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

《普濟方·針灸》~ 卷四百十六 (7)

回本書目錄

卷四百十六 (7)

1. 手少陰心經左右十八穴

青靈二穴,在肘上三寸。伸肘舉臂取之。灸七壯。明堂下經云。灸三壯。銅人經云。治肩臂不舉。不能帶衣。頭痛振寒。目黃脅痛。

極泉二穴,在腋下筋間。動脈入胸。灸七壯。針三分。銅人經云。治心痛乾嘔。四肢不收。咽乾煩渴。臂肘厥寒。目黃脅下滿痛。

白話文:

手少陰心經左右十八穴:

青靈穴位於肘上三寸,伸直肘部舉起手臂即可取穴。艾灸七壯,明堂經記載艾灸三壯。可治療肩臂不能抬舉、無法穿衣、頭痛、畏寒、黃疸、脅肋疼痛。

極泉穴位於腋下肌肉之間,動脈進入胸腔處。艾灸七壯,針刺三份。可治療心痛、乾嘔、四肢不能屈伸、咽喉乾燥口渴、手臂肘部厥冷、黃疸、脅肋下脹痛。

2. 手太陽小腸經左右十六穴

少澤二穴,金也。一名小吉。在手小指端外側。去爪甲下一分陷中。灸一壯。針一分。銅人經云。一名少吉。手太陽脈之所出。為井也。主瘧寒熱。汗不出。喉痹舌強。口乾心煩。臂痛瘛瘲頭痛咳嗽。頸項急不可顧。目生膚翳覆瞳子。西方子云。主口熱口乾。咽中干。口中熱唾如膠。主振寒。小指不用。

前谷二穴,水也。在手小指外側。本節前陷中。針一分。灸一壯。明堂云。灸三壯。銅人經云。手太陽脈之所流也。為滎。治熱病汗不出。痎瘧癲疾耳鳴。頷腫喉痹。咳嗽衄血。頸項痛。鼻塞不利。目中白翳。臂不得舉。又云。主目眩淫淫。轉甲小指痛。西方子云。主目泣出急痛吸咽偏腫不可以咽。臂腫痛。肘攣。痎瘧。寒熱。目上插。小便赤。

後谿二穴,木也。在手小指外側本節後陷中。灸一壯。針一分。明堂經云。在手外側腕前起骨下陷中。灸三壯。主痎瘧寒熱。目生白翳。肘臂腕重。難屈伸。五指盡痛。不可掣。銅人經云。手太陽脈之所注也。為腧。治目赤。鼻衄。耳聾胸滿。頸項強。不得回顧。癲疾。肘臂攣急。西方子云。主目淚出。眥爛有翳。耳鳴鼻窒。喘息不通。肩臑痛。臂肘攣急。風眩身寒。泣出而驚。熱病不出汗。身熱惡寒。

腕骨二穴,在手外側腕前。起骨下陷中。灸三壯。針二分。留三呼。銅人經云。手太陽脈之所過也。為原。治熱病汗不出。脅下痛不得息。頸頷腫。寒熱。耳鳴。目冷淚生翳。狂陽偏枯。臂肘不得屈伸。痎瘧。頭痛。煩悶。驚風瘛瘲。五指掣不可屈伸。西方子云。主頸項痛不可顧。目泣出。頷痛。引耳嘈嘈無所聞。肘節痹。臂酸重腋急。臂腕急。外側痛如脫。煩滿狂言。臂肩疼。瘧乍寒乍熱。

陽谷二穴,火也。在手外側腕中。兊(素問作兌)骨下陷中。灸二壯。針二分。留二呼。銅人經云。手太陽脈之所行為經也。主癲疾狂走。熱病汗不出。脅痛。頸頷腫。寒熱。耳聾耳鳴。上下牙齒(齲齒)痛。臂腕外側痛不舉。戾頸。妄言吐舌。不得左右顧俯。瘛瘲。頭目眩痛。西方子云。主項強急痛。目痛赤。頷痛引耳嘈嘈無所聞。自齧唇。肘痛時寒。熱病。振慄鼓頷。腹滿陰痿色不變。乍寒乍熱。主瘧。若笑若狂。痔痛。腋下腫。

養老二穴,在手踝骨上空一寸陷中。灸三壯。針三分。銅人經云。手太陽郄。主肩欲折。臂如拔。手臂疼不能自上下。目視不明。

支正二穴,在腕後五寸。別走少陰。灸三壯。針三分。明堂云。在手太陽腕後五寸。去養老穴四寸陷中。灸五壯。主驚恐悲愁。肘臂攣。難屈伸。手不握。十指盡痛也。秦承祖云。兼治五勞。四肢力弱虛乏等病。銅人經云。治寒熱頷腫肘攣。頭痛目眩。風虛驚恐。狂惕生疣目。西方子云。主頸腫項痛不可顧。狂言熱病。先腰脛酸。喜渴數飲食。身熱項痛而強。振寒寒熱。

白話文:

[手太陽小腸經左右十六穴]

  • 少澤二穴:位於手小指末端的外側,距離指甲下方約一分處的凹陷中。可用灸法一次,或針刺深度約一分。這穴位是手太陽小腸經的起始點,主治瘧疾寒熱、出汗困難、喉部疼痛、舌頭僵硬、口乾心煩、手臂疼痛、頭痛咳嗽、頸部緊繃無法轉動、眼睛生翳等症狀。

  • 前谷二穴:位於手小指外側,近小指根節前的凹陷中。可用針刺深度約一分,或灸法一次。主治熱病出汗困難、痎瘧癲疾、耳鳴、頜部腫脹、喉部疼痛、咳嗽、鼻出血、頸部疼痛、鼻塞、眼睛白翳、手臂無法抬舉、小指疼痛等症狀。

  • 後谿二穴:位於手小指外側,近小指根節後的凹陷中。可用灸法一次,或針刺深度約一分。主治痎瘧寒熱、眼睛生白翳、肘臂腕部沉重難以屈伸、五指疼痛無法活動等症狀。

  • 腕骨二穴:位於手外側手腕前方,突出骨下方的凹陷中。可用灸法三次,或針刺深度約二分。主治熱病出汗困難、脅下疼痛呼吸困難、頸部頷部腫脹、寒熱交錯、耳鳴、目冷淚生翳、半身不遂、手臂肘部屈伸困難、痎瘧、頭痛、煩悶、驚風抽搐、手指無法屈伸等症狀。

  • 陽谷二穴:位於手外側手腕中央,克骨下方的凹陷中。可用灸法二次,或針刺深度約二分。主治癲疾狂奔、熱病出汗困難、脅痛、頸部頷部腫脹、寒熱交錯、耳聾耳鳴、上下牙齒疼痛、手臂腕部外側疼痛無法抬舉、頸部歪斜、胡言亂語吐舌、頭部與眼部眩痛等症狀。

  • 養老二穴:位於手踝骨上方約一寸的凹陷中。可用灸法三次,或針刺深度約三分。主治肩部疼痛欲折、手臂疼痛無法自行上下移動、視力模糊等症狀。

  • 支正二穴:位於手腕後方五寸處,可通往少陰經。可用灸法三次,或針刺深度約三分。主治驚恐悲傷、肘臂攣縮、手臂無法屈伸、手部無法握物、十指疼痛等症狀。

  • 小海二穴:位於肘部內側大骨外緣,離肘尖約五分的凹陷中。可用灸法三次,或針刺深度約二分。這是手太陽小腸經的終點,主治寒熱交錯、齲齒齦腫、風眩頸部疼痛、腫瘍、震顫、肘腋腫脹、少腹疼痛、四肢無法舉動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