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方·針灸》~ 卷四百二十一 (10)
卷四百二十一 (10)
1. 少氣
治喘呼少氣(資生經)。穴然谷
治臟氣不足。穴上廉
治胃氣不足。穴三里
治臟氣虛憊。真氣不足。一切氣疾不瘥者。皆灸之。穴氣海
治膀胱氣。穴少府
治少氣。穴少衝,步廊,間使,腎俞,大鐘
治少氣難言。穴至陰
治少氣不足。穴神門
治短氣。穴小腸俞。魚際。大陵。肝俞
治胸滿短氣。穴膺窗
治癲疾短氣。穴行間
治胸滿短氣。不得汗。穴手太陰。皆針補以出汗。
治短氣。穴湧泉
治短氣不得息。不能言。穴膻中。華蓋
治膈。上下不通。呼吸少氣喘息。穴步廊,陰都
治大氣不得息。穴大包
治咳嗽少氣。喘息嘔沫。噤齒。穴廉泉
治氣短不安。穴風門
治短氣不食。穴肝俞
治腹脹少氣。穴三里伏兔。
治短氣。穴肝俞
治短氣。穴肩井。灸二百壯。
治短氣不得語。穴天井。灸百壯。大椎或灸隨年壯。肺俞。肝俞。尺澤。或各灸百壯。手小指第四指間交脈上。或灸七壯。或手十指頭各十壯。
治少年房事多。短氣。穴鳩尾頭。灸五十壯。又鹽灸臍孔中二七壯。
治乏氣。穴第五椎下。灸隨年壯。
治短氣。空灸巨闕
治短氣。穴雲門,風門,熱府,肺募,巨闕,期門
治少氣。穴巨闕,解谿,然谷,尺澤
治少氣。穴巨闕
治心腹滿。吐逆短氣。痰悶食難下。不消。穴膽俞
治心痛如錐刀刺。氣結。穴膈俞。灸七壯
治氣結。穴太倉。灸百壯。
治結聚留飲。穴通谷
治心腹諸病。堅滿煩痛。憂鬱結氣。寒冷霍亂。心痛吐下。食不消。腸鳴泄利。穴太倉。灸百壯。
治結氣囊里。針藥所不及。穴肓募。灸隨年壯。
治五臟六腑。心腹滿。腰背痛。飲食吐逆。寒熱往來。小便不利。羸瘦少氣。穴三焦俞。灸隨年壯。
治卒乏氣。氣不復報。肩息。穴右度手拇指。折度心下。灸三壯瘥。
治寒中少氣。穴間使
白話文:
[治療呼吸困難]
(根據資生經)對於喘息、呼吸短淺的狀況,可以治療的穴位是然谷穴。
若臟腑之氣不足,可針灸上廉穴。
胃氣不足的情況下,三里穴是個好的治療選擇。
若臟腑之氣虛弱疲憊,真氣不足,所有氣疾未能痊癒的情況,都可以通過灸氣海穴得到改善。
膀胱氣的問題,可以通過針灸少府穴來緩解。
對於呼吸短淺的狀況,可針灸少衝穴、步廊穴、間使穴、腎俞穴、大鐘穴。
若出現呼吸短淺,說話困難的情況,至陰穴是一個有效的治療點。
若感到呼吸短促,可以針灸神門穴。
對於呼吸急促的狀況,小腸俞穴、魚際穴、大陵穴和肝俞穴是好的治療選項。
胸腔飽滿,呼吸短促的症狀,膺窗穴能有效緩解。
癲癇患者伴有呼吸短促,可以針灸行間穴。
對於胸腔飽滿,呼吸短促且無法出汗的情況,可以針灸手太陰穴,並補充針灸以促進出汗。
對於呼吸短促的狀況,湧泉穴是一個有效的治療點。
若呼吸短促,無法正常呼吸,無法說話,膻中穴和華蓋穴可以幫助緩解。
若呼吸困難,步廊穴和陰都穴能有效緩解。
對於大氣不得呼吸的情況,大包穴是一個有效的治療點。
對於咳嗽、呼吸短促、喘息嘔沫、牙關緊閉等情況,廉泉穴能提供治療。
對於呼吸短促,感到不安的症狀,風門穴能提供治療。
對於呼吸短促,食慾不佳的情況,肝俞穴是一個有效的治療點。
腹部脹大,呼吸短促的情況下,三里穴和伏兔穴能有效緩解。
對於呼吸短促的狀況,肝俞穴和肩井穴是好的治療選項。
對於呼吸短促,無法說話的情況,天井穴和大椎穴、肺俞穴、肝俞穴、尺澤穴是有效的治療點,或者在小指和第四指之間的交脈上,進行七次灸療,或者在每隻手指的指尖進行十次灸療。
對於年輕人因性行為過多導致呼吸短促的情況,鳩尾頭穴和臍孔中的鹽灸療法能有效緩解。
對於呼吸困難的情況,第五椎骨下的灸療能有效緩解。
對於呼吸短促的情況,巨闕穴能提供治療。
對於呼吸短促的情況,雲門穴、風門穴、熱府穴、肺募穴、巨闕穴和期門穴是有效的治療選項。
對於呼吸短促的情況,巨闕穴、解谿穴、然谷穴和尺澤穴能提供治療。
對於心臟和腹部飽滿、反胃、呼吸短促、痰多、吞嚥困難、消化不良的情況,膽俞穴能提供治療。
對於心臟疼痛如刀割、氣結的情況,膈俞穴的灸療能有效緩解。
對於氣結的情況,太倉穴的灸療能有效緩解。
對於飲食過量引起的疾病,太倉穴的灸療能有效緩解。
對於氣結在腹部的情況,肓募穴的灸療能有效緩解。
對於五臟六腑、心臟和腹部飽滿、腰背疼痛、飲食反胃、寒熱交錯、小便不暢、身體瘦弱、呼吸短促的情況,三焦俞穴的灸療能有效緩解。
對於突然出現的呼吸困難,右度手拇指的灸療能有效緩解。
對於寒中少氣的情況,間使穴能提供治療。
2. 咳逆
治咳逆(資生經)。穴然谷,天泉,陷谷,胸堂,章門,曲泉,天突,雲門,肺俞,臨泣肩井,風門,行間
治咳逆不止。穴維道
治咳逆寒熱發。穴太陵
治咳逆喘。穴太陵,少商
治咳逆胸滿。喘不得息。穴太淵
治咳逆多吐。穴三里
治肺系急。咳輒胸痛。穴中府
治咳而胸滿。穴前谷
治喜咳。穴經渠,行間
治咳。乾嘔煩滿。穴俠白
治咳面赤而熱,穴支溝
治咳唾善噫。咳氣無所出。穴三里,太白,章門,孔最,天泉,太谿,行間,俞府,神封,腹結,少商
治咳逆。穴浮白
治咳引兩脅。急痛不得息。轉側難。撅脅下與脊相引而反折目上視。目眩循眉頭痛。驚狂鼻衄。起則目䀮䀮。目生白翳。咳引胸中痛。寒疝。小腹痛。唾血短氣。及治咳逆兩脅滿悶。穴肝俞
治咳引尻痛。穴魚際
治脅痛。咳逆不得息。穴竅陰治咳逆疝積。胸滿不得喘息。穴浮白
治咳逆煩心。不得臥。穴太淵
治咳逆。穴乳下一指許。與乳相直骨間陷中。婦人即屈乳頭度之。乳頭盡處是穴。炷如小豆許。灸三壯。男左女右。只一處。火到肌即瘥。良方云。族中有霍亂吐利。垂困忽發咳逆。遂至危殆。與鄜延陳中裕。病傷寒咳逆氣甚之屬。皆一灸而愈。故凡傷寒及久病。得咳逆皆為惡候。投藥不效者。灸之必瘥。若不瘥。則多不救。
王氏云。咳病有十。曰風咳。寒咳。支咳。膽咳。厥陰咳。與五臟咳。千金載其刺法詳矣。而傷寒咳為惡證。施秘監尊人。患傷寒咳甚。醫告技窮。施撿灸經。於結喉下灸三壯即瘥。蓋天突穴也。神哉神哉。
治一切咳逆不止(濟生拔粹方)。男左女右。乳下黑盡處。一韭葉許。灸三壯。甚者二七壯。
治咳而胸滿。喘息。卒咳逆逆氣。穴曲澤。出血立已。
白話文:
[咳嗽不停] 治理咳嗽不停(資生經)。取穴然谷、天泉、陷谷、胸堂、章門、曲泉、天突、雲門、肺俞、臨泣、肩井、風門、行間。
治理咳嗽不停。取穴維道。
治理咳嗽伴有寒熱。取穴太陵。
治理咳嗽伴有喘息。取穴太陵、少商。
治理咳嗽胸滿。喘息困難。取穴太淵。
治理咳嗽多痰。取穴三里。
治理肺部緊張,咳嗽時胸痛。取穴中府。
治理咳嗽胸滿。取穴前谷。
治理常咳嗽。取穴經渠、行間。
治理咳嗽,伴有乾嘔、煩悶。取穴俠白。
治理咳嗽臉紅且熱。取穴支溝。
治理咳嗽時易打嗝,呼吸困難。取穴三里、太白、章門、孔最、天泉、太谿、行間、俞府、神封、腹結、少商。
治理咳嗽。取穴浮白。
治理咳嗽時兩脅痛,呼吸困難,轉身困難。撅脅下與脊相引,反折目上視,目眩循眉頭痛,驚狂鼻衄。站立時眼花,眼睛生白翳,咳嗽時胸部疼痛,寒疝,小腹痛,吐血呼吸困難,以及治療咳嗽時兩脅滿悶。取穴肝俞。
治理咳嗽時臀部痛。取穴魚際。
治理脅痛,咳嗽時呼吸困難。取穴竅陰,治療咳嗽疝積,胸滿不能喘息。取穴浮白。
治理咳嗽心煩,不能睡覺。取穴太淵。
治理咳嗽。取穴在乳下一指距離,和乳相直骨間凹陷中。婦人則需彎曲乳頭來測量,乳頭盡處即是穴。灸壯如小豆,灸三壯。男性灸左邊,女性灸右邊,只需灸一處。灸至肌肉即見效。有良方說,家族中有人霍亂吐瀉,病情嚴重突然咳嗽,病情迅速惡化。以及鄜延陳中裕,病傷寒咳嗽氣喘嚴重,都是一灸而愈。因此,所有傷寒和長期疾病,一旦出現咳嗽,都是惡劣徵兆,藥物無效時,灸療必定有效。如果灸療無效,則病情往往無法挽救。
王氏說,咳嗽有十種,風咳、寒咳、支咳、膽咳、厥陰咳和五臟咳。千金書詳細記載了針刺方法。而傷寒咳嗽是惡劣症狀。施祕監的父親,患傷寒咳嗽非常嚴重,醫生宣告技窮。施祕監查閱灸經,在結喉下灸三壯立即痊癒。這是天突穴。神奇啊,神奇。
治理各種咳嗽不停(濟生拔粹方)。男性灸左邊,女性灸右邊,乳下黑盡處,一韭葉寬度,灸三壯,嚴重者可灸至二七壯。
治理咳嗽胸滿,喘息,突然咳嗽,呼吸困難。取穴曲澤,出血立刻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