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

《普濟方·針灸》~ 卷四百二十 (11)

回本書目錄

卷四百二十 (11)

1. 腹脹

治臟腑積聚。脹滿。羸瘦。不能飲食。吐逆。寒熱往來。小便不利。少氣。穴三焦俞灸隨年壯。

治脹滿雷鳴酒沸。穴大腸俞。灸百壯。三報。

治脹滿氣聚寒冷。穴胃脘。灸百壯。三報。

治腹脹滿。繞臍結痛堅。不能食(危氏方)。穴中極。灸百壯。

治脹滿瘕聚。滯下疼(危氏方)。穴氣海。灸百壯。忌針。

治脹滿腎冷。瘕聚泄利。穴天樞。灸百壯。

治腹暴脹。按之不下。刺任脈中脘。氣海二穴。次針足陽明經三里二穴。

治小腹脹滿。痛引陰中。穴水道

治腹中膨脹不消。灸大腸俞四十九壯。

治脾胃虛弱。心腹脹滿。不思飲食。腸鳴腹痛。食不化。刺三里三陰交。

凡刺腹痛諸俞穴。須針三里穴。下氣良。

治腹脹腸鳴。氣上衝胸。不能久立。腹中痛濯濯。冬日重感於寒則泄。當臍而痛。腸胃間遊氣切痛。食不化。不嗜食。身腫(一作俠臍重)。急。穴天樞

治寒中傷飽。食飲不化。五臟䐜脹。心腹胸脅支滿。脈虛則生百病。穴上脘

治心腹諸病堅滿煩痛。憂思結氣。寒冷霍亂。心痛。吐下食不消。腸鳴泄利。穴太倉,中脘灸百壯。

治寒氣入腹。穴關元

治五臟遊氣。穴陰交

治腹中熱。喜渴涎出。是蛔也。刺中脘。久持之。以手聚而按之。

治腹滿。痛不得息。穴氣衝

治肺脹。氣搶脅下熱痛。穴陰都。灸隨年壯。

治肺脹脅滿。嘔吐上氣等病。灸大椎並兩乳上第三脅間。各止七壯。

白話文:

腹脹

治療臟腑積聚、腹脹、消瘦、食慾不振、嘔吐、寒熱交替、小便不利、氣短等症狀,可在三焦俞穴施灸,灸的壯數根據年齡而定。

治療腹脹如雷鳴般響的症狀,可在腸俞穴施灸一百壯,分三次進行。

治療腹脹、氣滯、腹部冰冷的症狀,可在胃脘穴施灸一百壯,分三次進行。

治療腹部脹滿、繞臍部結塊疼痛、堅硬,且不能進食的症狀,可在中極穴施灸一百壯。

治療腹脹、腹部腫塊、腹部滯脹疼痛的症狀,可在氣海穴施灸一百壯,忌針刺。

治療腹脹、腎虛怕冷、腹部腫塊、腹瀉的症狀,可在天樞穴施灸一百壯。

治療腹部突然脹滿,按壓下去也不見效的症狀,需針刺任脈上的中脘、氣海穴,然後再針刺足陽明經上的三里穴(兩穴)。

治療小腹脹滿、疼痛牽涉到陰部(陰莖或陰道)的症狀,可在水道穴施治。

治療腹部膨脹消不下去的症狀,可在腸俞穴施灸四十九壯。

治療脾胃虛弱、心腹脹滿、食慾不振、腸鳴腹痛、消化不良的症狀,需針刺三里、三陰交穴。

凡是針刺治療腹部疼痛相關穴位時,都應該針刺三里穴,能很好地降氣。

治療腹脹、腸鳴、氣往上衝到胸部、不能久站、腹部疼痛劇烈、冬天受寒後腹瀉、臍周疼痛、腸胃遊走氣痛、消化不良、食慾不振、身體浮腫(或腹部腫脹)等症狀,可在天樞穴施治。

治療因受寒而食物積滯、飲食消化不良、五臟脹滿、心腹、胸脅部脹滿、脈象虛弱導致百病叢生的症狀,可在上脘穴施治。

治療心腹各種疾病引起的堅硬脹滿、煩躁疼痛、憂思鬱結、氣滯、腹部寒冷、霍亂、心痛、嘔吐、下痢、消化不良、腸鳴腹瀉的症狀,可在太倉、中脘穴施灸一百壯。

治療寒氣入侵腹部的症狀,可在關元穴施治。

治療五臟遊走氣痛的症狀,可在陰交穴施治。

治療腹部發熱、口渴、流涎的症狀(蛔蟲症),需針刺中脘穴,持續針刺,並用手按壓。

治療腹部脹滿、疼痛難忍的症狀,可在氣衝穴施治。

治療肺脹、氣衝脅下、熱痛的症狀,可在陰都穴施灸,灸的壯數根據年齡而定。

治療肺脹、脅肋脹滿、嘔吐、上氣等症狀,可在大椎穴以及兩乳頭上方第三肋間隙施灸,每個穴位灸七壯。

2. 心腹堅大

治小腹脹滿。煩渴。㿉疝。偏枯。四肢不舉(資生經)。穴大巨

治小腹脹滿。小便淋澀不通。㿉疝。小腹痛。穴曲骨

治腹堅大。不嗜食。振寒。穴衝陽

治腹堅硬。穴期門

治心下堅脹。穴次膠

治腹堅硬。穴石門

治心下大堅。穴肓門

治腹堅如鼓。穴水分

治腹堅硬。穴陰陵泉,地機,下脘

治腹堅急。穴志室

治心下堅。積聚。冷熱腹脹。穴上脘

治大疝腹堅。穴丘墟

治堅結積聚。穴膀胱俞

治腹大脹。穴期門

治腹大不嗜食。穴衝陽

治腹大下腫。又主厥氣。上柱腹大。穴解谿

治腹堅大。穴天樞

治腹滿堅塊不能食。胃氣不足。反胃。胸脅腹積氣。穴三里

治腹痛。胃脹堅硬。穴水分

治心堅滿積如盤。穴石關

治小腹腫。穴委中

治小腹積聚。堅大如盤。腹脹食飲不消。穴胃脘,三焦俞

白話文:

處理小腹部脹滿的情況,以及口渴煩躁、㿉疝(一種男性疾病)、半身不遂和四肢無力的問題。(根據資生經的記載)可以針灸大巨穴。

對於小腹部脹滿、排尿困難或不通暢、㿉疝、小腹疼痛的問題,可以針灸曲骨穴。

針對腹部堅硬膨大的情況、食慾不佳、發冷發抖的症狀,可以針灸衝陽穴。

若腹部堅硬,可以針灸期門穴。

處理心下部堅硬脹痛的問題,可以針灸次膠穴。

若腹部堅硬,可以針灸石門穴。

對於心下部非常堅硬的狀況,可以針灸肓門穴。

處理腹部堅硬如鼓的問題,可以針灸水分穴。

若腹部堅硬,可以針灸陰陵泉穴、地機穴、下脘穴。

處理腹部緊繃的問題,可以針灸志室穴。

針對心下部堅硬、積聚物、冷熱交替的腹部脹痛,可以針灸上脘穴。

對於大疝和腹部堅硬的情況,可以針灸丘墟穴。

處理堅硬結塊的問題,可以針灸膀胱俞穴。

對於腹部巨大脹痛,可以針灸期門穴。

處理腹部巨大但食慾不佳的問題,可以針灸衝陽穴。

對於腹部腫大向下延伸,以及氣逆的問題,導致腹部增大,可以針灸解谿穴。

處理腹部堅硬膨大的問題,可以針灸天樞穴。

對於腹部飽脹有堅硬塊狀物,無法進食,胃氣不足,反胃,胸部脅肋和腹部積聚氣體的問題,可以針灸三里穴。

處理腹部疼痛,胃脹且堅硬的問題,可以針灸水分穴。

針對心臟周圍堅硬滿漲,積聚如盤的狀況,可以針灸石關穴。

處理小腹部腫脹的問題,可以針灸委中穴。

針對小腹部積聚,堅硬如盤,腹部脹痛,飲食消化不良的問題,可以針灸胃脘穴、三焦俞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