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方·針灸》~ 卷四百二十三 (21)
卷四百二十三 (21)
1. 瘰癧
治瘰癧結核。宜用此灸法。用巴豆一枚。又皮心。艾葉一雞子大。相和搗爛。擘碎曝乾。捻作炷。灸癧子上。三壯即止。
治瘰癧灸葶藶餅子法。用葶藶子二合。豉半升。湯浸令軟。搗熟捻作餅子。如錢厚。安在藶子上。以艾炷如小指大。灸餅子。五日一度。灸七壯。不可破頭。不可灸葶藶。氣入腦能殺人。
治瘰癧結核。宜灸莨菪根法。用莨菪根一兩。粗者切厚。約三四分。安癧子上。緊作艾炷灸之。熱徹。則易五六炷。頻頻灸。當即感退矣。
治瘰癧。凡瘰癧欲成瘻。四周畔灸之即瘥。一云於連核引腳處截灸之。即不開。去後。乃當頂灸之。各七壯。
治瘤癭氣咽腫(資生經)。穴天府,臑會,氣舍
治瘻。穴通天。灸五十壯。胸堂羊矢灸百壯。
治頸有大氣。穴腦戶,通天,消濼,天突
治項癭氣瘤及臂腫。穴臑會
治瘤癭腫咽。穴氣舍
治癭上氣。肩不舉。穴浮白
治癭上氣短氣。穴肺俞。灸百壯。
治癭上氣胸滿。穴雲門。灸五十壯。
治癭惡氣。穴天府。灸五十壯。胸堂百壯。
治癭勞氣,穴衝陽。灸隨年壯。
治癭。穴天瞿。灸三百。橫三間小灸之。
治癭氣面腫。穴通天。灸五十壯。
治癭。穴中封。灸隨年壯。
治諸癭。灸肩髃。左右相對宛宛處。男左十八壯。右十七壯。女右十八壯。左十七壯。或再三取瘥止。又風池灸百壯。又兩耳後髮際百壯。又耳後髮際有一陰骨。骨間有一小穴。亦有動脈。准前大效。
治癭惡氣。大椎橫三間。十灸之。風池穴。耳上髮際。大椎各百壯。大椎兩邊各寸半。小垂下。各三十壯。又臂臑隨年壯。凡五處共九穴。又垂兩手兩腋下文頭各百壯。針亦良。
資生經云。大智禪師。治皮膚頭面生瘤。大如拳。小如棗。或軟或硬。不痛不可輒灸。天南星(生干皆可)滴少醋研膏。先將小針刺病處。令氣透。以藥膏攤紙上貼三五度瘥。此一說也。故並存之。
治腦瘻。諸節諸癰。腫牢堅治之方。削附子令如棋子厚。正著腫上。以少唾濕附子。艾灸附子。令熱徹附子。欲干則更唾濕之。常令附子熱徹。附子欲干。則更氣入腫中。無不愈。此法絕妙不傳。凡肉瘤勿治。治之殺人(肘後方云。不得灸針)。
治血滯。面生贅瘤。艾灸十壯。即用醋磨雄黃塗之。紙上剪如靨子大。貼於灸處。用膏藥封貼。二日易。候折出膿如豆粉愈。
治癭瘤病。男左女右。肘後屈高骨尖點穴。卻伸手背灸七壯。並灸胸坎骨下巨闕穴五壯。常服復元通氣散大效。
療諸癭。頭沖(一作頸沖。一作臂臑)。各隨年壯。
治諸癭。將患人男左女右。以繩量手中指。從指端齊繩頭向下至指下橫文上截繩頭中屈。從橫文直下點繩頭。灸七壯。五年以後。量加壯數。須三月三日午時下灸。無不瘥者。石癭難愈。氣癭易治。
白話文:
瘰癧治療方法彙集:
治療頸部淋巴結核(瘰癧),可用以下灸法:取巴豆一枚(去皮留心),艾葉一雞蛋大小,混合搗爛,曬乾,搓成艾柱,灸於瘰癧上,灸三壯即可。
另一種治療瘰癧的方法:取葶藶子二合、豉(黃豆)半升,用溫水浸軟後搗爛,搓成錢幣厚的餅狀,敷於瘰癧上,用小指粗細的艾柱灸餅子,五天一次,灸七壯,注意不可灸破表皮,更不可灸到葶藶子,以免藥氣入腦,危及性命。
治療瘰癧結核,可用莨菪根灸法:取莨菪根一兩,較粗的切成三四分厚的片,敷於瘰癧上,用艾柱緊密灸之,直到熱力透入患處,然後再換五六個艾柱繼續灸,頻頻施灸,腫塊便會消退。
治療瘰癧:凡瘰癧將要形成廔管時,可在患處周圍施灸,即可痊癒。也有人說,應在腫塊與引流的廔管相連處施灸,防止廔管擴大;若廔管已形成,則應在廔管頂端施灸,每次灸七壯。
治療頸部腫大(瘤癭)、氣喘、咽喉腫痛:取穴天府、臑會、氣舍進行針灸。
治療廔管:取穴通天,灸五十壯;胸堂(膻中穴)用羊矢灸(用羊糞製成的艾灸)一百壯。
治療頸部腫大伴有氣喘:取穴腦戶、通天、消濼、天突。
治療頸項腫大、氣瘤及手臂腫痛:取穴臑會。
治療瘤癭腫脹、咽喉腫痛:取穴氣舍。
治療甲狀腺腫大伴肩不能舉:取穴浮白。
治療甲狀腺腫大伴氣短:取穴肺俞,灸一百壯。
治療甲狀腺腫大伴胸悶:取穴雲門,灸五十壯。
治療甲狀腺腫大伴惡寒:取穴天府,灸五十壯;胸堂灸一百壯。
治療甲狀腺腫大伴勞累:取穴衝陽,灸的壯數依年齡而定。
治療甲狀腺腫大:取穴天瞿,灸三百壯,並在橫三間穴進行小面積灸法。
治療甲狀腺腫大伴面部腫脹:取穴通天,灸五十壯。
治療甲狀腺腫大:取穴中封,灸的壯數依年齡而定。
治療各種甲狀腺腫大:灸肩髃穴,左右相對的凹陷處,男性灸左肩十八壯,右肩十七壯;女性灸右肩十八壯,左肩十七壯,可多次施灸直至痊癒。另灸風池穴一百壯,耳後髮際一百壯,以及耳後髮際處的一個小穴(陰骨間的小穴,動脈附近)一百壯,療效顯著。
治療甲狀腺腫大伴惡寒:灸大椎穴及橫三間穴十壯,風池穴、耳上髮際、大椎穴各灸一百壯,大椎穴兩側各灸三十壯(距離大椎穴各一寸半,略微向下);臂臑穴灸的壯數依年齡而定。以上共九個穴位。另灸兩手兩腋下文頭(腋窩下方的凹陷處)各一百壯,針刺也有效。
《資生經》記載:大智禪師治療皮膚頭面部腫瘤(大小如拳頭或棗子,軟硬不一,不痛),不用灸法,而是用天南星(生、幹均可)少許,加醋研磨成膏,用細針刺破腫塊,使氣體排出,然後將藥膏攤在紙上貼敷,三五次即可痊癒。此法僅供參考。
治療腦部廔管、各種關節腫痛、癰腫堅硬:將附子削成棋子厚,貼在腫塊上,用少許唾液潤濕附子,然後用艾灸附子,使其熱力透入患處,若附子將乾,則再潤濕之,務必使附子持續保持熱度,使藥氣深入腫塊之中,無不痊癒。此法極其有效,秘而不傳。凡肉瘤切勿使用此法,以免致命(《肘後方》記載,不可灸針)。
治療血瘀導致的面部贅瘤:艾灸十壯,然後用醋磨雄黃塗抹,剪成如靨子(酒窩)大小的紙片,貼於灸處,用膏藥封貼,兩天換一次,待膿液排出如豆粉狀即可痊癒。
治療癭瘤:男性灸左邊,女性灸右邊,在肘部後方屈肘處高骨尖點取穴位,屈起手臂背部施灸七壯,並灸胸部劍突下巨闕穴五壯,常服復元通氣散,療效顯著。
治療各種癭瘤:頭沖(或頸沖、臂臑)穴,灸的壯數依年齡而定。
治療各種癭瘤:取患側(男性左,女性右),用繩子量取手中指長度,從指尖量到指下橫紋上,在該點施灸七壯,五年後增加灸的壯數。必須在三月三日午時施灸,方能痊癒。石癭較難治療,氣癭較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