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方·針灸》~ 卷四百二十四 (2)
卷四百二十四 (2)
1. 婦人諸疾
今邪逐血。並婦肝經。聚於亶中。結於乳下。故手觸之則痛。非劑可及。故當刺期門也。
治婦人小便數。泄不止。及治不覺遺瀝。穴關元
治女遺尿。穴太衝
治咳逆。
其法。婦人屈乳頭向下盡處骨間是穴。丈夫及乳小者。以一指為率正。男左女右。與乳相直間陷中。動脈處是穴。艾炷如小豆許。灸三壯。又期門穴在兩乳下一寸。艾炷如小豆大。灸三壯即止。婦人則屈乳頭下盡骨間動脈陷中是穴。
治婦人脊急目赤。穴支溝
治疝瘕。按之如以湯沃股內至膝。飧泄。陰中痛。小腹痛堅。急重下濕。不嗜食。刺陰陵泉入二分。灸三壯。在膝下內側輔骨上陷中。伸足乃得之。
治㿗疝崩中。穴中都
治婦人陰痛。引心下小腹絞痛。灸膝外邊上方一寸宛宛中。
治胞中有大疝瘕積聚與陰引。穴大溪
治疝瘕陰疝。穴太陰郄,衝門
治臍下疝積。胞中有血。穴四滿
治腹滿疝積。穴石門
治疝瘕。穴四滿,中極
治婦人癥瘕。腸鳴泄利。繞臍絞痛。穴天樞灸百壯。三報之。勿針。
治婦人瘕聚瘦瘠。穴三焦俞灸百壯。三報。內廉後宛宛中隨年壯。又氣海灸百壯。
治婦人症癖。腸鳴泄痢。繞臍絞痛。穴天樞百壯。三報。勿針。
白話文:
婦人各種疾病的治療方法:
邪氣入侵經絡,循著肝經,聚集在腹部(亶中),凝結在乳房下方,所以用手觸摸會疼痛,藥物無法到達病灶,因此應針刺期門穴。
治療婦女頻尿、尿失禁,以及不自覺漏尿,針刺關元穴。
治療女子遺尿,針刺太衝穴。
治療咳嗽逆氣:方法是,婦女將乳頭向下彎曲,在乳房下方盡頭的骨骼之間的動脈凹陷處是穴位;男性和乳房較小的婦女,以一指寬為準,男性取左側,女性取右側,與乳頭垂直的凹陷處,動脈所在位置即為穴位。用艾灸,如小豆大小,灸三壯。又,期門穴位於兩乳頭下一寸處,用艾灸,如小豆大小,灸三壯即可。婦女則在乳頭下方盡頭的骨骼之間的動脈凹陷處是穴位。
治療婦女脊背僵硬、眼睛紅腫,針刺支溝穴。
治療疝氣,按壓患處時,感覺如同用熱水澆淋股內側至膝蓋,伴隨腸鳴泄瀉、陰部疼痛、小腹疼痛堅硬、腹部墜脹、下肢濕重、食慾不振,針刺陰陵泉穴,刺入二分,灸三壯。陰陵泉穴位於膝蓋下方內側脛骨後緣的凹陷處,伸直腿即可找到。
治療疝氣、崩漏,針刺中都穴。
治療婦女陰部疼痛,並牽涉到心窩和小腹絞痛,在膝蓋外側上方一寸的凹陷處艾灸。
治療子宮內有大的疝氣、積聚,並牽涉到陰部,針刺大溪穴。
治療疝氣、陰部疝氣,針刺太陰郄穴、衝門穴。
治療臍下疝氣積聚,子宮內有瘀血,針刺四滿穴。
治療腹部脹滿、疝氣積聚,針刺石門穴。
治療疝氣,針刺四滿穴、中極穴。
治療婦女癥瘕,腸鳴泄瀉,繞臍絞痛,灸天樞穴一百壯,分三次施灸,不要針刺。
治療婦女瘕聚,形體消瘦,灸三焦俞穴一百壯,分三次施灸,在內廉穴後方的凹陷處,灸的壯數根據年齡增減;又灸氣海穴一百壯。
治療婦女症癖,腸鳴泄瀉,繞臍絞痛,灸天樞穴一百壯,分三次施灸,不要針刺。
2. 婦人血氣痛
治子臟有惡血。內逆滿痛(資生經)。穴四滿(又主胞中有血)。石關
治婦人血臟積冷。穴四滿
治婦人血氣。穴陽蹺
治婦人本臟氣血癖走刺痛。坐臥不得。或大小便痛。不思飲食。左右腳下第二指第一節曲紋中心。各灸十壯。每壯如小豆大。甚驗。
治婦人賁豚搶心。穴關元,中極
治女人腹痛。穴天樞
治婦人賁豚。穴關元,中極,陰交,石門,四海,期門
治女子血瘕。按之如湯沃股內。穴曲泉
白話文:
[婦女月經疼痛]
-
治療子宮內有瘀血,導致內脹疼痛(根據資生經):針灸四滿穴(同時也主治子宮內出血),石關穴。
-
治療婦女子宮寒涼積血:針灸四滿穴。
-
治療婦女血液循環問題:針灸陽蹺穴。
-
治療婦女子宮氣血不順,引起劇烈刺痛,致無法坐臥,或者大小便時疼痛,食慾不振:在兩腳第二趾的第一節彎曲紋路的中心位置,分別施灸十次,每次灸的範圍像小豆般大,效果非常顯著。
-
治療婦女胃氣上沖,心悸不安:針灸關元穴、中極穴。
-
治療女性腹部疼痛:針灸天樞穴。
-
治療婦女胃氣上沖:針灸關元穴、中極穴、陰交穴、石門穴、四海穴、期門穴。
-
治療女子血液凝結成塊,觸摸有如熱水澆淋大腿內側:針灸曲泉穴。
3. 血塊
治婦人因產。惡露不止。遂成疝瘕。或因月事不調。血結成塊。穴中極
治血瘕。穴漏谷,曲泉
治血癃。穴曲骨
治血淋。穴復溜
治血淋。穴丹田灸七壯。
治胸中瘀血。穴三里
治內有瘀血。穴九曲,中府
治婦人瘕聚。穴關元
治女子瘕聚腳膝無力。穴膀胱俞
治血塊腹痛。穴陰交
治瘕聚。灸氣海,天樞各百壯
治淋小便赤。尿道痛。臍下結塊如覆盆。或因食得。或因產得。惡露不下。遂成疝瘕。或因月事不調。血結成塊。皆針之。穴間使
白話文:
處理婦女因為生產後,惡露持續不止,進而形成腹部腫塊,或是因為月經不順,血液凝結成塊的情況,應針刺漏谷、曲泉穴。
針對血液凝結形成的腫塊,應針刺曲骨穴。
對於小便困難的情況,應針刺復溜穴。
同樣地,對於小便灼熱疼痛,亦可針刺丹田穴並施以艾灸七次。
對於胸腔內有瘀血的情況,應針刺三里穴。
若體內有瘀血,則應針刺九曲、中府穴。
處理婦女腹部腫塊聚集的情況,應針刺關元穴。
若女子腹部有腫塊且腳膝無力,則應針刺膀胱俞穴。
對於因為血塊導致的腹部疼痛,應針刺陰交穴。
處理腹部腫塊聚集的情況,應在氣海、天樞穴各施以艾灸一百次。
處理小便呈現紅色且尿道疼痛,以及肚臍下方形成類似盆子倒扣狀的腫塊,無論是飲食或是生產所導致,如果惡露未排除,進而形成腹部腫塊,或是月經不調導致血液凝結成塊,都應針刺間使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