行動不便,筋脈鬆弛或緊張,言語不清的情況。

藥方成分包含赤箭、酒浸泡過的萆薢、麻黃、獨活、鼠粘、羚羊角、熟地、阿膠、防風、川芎、當歸、五加皮、薏仁、秦艽、丹參、棗仁、漢防己、柏子仁各使用七錢半。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蜜製成如桐子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量爲三十丸,飯前用豆淋酒送服。

【白朮酒】

白朮酒用於治療懷孕期間中風,口緊閉無法言語的情況。

藥方成分包含白朮使用一兩半,獨活使用一兩,炒過的黑豆使用一合。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三斤酒煎煮至剩下一半,濾掉渣滓後溫熱分四次服用。如果嘴巴緊閉,可以強制開口餵食,出汗後即可恢復。

【另一方】

用於治療懷孕期間中風,失去意識的情況。

藥方成分包含熟艾使用三兩,陳米醋用來炒。

讓藥材炒至極熱,用棉布包裹後熨燙肚臍下方,過一段時間後就會恢復意識。

(注:這個方子對於寒症和中風都非常有效。)

7. 風痙方

羚羊角散,治妊娠冒悶、角弓反張,名曰子癇風痙。

羚羊角,獨活,棗仁(炒),苡仁,防風,當歸(酒浸),五加皮,川芎,茯神,杏仁(各五分),木香,甘草(各二分)

上㕮咀,加生薑五片,水煎服。

羌活酒,治妊娠風痙,口噤四肢強直,角弓反張。

羌活(兩半),防風(一兩),黑豆(一合,去皮)

上前二味好酒(五斤)浸一宿,每服黑豆一合,炒熱入藥酒一大盞,候沸即住。去滓分兩服灌之。

鉤藤湯,治妊娠瘛瘲。

鉤藤,當歸,茯神,人參(各一錢),桔梗(一錢半),桑寄生

上銼,水煎服。煩熱加石膏(二錢半。)

白話文:

【風痙方】

羚羊角散:用於治療孕婦出現的暈眩悶悶不樂,以及身體僵硬如弓反張的症狀,這種情況被稱為子癇風痙。

成分有羚羊角、獨活、炒過的棗仁、薏苡仁、防風、酒浸過的當歸、五加皮、川芎、茯神、杏仁(以上皆各五分)、木香和甘草(各二分)。將這些藥材切碎後,再加入五片生薑,用水煎煮後服用。

羌活酒:適用於孕婦風痙,嘴巴緊閉且四肢僵硬,身體像弓一樣反張的情況。

主要成分有羌活(兩半)、防風(一兩)、去皮的黑豆(一合)。前兩種藥材浸泡在好酒(五斤)中一夜,每次服用時取一合黑豆炒熱,然後倒入一大盞藥酒,待煮沸後立即停止,去渣後分兩次服用。

鉤藤湯:適用於孕婦的抽搐症狀。

成分有鉤藤、當歸、茯神、人參(各一錢)、桔梗(一錢半)、桑寄生。將這些藥材切碎後,用水煎煮服用。如果感到煩熱,可再加入石膏(二錢半)。

8. 傷寒方

六合湯,見《準繩女科》,通治四物湯加減條下。

香蘇散,凡妊娠傷寒,勿論日數,但見惡寒頭痛此主之。

香附(炒黑),紫蘇(各二錢),陳皮(一錢),甘草(五分)

上銼,加生薑三斤,蔥五根煎服。頭痛加川芎、白芷。假令得脈,肝脈外證,面青善怒,脈浮而弦,惡寒里和,本方加羌、防各一錢,謂肝主風,是膽受病也。假令得心脈外證,面赤口乾,善笑,脈浮而洪,惡寒里和,本方加黃芩、石膏各一錢半,謂心主熱,是小腸受病也。

假令得脾脈,面黃善噫,脈浮而緩,惡寒里和,本方加白朮、防己各一錢半,謂之濕,是陽明受病也。假令得肺脈外證,面白善嚏,善悲,脈浮而澀,惡寒里和,本方加黃耆、防風各一錢,謂肺主燥,是大腸受病也。假令得腎脈外證,面黑善恐,脈浮而澀,惡寒里和,本方加附子(炮)一錢,謂腎主寒,是膀胱經受病也。(附子犯胎,禁用,吳茱萸溫之可也。

(眉批:附子雖云犯胎,然仲景附子湯亦治胎寒,但須真寒方可酌用。)

黃龍湯(《活人》),妊娠傷寒得之三五日,後惡寒發熱,內有煩渴引飲,小便赤澀之證,此邪在半表半裡也,此主之。

柴胡(二錢),黃芩(一錢半),人參,甘草(各一錢)

上加薑、棗煎。如寒熱往來,無汗口渴加葛根二錢,去棗入蔥白三根;頭疼加川芎,白芷各一錢半,去棗加蔥白三根;發熱有汗口渴加白朮、瓜蔞根各一錢半;脈浮大有力,大熱大渴合人參白虎湯去薑、棗;心煩不得臥加茯苓、麥冬各一錢。嘔噦加半夏、茯苓各一錢,去棗;胸膈滿痛加枳殼、香附、川芎各一錢;大便秘加大黃五分,得利則止,不利加至一錢,以利為度。

(眉批:黃龍湯即小柴胡或半夏,為少陽經藥,而此自重在和解,故主之,其加減法更妙。)

三黃解毒湯,妊娠傷寒五六日後,並無頭痛惡寒表證,但煩躁、發熱、大渴、小便赤、大便秘或利下赤水,六脈沉實。此邪在裡也,此方主之。

黃芩,黃連,黃柏,山梔,大黃(各等分)

假令得肝脈內證,煩滿消渴,溲便難,尺寸脈沉弦有力,是肝經受病也,本方加當歸一錢半,甘草五分,倍山梔。假令得心脈內證,煩躁心痛,掌中熱而噦,尺寸脈沉數有力,是心經受病也,本方加麥冬一錢,竹茹一錢,倍黃連。假令得脾脈內證,腹脹滿譫妄,脈沉緩有力,是脾經受病也,本方加枳實、厚朴各一錢半,倍大黃。

假令得肺脈內證,喘咳煩滿,寸脈沉澀有力,是肺經受病也,本方加葶藶炒一錢,桔梗五分,倍黃芩。假令得腎脈,泄利下重,足脛寒而逆,尺寸脈沉而石,是腎經受病也,本方去芩、連、山梔,加炮姜五分,熟地炒一錢半,倍黃柏。

白話文:

傷寒方

**六合湯:**這個方子出自《準繩女科》,可以用於治療各種情況,可以參考四物湯的加減變化來使用。

**香蘇散:**凡是懷孕期間得了傷寒,不論發病幾天,只要出現怕冷、頭痛的症狀,就可以用這個方子。

  • **藥材:**香附(炒黑)、紫蘇各二錢,陳皮一錢,甘草五分。
  • **用法:**將上述藥材切碎,加入生薑三片、蔥五根一起煎煮後服用。如果頭痛加劇,可以加入川芎、白芷。
  • 針對不同脈象的加減:
  • **肝脈外證:**如果出現面色發青、容易發怒、脈象浮而弦、怕冷但身體內部感覺還好等症狀,這是肝經受病,可以在原方基礎上加入羌活、防風各一錢,因為肝主風,這時候代表膽也受到影響。
  • **心脈外證:**如果出現面色發紅、口乾、容易笑、脈象浮而洪、怕冷但身體內部感覺還好等症狀,這是心經受病,可以在原方基礎上加入黃芩、石膏各一錢半,因為心主熱,這時候代表小腸也受到影響。
  • **脾脈外證:**如果出現面色發黃、容易打嗝、脈象浮而緩、怕冷但身體內部感覺還好等症狀,這是脾經受病,可以在原方基礎上加入白朮、防己各一錢半,這代表體內有濕氣,是陽明經受到影響。
  • **肺脈外證:**如果出現面色發白、容易打噴嚏、容易悲傷、脈象浮而澀、怕冷但身體內部感覺還好等症狀,這是肺經受病,可以在原方基礎上加入黃耆、防風各一錢,因為肺主燥,這時候代表大腸也受到影響。
  • **腎脈外證:**如果出現面色發黑、容易恐懼、脈象浮而澀、怕冷但身體內部感覺還好等症狀,這是腎經受病,可以在原方基礎上加入炮附子一錢,因為腎主寒,這時候代表膀胱經也受到影響。(附子對胎兒有影響,禁用。可以用吳茱萸來溫補。)
  • **眉批:**雖然說附子對胎兒有影響,但張仲景的附子湯也用來治療胎寒,但必須是真正的寒證才能酌情使用。

**黃龍湯:**出自《活人書》,用於治療懷孕期間傷寒三五天後,出現怕冷發熱,內部感覺煩躁口渴想喝水,小便赤澀等症狀,這是邪氣在半表半裡的時候可以使用的方子。

  • **藥材:**柴胡二錢,黃芩一錢半,人參、甘草各一錢。
  • **用法:**加入生薑、紅棗一起煎煮。
  • 針對不同症狀的加減:
  • **寒熱交替、無汗口渴:**加入葛根二錢,去掉紅棗,加入蔥白三根。
  • **頭痛:**加入川芎、白芷各一錢半,去掉紅棗,加入蔥白三根。
  • **發熱有汗口渴:**加入白朮、瓜蔞根各一錢半。
  • **脈象浮大有力、大熱大渴:**配合人參白虎湯,去掉生薑、紅棗。
  • **心煩難以入睡:**加入茯苓、麥冬各一錢。
  • **嘔吐:**加入半夏、茯苓各一錢,去掉紅棗。
  • **胸膈滿悶疼痛:**加入枳殼、香附、川芎各一錢。
  • **大便秘結:**加入大黃五分,如果大便通暢就停止使用,如果沒有通暢可以加到一錢,以能順利排便為準。
  • **眉批:**黃龍湯其實就是小柴胡湯或者半夏,是治療少陽經的藥方,但這裡更注重的是調和,所以用這個方子,而且加減的方法非常精妙。

**三黃解毒湯:**用於治療懷孕期間傷寒五六天後,沒有頭痛怕冷的表證,但出現煩躁、發熱、口渴、小便赤紅、大便秘結或拉肚子排出赤水、六脈沉實的症狀,這是邪氣在裡的時候可以使用的方子。

  • **藥材:**黃芩、黃連、黃柏、山梔、大黃各等分。
  • 針對不同脈象的加減:
  • **肝脈內證:**如果出現煩悶、口渴、小便困難、寸脈沉弦有力的症狀,這是肝經受病,可以在原方基礎上加入當歸一錢半,甘草五分,並將山梔加倍。
  • **心脈內證:**如果出現煩躁、心痛、手掌發熱、噁心想吐、寸脈沉數有力的症狀,這是心經受病,可以在原方基礎上加入麥冬一錢,竹茹一錢,並將黃連加倍。
  • **脾脈內證:**如果出現腹部脹滿、說胡話、脈象沉緩有力的症狀,這是脾經受病,可以在原方基礎上加入枳實、厚朴各一錢半,並將大黃加倍。
  • **肺脈內證:**如果出現喘咳、煩悶、寸脈沉澀有力的症狀,這是肺經受病,可以在原方基礎上加入葶藶子(炒)一錢,桔梗五分,並將黃芩加倍。
  • **腎脈內證:**如果出現腹瀉、感覺下墜、腳冰冷發麻、寸脈沉實有力的症狀,這是腎經受病,可以在原方基礎上去掉黃芩、黃連、山梔,加入炮薑五分,熟地(炒)一錢半,並將黃柏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