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

《普濟方·針灸》~ 卷四百二十四 (4)

回本書目錄

卷四百二十四 (4)

1. 初生諸疾

治小兒初生三四日。二七日內。著噤不吮奶多啼者。是客風中於臍。循流至心脾二經。遂使舌強。唇痙。嗍得斯疾。所施方藥。不能十全爾。大抵宜去風無過。灸承漿。次灸頰車二穴。穴承漿。頰車。各七壯。炷如雀屎。

治小兒初生。臍風口噤。痿厥。洞泄。及臍風撮口。諸藥不效者。灸然谷穴。在內踝前起大骨下陷中。可灸三壯。針入三分。不宜見血。立效。

治臍風目上插。刺絲竹空

治小兒臍風。口不開。善驚。穴然谷

治小兒臍腫。灸腰對臍骨節間。三壯。

治小兒中馬客忤。而吐不止者。灸手心主。間使。大都。隱白。三陰交。各三壯。

白話文:

治療新生兒出生三四天到二十七天內,出現嘴巴緊閉不吸奶、哭鬧不止的症狀,這是因為客風從臍部入侵,循經脈流入心脾二經,導致舌頭僵硬、嘴唇抽搐。這種病症用藥難以完全治癒,主要應以祛風為主。可以灸承漿穴,其次灸頰車穴,每個穴位灸七壯,艾炷大小如雀屎。

治療新生兒出生後,因臍風導致嘴巴緊閉、身體虛弱、腹瀉,或者嘴巴緊閉、用藥無效的症狀,可以灸然谷穴,位於內踝前突起的大骨下方凹陷處,灸三壯。針灸時針刺入三分,不可見血,療效顯著。

治療臍風導致眼睛向上翻的症狀,可以針刺絲竹空穴。

治療新生兒臍風導致嘴巴張不開、易驚嚇的症狀,可以灸然谷穴。

治療新生兒臍部腫脹,可以灸腰部與臍骨節之間,灸三壯。

治療新生兒中馬客忤,嘔吐不止的症狀,可以灸手心上的主、間使、大都、隱白、三陰交穴,每個穴位灸三壯。

治小兒中客忤惡氣。灸臍上下左右半寸。及心鳩尾下一寸九。五處。三十壯。不在大。此兼治小兒百病。

治小兒夜上燈啼。雞鳴不止(全嬰方)。灸中衝一壯。在中指甲後一分。

白話文:

治療小孩受到外邪侵襲和惡氣影響的方法是,在肚臍上方、下方各0.5寸的地方以及心臟附近的“雞胃”下1寸9分的位置進行艾灸,共五個地方,每一個地方施灸30次。不一定要用太大的力量,這個方法也可以同時治療小孩各種疾病。 治療小孩晚上看到亮光哭泣不停且到天明還停不下來的方法是在手指甲後面約一分鐘的位置進行艾灸一次。

2. 驚風

治急慢驚風。色危極不可救者(危氏方)。右先當兩乳頭上。即乳中穴。男左女右。灸三壯。次灸髮際眉心囟會三壯。又手足大指當甲角。以物縛兩手作一處。以艾綺縫灸。男近左邊半甲半肉之間。灸三壯。先腳後手。亦可治陰陽諸癇病。艾炷如麥子大。

治小兒慢驚。脾危惡證候。藥力不到者。但看兩腳面中間陷處有大沖脈。灸百會穴。其穴直取前後髮際折中。橫取兩耳尖折中。在頭之中心。端正旋毛處是也。如有雙旋。及旋毛不正者。非所。捏艾炷約如小麥許。但三五壯而止。灸後。仍與醒脾之劑。

治月內嬰兒。胎風。驚風。慢風。潮搐涎堵。目直口噤。乳食不下。一切驚風皆治(衛生寶鑑)。灸頂中央百會穴一二七壯。鼻下人中穴三壯。又灸囟周四角各三壯。灸尺澤各一壯。鼻上天庭穴。三壯。

白話文:

治療急慢驚風,病情危重到無法救治的,可以參考危氏方。首先,在兩乳頭上方,也就是乳中穴,男左女右,灸三壯。接著灸髮際眉心囟會三壯。再用物體綁住手足大拇指的指甲角,在男左女右的甲角半甲半肉處,用艾條縫灸三壯,先腳後手。此方法也可治療陰陽諸癇病。艾炷大小如麥子。

治療小兒慢驚,脾胃虛弱,藥力不足的,可以觀察兩腳面中間凹陷處,找到大沖脈,然後灸百會穴。百會穴位置在頭部前後髮際的中間,橫取兩耳尖的中間,位於頭部中心,頭髮旋轉處。若有雙旋或頭髮旋轉不正,則不可灸此穴。捏艾炷大小如小麥,灸三五壯即可。灸後,再服用醒脾的藥劑。

治療月內嬰兒的胎風、驚風、慢風、潮搐涎堵、目直口噤、乳食不下等一切驚風,可以灸頭頂中央的百會穴一二七壯,鼻下人中的穴位三壯,再灸囟周四角各三壯,灸尺澤穴各一壯,鼻上天庭穴三壯。

治小兒緩驚風。

王氏云。夫急慢驚風。非風也。古人謂之陰陽癇。猶傷寒之有陰陽證也。陽癇如陽證。當以涼藥。陰癇如陰證。當治以溫藥。庸醫不知此例。以風藥治之。風藥多涼。或是慢驚。未有不罹其害者。戒之戒之。若灸驚風。惟灸慢驚風慢脾風為穩當云。

治小兒急驚風。及驚癇等。灸前頂三壯。若不愈。須灸兩眉頭。及鼻下人中。

治小兒睡中驚搐。目不合。灸屈肘橫紋中上三分。各一壯。

治小兒驚恐。穴瘈脈

治小兒睡中驚掣及驚癇(全嬰方)。灸足大指次指端。去爪甲如薤葉。各一壯。

治驚不得臥。灸陰交。氣海。大巨。

白話文:

治療小兒緩驚風,王氏說,急慢驚風並非真正的風症,古人稱之為陰陽癇,就像傷寒有陰陽證一樣。陽癇就像陽證,應該用涼藥治療;陰癇就像陰證,應該用溫藥治療。庸醫不了解這個道理,用風藥治療,風藥多屬涼性,治療慢驚風,必然會造成傷害,要謹慎!若要灸治驚風,只灸慢驚風或脾風才是穩妥的。

治療小兒急驚風以及驚癇,先灸前頂三壯,若無效,就灸兩眉頭和鼻下人中。

治療小兒睡中驚搐、眼睛閉合,灸屈肘橫紋中上三分處,各一壯。

治療小兒驚恐,灸穴瘈脈。

治療小兒睡中驚掣及驚癇,灸足大拇指和次指指端,去除指甲,各一壯。

治療驚恐而無法躺下,灸陰交、氣海、大巨穴。

治臥驚視如見星。灸陰蹺。

治驚恐畏人。神氣不足。灸大鐘。郄門。

治心中悚惕。恐人將捕之。灸然谷。

治瘛瘲而驚。灸解谿。

治太息煩滿。少氣悲驚。灸少衝。

治心下澹澹喜驚。灸曲澤。

治心痛數驚。心痛不樂。灸行間。

治風眩驚卷。灸陽谷。

治多臥好驚。灸厲兌。

治驚喜妄言。面赤。灸腋門。

治數噫。恐悸少氣。灸神門。

治喜驚。喑不能言。灸間使。

治喜驚。灸三間,合谷。

治瘈驚。灸陽谿,天井。

治心下悸。灸通里。

治心中澹澹驚恐。灸大陵。

治氣驚心痛。灸手少陽,陰郄。

治淚出而驚。灸後谿。

白話文:

治療臥床時驚恐,感覺像看到星星一樣,灸陰蹺穴。

治療驚恐畏懼他人,精神氣不足,灸大鐘穴、郄門穴。

治療心中忐忑不安,害怕被人追捕,灸然谷穴。

治療瘛瘲症狀伴隨驚恐,灸解谿穴。

治療嘆氣、胸悶,氣短、悲傷恐懼,灸少衝穴。

治療心窩部位空虛、容易驚慌,灸曲澤穴。

治療心痛、頻繁驚嚇,心痛不快樂,灸行間穴。

治療風眩頭昏眼花、驚恐不安,灸陽谷穴。

治療經常臥床、容易驚嚇,灸厲兌穴。

治療驚嚇後胡言亂語,面部發紅,灸腋門穴。

治療頻繁打嗝,恐懼、心悸、氣短,灸神門穴。

治療容易驚嚇,失聲不能言語,灸間使穴。

治療容易驚嚇,灸三間穴、合谷穴。

治療瘈瘲症狀伴隨驚恐,灸陽谿穴、天井穴。

治療心窩部位悸動,灸通里穴。

治療心中空虛、驚恐不安,灸大陵穴。

治療氣虛驚恐、心痛,灸手少陽穴、陰郄穴。

治療眼淚流出並伴隨驚恐,灸後谿穴。

治煩滿驚。灸腕骨。

治小兒善驚。穴然谷

治小兒驚恐失精。穴長強

治小兒驚啼及多哭。穴百會

治一切慢驚風。厥危病證。百會穴七壯。灸至七七壯。量輕重加減艾壯數。又兩足外踝下。赤白肉際陷中金門穴。灸七壯。至七七壯。

白話文:

治療煩悶驚悸,灸腕骨。治療小兒容易受驚嚇,灸然谷穴。治療小兒驚恐失精,灸長強穴。治療小兒驚啼及多哭,灸百會穴。治療各種慢驚風,以及厥危病症,灸百會穴七壯,灸至七七壯,根據病情輕重加減艾條壯數。另外,在兩腳外踝下方,赤白肉交界處凹陷處的金門穴,灸七壯,至七七壯。

3. 諸風

治小兒中風。角弓反張。多哭。言語不擇。發無時節。盛則吐沫(濟生拔粹)。灸百會七壯。

治卒中風毒。如口眼喎斜。語言不得(全嬰方)。灸合谷三壯。在手大拇指合足處。喎左灸右喎右灸左。

治角弓反張。灸神庭。在髮際直鼻入及椎骨。並鼻上入髮際三分。各三壯。

治風痙。角弓反張。口噤不語。四肢拘急(全嬰方)。灸百會間使神庭各三壯。百會在發上五寸。間使在掌後二寸兩筋中間。神庭在髮際直鼻。

治小兒喘脹。俗謂之馬脾風。又謂之風喉者(濟生拔粹方)。以草莖等。量病兒手中指里近掌文至中指尖截斷。如此三莖。自乳上微斜直上立兩莖於稍盡頭。橫一莖兩頭盡點下。各灸三壯。此法多曾見效。

白話文:

治療小兒中風,症狀包括角弓反張、哭鬧不止、言語不清、頭髮生長無常,如果病情嚴重,還會吐口水。可以用艾灸百會穴七壯。

治療中風導致的面癱,症狀包括口眼歪斜、言語困難,可以用艾灸合谷穴三壯。合谷穴位於手拇指與食指之間,如果左側面癱就灸右側合谷穴,右側面癱就灸左側合谷穴。

治療角弓反張,可以用艾灸神庭穴三壯。神庭穴位於前髮際正中,直上鼻樑,與鼻樑交點再向上三分處。

治療風痙,症狀包括角弓反張、嘴巴緊閉不能說話、四肢僵硬,可以用艾灸百會穴、間使穴、神庭穴各三壯。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前髮際五寸處;間使穴位於手掌後兩筋之間,距離掌心二寸處;神庭穴位於前髮際正中,直上鼻樑。

治療小兒喘脹,俗稱馬脾風或風喉,可以用草莖等長度,根據患兒中指從指尖到近掌紋的長度,截取三段草莖。將其中兩段草莖直立於患兒乳頭上方,微微斜向上,另外一段草莖則橫置於兩根直立的草莖下方,並將兩端點燃,各灸三壯。這種方法曾經多次見效。

治小兒喜欠。穴上關

治小兒身強。角弓反張。灸鼻上入髮際三分。三壯。次大椎下節間。三壯。

治小兒大風癩病。灸曲池二穴。各隨年壯。發即灸之。神良。

治小兒但是風病。諸般醫治不瘥。灸率谷。

白話文:

治療小孩經常打哈欠,在「上關」穴位進行針刺或艾灸。 治療小孩身體僵硬、彎腰駝背的情況,先在鼻子上方離頭皮約三分之一的地方施灸三次,然後再在大椎骨下方的脊椎節點處施灸三次。 治療小孩患有嚴重的大風癱瘓症狀,可以在「曲池」穴位進行艾灸,每次根據孩子的年齡來決定要灸多少次,當病情發作時就立即進行艾灸,效果非常好。 治療小孩只要是因為風邪引起的疾病,各種方法都無法治好,可以試著在「率谷」穴位進行艾灸。

4. 癇病

(附論)

凡小兒新生。無疾慎不可逆針灸之。如逆針灸。則忍痛動其五脈。因喜成癇。河洛關中土地多寒。兒喜病痙。其生兒三日。多逆灸以防之。又灸頰以防噤。有噤者。舌下脈急。牙車筋急。其土地寒。皆決舌下。去血灸頰。所以防噤也。吳蜀地溫。無此疾也。方既傳之今人。不詳南北之殊。

便按方而用之。是以多害於小兒也。所以田舍小兒。任其自然。皆得無有天橫。小兒驚啼。眠中四肢掣動。攣蒸未解。慎不可針灸。爪之動其百脈。仍因驚而成癇也。惟陰癇噤痙。可針灸爪之。凡灸癇。當先下兒使虛。乃承虛灸之。未下有實而灸者。氣逼前後不通。殺人。若身體不甚熱。

白話文:

新生兒體弱,即使沒生病,也不能隨意針灸。若逆著經絡針灸,會刺激五條經脈,引起疼痛,容易導致驚癇。關中地區氣候寒冷,孩子容易得痙攣病,所以出生三天內,會用灸法來預防。另外,在臉頰上灸法可以預防孩子嘴巴張不開。嘴巴張不開的症狀,舌下脈搏緊繃,下巴肌肉僵硬。由於當地氣候寒冷,需要用灸法來疏通舌下經絡,排出血液,以防嘴巴張不開。吳蜀地區氣溫較高,沒有這種病症。古時候的醫術流傳到現在,沒有考慮到南北地區氣候的不同,就照著古方使用,反而害了許多孩子。所以農村的孩子,不輕易針灸,反而健康成長。孩子驚嚇哭鬧,睡覺時四肢抽搐,肌肉緊繃,不要輕易針灸。因為指甲與全身經絡相連,針灸指甲容易引起驚癇。只有陰癇引起的嘴巴張不開、痙攣,才可以針灸指甲。針灸驚癇時,要先讓孩子服用瀉藥,使身體虛弱,再進行灸法。如果孩子身體強壯,還沒服用瀉藥就進行灸法,會導致氣血不通,危及生命。如果孩子身體不發熱,就不要灸法。

心腹下脹滿。便可灸之。若壯熱滿者。先須下後灸。癇發平旦者。在足少陽。晨朝發者。在足厥陰。日中發者。在足太陰。黃昏發者。在足太陰。人定發者。在足陽明。夜半發者。在足少陰。右癇發時病所在。視其發早晚。灸其所也。

癇有五臟之癇。六畜之癇。或在四肢。或在腹內。當其候隨病所在灸之。雖少必瘥。若失其要。則為害。

王氏云。小兒發逆上啼笑。面暗色不變。是癇候。或鼻口青時小驚。或巨閉青時小驚。或身熱頭常汗出。或身熱吐哯而喘。或身熱目時直視。或臥惕惕而驚。手足動搖。或臥夢笑。手足動搖。或意氣下而妄怒。或咽乳不利。或目瞳子卒。大黑於常。或喜欠上視。或身熱小便難。

白話文:

肚子胀满,可以灸治。如果伴随高烧,要先泻火再灸。癫痫发作在清晨的,灸足少阳;早上发的,灸足厥阴;中午发的,灸足太阴;黄昏发的,灸足太阴;晚上发的,灸足阳明;半夜发的,灸足少阴。癫痫发作时,根据发作时间早晚,灸相应经络。

癫痫分为五脏癫痫、六畜癫痫,病症可能出现在四肢或腹内,要根据发病部位灸治。即使灸治次数很少,也必能治愈。如果灸治方法不对,反而会带来危害。

王氏说,小儿如果突然哭笑,面色暗沉,这是癫痫的征兆。或者鼻子嘴巴发青,稍微受惊;或者身体发热,头经常出汗;或者身体发热,呕吐喘气;或者身体发热,眼睛直视;或者睡觉不安,惊恐,手脚抖动;或者睡觉做梦,笑,手脚抖动;或者脾气暴躁,无缘无故发怒;或者喝奶困难;或者瞳孔突然变黑,比平时更大;或者喜欢打哈欠,向上看;或者身体发热,小便困难,这些都是癫痫的症状。

或身熱目視不清。或吐利不止。厥痛時起。或弄舌搖頭諸候二十條。皆癇之初也。見其候。使爪其陽脈所應灸。爪之皆重手。令兒驟啼。及遇絕脈。亦依方與湯。又童子直視腹滿囀鳴下血。身熱口噤不得乳。反張脊汗出發熱。為臥不寤。手足掣瘲喜驚。凡八條。癇之處者也。

如有此。非復湯爪所能救。當時而灸之。

治肝癇病。面青目反視。手足搖。灸足少陽厥陰各三壯。

治心癇病面赤。心下有熱。短氣。息微數。灸心下第二肋端宛宛中。此為巨闕也。又灸手心主。及少陰各三壯。

治脾癇病。面黃腹大吐利。灸胃脘三壯。俠胃脘旁灸二壯。足陽明太陰各二壯。

白話文:

如果出現身體發熱、視力模糊、不停嘔吐腹瀉、突然疼痛、伸舌搖頭等二十種症狀,都是癲癇的初期表現。遇到這些情況,就應該用針灸陽脈所對應的穴位,針灸時用力要重,讓孩子突然啼哭,遇到脈搏消失的情況,也應該依照方劑服用湯藥。此外,如果孩子直視前方、腹部脹滿、發出咕嚕聲、排出血液、身體發熱、嘴巴緊閉無法吃奶、背部反弓、冒汗發燒、昏睡不醒、手腳抽搐、易受驚嚇等八種症狀,就是癲癇發作的症狀了。

遇到這些情況,單靠藥物和針灸就無法救治,必須立即使用灸法。

治療肝癇,患者面部青色、眼睛反視、手腳搖動,灸足少陽、厥陰穴各三壯。

治療心癇,患者面部發紅、心下有熱、呼吸急促、呼吸微弱且頻率快,灸心下第二肋骨末端凹陷處,也就是巨闕穴,再灸手心主穴和少陰穴各三壯。

治療脾癇,患者面部發黃、腹部脹大、嘔吐腹瀉,灸胃脘穴三壯,胃脘穴旁邊灸二壯,足陽明、太陰穴各二壯。

治肺癇病。面目口沫出。灸肺俞三壯。又灸手陽明太陰各二壯。

治腎癇病。面黑。正直視不搖。如屍狀。灸心下二寸二分。三壯。又灸肘中動脈各二壯。又灸足太陰少陽各二壯。

治膈癇病目反。四肢不舉。灸風府。又灸頂上鼻人中下唇承漿。皆隨年壯灸之。

治陽癇病不動搖。灸兩承山。又灸足心兩手勞宮。又灸兩耳後完骨各隨年壯。又灸臍中五十壯。

治馬癇病。張口搖頭。馬鳴欲反折。灸頂風府臍中三壯。病在腹中。燒馬蹄末服之良。又灸僕參。

治牛癇病。目正直視。腹脹乃發。灸鳩尾骨。及大椎各三壯。燒牛蹄末服之良。

白話文:

治療肺癇,症狀為面部口沫外流,可用灸法,在肺俞穴灸三壯,手陽明、手太陰穴各灸兩壯。

治療腎癇,症狀為面色發黑,視線直視不搖,如同屍體,可用灸法,在心下二寸二分處灸三壯,肘中動脈穴各灸兩壯,足太陰、足少陽穴各灸兩壯。

治療膈癇,症狀為眼球翻白,四肢不能動彈,可用灸法,在風府穴灸,並灸頂上、鼻人中、下唇承漿穴,各隨年齡壯數灸之。

治療陽癇,症狀為身體不動搖,可用灸法,在兩承山穴灸,足心、兩手勞宮穴灸,兩耳後完骨穴各隨年齡壯數灸,並灸臍中五十壯。

治療馬癇,症狀為張口搖頭,發出馬鳴聲,身體欲反折,可用灸法,在頂、風府、臍中各灸三壯,若病症源於腹部,可將馬蹄末燒成灰服用,並灸僕參穴。

治療牛癇,症狀為目視前方,腹部脹滿後發病,可用灸法,在鳩尾骨、大椎穴各灸三壯,並將牛蹄末燒成灰服用。

治羊癇病。喜揚目吐舌羊鳴。灸大椎上三壯。又灸第九椎下節間三壯。

治豬癇病如屍厥。口噦。喜吐沫。灸完骨兩傍各一寸七壯。又法。灸巨闕三壯。在鳩尾下一寸陷中。

治犬癇病。手屈拳攣。灸兩手心一壯。灸足太陽一壯。肋戶一壯。又法。灸足陽明腳頭兩空。各一壯。

治雞癇病。搖頭反折喜驚。自搖。灸足諸陽。各三壯。又法灸手少陰三壯。在掌後去腕半寸陰郄穴陷者中。

治小兒暴癇。灸兩乳頭。女兒灸乳下二分。

治小兒暴癇者。身軀正直。如死人。及腹中雷鳴。灸太倉。及臍中上下兩傍各一寸。凡六處。又灸當復度取背。以繩繞頸。下至臍中。竭便轉繩向背。順脊下盡繩頭。灸兩傍各一寸。五壯。若面白啼哭聲色不變。灸足陽明太陰。若目反上視。眸子動。當灸囟中。取之法。橫度口盡兩吻際。

白話文:

治療羊癲瘋,患者喜歡抬頭翻白眼、伸出舌頭、發出羊叫聲,可以用艾灸大椎穴上方三壯,再灸第九節椎骨下方三壯。

治療豬癲瘋,患者像屍體一樣僵硬,口中發出噦噦聲,喜歡吐口水,可以用艾灸完骨穴兩側各一寸,灸七壯。另一個方法是灸巨闕穴三壯,巨闕穴位於鳩尾穴下一寸凹陷處。

治療犬癲瘋,患者手握成拳、手指蜷縮,可以用艾灸兩手心各一壯,灸足太陽穴一壯,肋戶穴一壯。另一個方法是灸足陽明經腳趾兩側各一壯。

治療雞癲瘋,患者頭部搖晃、頸部反折、喜歡驚嚇,自己不斷搖動,可以用艾灸足部陽經各三壯。另一個方法是灸手少陰穴三壯,手少陰穴位於手腕後方半寸的陰郄穴凹陷處。

治療小兒突然發作的癲癇,可以用艾灸兩邊乳頭,女孩則灸乳頭下方二分處。

治療小兒突然發作的癲癇,患者身體僵直,像死人一樣,肚子裡發出雷鳴聲,可以用艾灸太倉穴,以及肚臍上下左右各一寸,共六處。再灸當復穴,方法是用繩子繞過脖子,下垂至肚臍,然後將繩子轉到背部,沿著脊柱向下,直到繩子末端,在兩邊各灸一寸,共五壯。如果孩子面色蒼白、哭泣,但表情沒有變化,可以用艾灸足陽明、足太陰穴。如果眼睛往上翻,瞳孔轉動,可以用艾灸囟門,方法是橫量嘴巴兩端,取兩端點的距離作為尺寸。

又橫度鼻下亦盡兩邊。折去鼻度半。都合口盡為度。從頰上髮際。上行度之。灸度頭一處。正在囟上未合骨中。隨手動者是。此最要處也。灸三壯。次灸當頭上入發二分許。直望鼻為正。次灸其兩邊。目瞳子直上入髮際二分許。次灸頂上回毛中,次灸客主人穴。在眉後際動脈是。

次灸兩耳門。當耳開口則骨節開。動脈陷中是也。次灸兩耳上卷取之。當卷上耳頭是也。一法。大人當耳上橫三指。小兒各自取其指也。次灸兩耳後。完骨上青脈。亦可以針刺令血出。次灸玉枕。項後高骨是也。次灸兩風池。在項後兩轅動筋外。髮際陷中是也。次灸風府。當項中央髮際下。

白話文:

再橫著量鼻子下方,一直到兩邊,減去鼻子的長度一半,把兩邊都加起來,就等於這個部位的長度。從臉頰上的髮際線開始,向上量這個長度,用艾灸在頭上的一個位置,這個位置就在囟門上,骨頭還沒完全長好,可以用手摸到它在動的地方,這就是最關鍵的位置。灸三次。接著灸頭頂上,頭髮裡面大約兩分左右的地方,正對著鼻子就是正確的位置。然後灸頭頂的兩邊,眼睛瞳孔直直向上,進入髮際線大約兩分左右的地方。接下來灸頭頂中間頭髮旋轉的地方,再灸客主人穴,這個穴位在眉毛後緣動脈所在的地方。

接著灸兩邊的耳門,就在耳朵開口的地方,骨頭會有一點凹陷,動脈就在凹陷處。接著灸兩邊耳朵上面,向上卷著耳朵,就在耳朵頂端。還有一種方法,大人就在耳朵上面橫著量三根手指的寬度,小孩就各自量自己的手指寬度。接著灸兩邊耳朵後面,在完骨上方的青色血管,也可以用針刺讓它流血。接著灸玉枕,就是後腦勺凸起的骨頭。接著灸兩邊的風池,在後頸兩邊,靠近髮際線凹陷的地方,靠近肌肉的地方。接著灸風府,在後頸中央,髮際線下方。

可與風池三處高下相等量取。次灸頭兩角。當回毛兩邊起是也。又灸鼻人中。口上灸。當令近鼻。次灸承漿。至此又有太極者。可灸兩眉頭是出(出嬰孺方)。以上頭部。凡十九處。兒生十日。可灸三壯。三十日可灸五壯。五十日可灸七壯。病重俱灸之。輕者只要灸囟中風池玉枕也。

艾使熟炷。令平正著肉。火勢乃至病所也。艾若生炷不平正。不著肉。徒灸多炷。故無益也。若腹滿短氣轉鳴。灸肺慕。在乳上第二肋間宛中。懸繩取之。當童子是。穴灸膻中。次灸胸堂。次灸臍中。次灸薛息。薛息在兩乳下第一肋間宛宛中是也。次灸巨闕。大人去鳩尾下一寸。

白話文:

可以與風池穴等高,取三個穴位。接著灸頭部兩側,也就是兩邊頭髮旋轉處。再灸鼻樑上的人中穴,以及嘴巴上方的穴位,要靠近鼻樑。之後灸承漿穴。到這裡還有一個太極穴,可以灸兩眉頭之間,這是嬰兒和幼童的治療方法。以上是頭部的十九個穴位。孩子出生十天,可以灸三壯。三十天可以灸五壯。五十天可以灸七壯。病情嚴重者,全部穴位都要灸。病情輕微者,只需要灸囟門、風池和玉枕穴。

艾條要熟透,要平整地接觸皮膚。火勢要到達病灶處。如果艾條生了,沒有平整地接觸皮膚,白白灸了很多,就沒有用處。如果肚子脹滿、呼吸短促、腸鳴,可以灸肺俞穴,在乳頭上方第二根肋骨之間的宛中穴,用懸繩法定位,也就是兒童的肺俞穴。接著灸膻中穴,再灸胸堂穴,再灸臍中穴,再灸薛息穴。薛息穴在兩乳頭下方第一根肋骨之間的宛中穴。最後灸巨闕穴,成人在鳩尾穴下方一寸處。

小兒去臍作六寸之分。去鳩毛下一寸是也。次灸胃脘。次灸金門。金門在穀道囊之後。當中央是也。從陰囊下度至大札前中分之。以上腹部十二處。胸堂巨闕胃管。十日兒只可灸二壯。一月以上可灸五壯。陰下縫中可灸二壯(或云隨年壯)。若脊強反張。灸大椎。並灸諸臟腧。

及督脊上當中。從大椎度至窮骨中屈。更從大椎度之。灸度下頭。是督脊也。以上背部十二處。十日兒可灸三壯。一月以上。可灸五壯。若手足掣瘲驚者。灸尺澤。次灸陽明。次灸少商。次灸勞宮。次灸心主。次灸合谷。次灸三間。次灸少陽。以上手部十六處。其要者陽明。

少商。心主。尺澤。合谷。少陽也。壯數如上。又灸伏兔。次灸三里。次灸腓腸。次灸陽明。次灸少陽。次灸然谷。以上足部十四處。皆要可灸。壯數如上。手足陽明謂人四指。凡小兒驚癇皆灸之。若風病火動。手足掣瘲者。盡灸手足十指端。又灸本節後。

白話文:

治療小兒疾病時,在肚臍下方六寸處(即鳩毛下一寸)進行灸療,接著灸胃脘,再灸金門(位於肛門後方的中央,從陰囊下方到大腿前中點)。以上是腹部十二個穴位。十天大的嬰兒每次灸兩壯,一個月以上的嬰兒每次灸五壯。陰部縫中可灸兩壯(或依年齡加減)。若孩子脊椎僵硬反張,則灸大椎,並灸其他臟器背後的穴位。

接著灸督脈脊椎上的穴位,從大椎一直灸到尾骨中段,再從大椎往下灸到頭部,這條線路就是督脈。以上是背部十二個穴位,十天大的嬰兒每次灸三壯,一個月以上的嬰兒每次灸五壯。若孩子手腳抽搐痙攣,則灸尺澤、陽明、少商、勞宮、心主、合谷、三間、少陽,以上是手部十六個穴位,其中陽明、少商、心主、尺澤、合谷、少陽是最重要的穴位。每次灸的壯數如上。

另外,還需灸伏兔、三里、腓腸、陽明、少陽、然谷,以上是足部十四個穴位,都是重要的穴位,每次灸的壯數如上。手足陽明是指人體的四根手指。小兒驚癇皆可灸這些穴位。若孩子患有風病火動,手腳抽搐痙攣,則需灸手足十個指尖,並灸指節後面的穴位。

治小兒癲癇瘛瘲。脊強低引項。灸長強穴三十壯。在脊底端。跗地取之乃得。

治小兒癲癇。驚風目眩。灸神庭穴七壯。在鼻直上入髮際五分。

治小兒風癇者。先屈指手如數物。乃發也。灸鼻柱上髮際宛宛中。三壯。

治小兒驚癇。先驚啼叫後乃發也。灸頂上旋毛中三壯。及耳後青絡脈(旋毛中即百會穴也)。

治癇。頭目眩痛。頸項強息。胸脅相引。不得傾側。癲疾嘔吐涎沫。灸本神。在曲差傍一寸半。在髮際。又直耳上入髮際四分。足少陽陽維之會。灸五壯。

治小兒驚癇。灸臨泣。當目上直上入髮際五分陷者中。足少陽太陽陽維之會。灸三壯。主頰主目不得視。口沫泣出。兩目眉頭痛。小兒驚癇反視。甲乙經云。灸筋縮在第九椎節下間。督脈氣所發。俯取之。灸三壯。主小兒驚癇瘛瘲。狂走。脊急強。目轉上插。聖惠灸長強一穴。

白話文:

治療小兒癲癇,如果伴隨脊柱僵硬,低頭引頸,可在長強穴灸三十壯。長強穴位於脊柱末端,靠近臀部,彎腰俯身即可找到。

治療小兒癲癇,伴隨驚風、目眩,可在神庭穴灸七壯。神庭穴位於鼻樑直上,髮際內五分處。

治療小兒風癇,先屈指如數物,之後發病,可在鼻柱上髮際凹陷處灸三壯。

治療小兒驚癇,先驚啼哭叫,之後發病,可在頭頂旋毛中灸三壯,以及耳後青絡脈(旋毛中即百會穴)灸三壯。

治療癲癇,伴隨頭目眩痛、頸項僵硬、胸脅牽引、不能側臥、癲癇發作時嘔吐涎沫,可在本神穴灸五壯。本神穴位於曲差穴旁一寸半,位於髮際,又直耳上入髮際四分處,是足少陽陽維脈的交會穴。

治療小兒驚癇,可在臨泣穴灸三壯。臨泣穴位於目上直上入髮際五分處凹陷處,是足少陽、太陽、陽維脈的交會穴,主治頰部、眼睛視力障礙、流口水、兩眼眉頭疼痛、小兒驚癇反視等症狀。

《甲乙經》記載,治療筋縮,可在第九椎節下間,督脈氣所發處灸三壯,主治小兒驚癇、狂走、脊柱僵硬、眼睛上翻等症狀。聖惠方中記載,治療小兒驚癇,可灸長強穴。

在腰腧下。脊體骸端陷者中。灸五壯。主腰脊急強。不可俯仰。癲狂病。大小便難。洞泄不禁。五淋久痔。小兒驚癇病。又灸瘈脈二穴。一名資脈。在耳內雞足青脈是穴。主頭風。耳後痛。小兒驚癇瘛瘲。嘔吐泄注。驚恐失精。視瞻不明䏧曹。灸二壯。針入一分。又小兒驚癇。

灸鬼祿穴一壯。右唇中央弦上炷如小麥大。用鋼刀尖斷更住。又秦承祖。灸小兒胎癇奶癇驚癇狐魅神邪。及癲狂病。諸般醫治不瘥者。以並兩手大拇指。用軟絲繩子急搏之。灸三壯。艾炷著四處。半在甲上。半在肉上。四處盡燒。一處不燒。其灸不愈。神效不可量也。諸開灸上一壯如小麥大。

白話文:

腰部兩側,靠近脊椎骨末端凹陷處,灸五壯,可治腰脊僵硬疼痛,無法彎腰抬頭,癲狂病,大小便困難,尿失禁,各種泌尿系統疾病,久治不癒的痔瘡,小兒驚癇病。另外,耳內雞足青脈處,名為瘈脈,灸二壯,針刺一分,可治頭風,耳後疼痛,小兒驚癇,瘛瘲,嘔吐,腹瀉,驚恐失精,視力模糊。

此外,在右唇中央弦上,灸一壯,如小麥大小,用鋼刀尖將艾炷斷掉,可治小兒胎癇,奶癇,驚癇,狐魅神邪,癲狂病,各種醫治不癒的疾病。用軟繩子綁住病人雙手拇指,在拇指上灸三壯,艾炷分佈於指甲和肉上,四處都要燒到,缺一不可,灸完即可治癒,效果顯著。所有灸法,艾炷大小如小麥粒。

嬰孺方審是癇候。急灸頂上旋發中。若眼直視。灸兩目直瞳子髮際各一處。心下一寸宛宛中。脊上一處。當脫骨上一處。大觀一處。各灸二壯。七頂上多灸亦良。更見有癇候。兩乳內各一寸七壯。累試大效。小兒食癇者先寒熱。灑沂乃發也。灸鳩尾。頭上各穴。不可一時下灸。

待諸處無效即續次灸之。輕者囟中。額上髮際。鼻人中。耳門。風池。玉枕可也。凡灸頭風。火多者。不過三十壯。此則沉者不可頓灸。可日日灸之也。又灸口吻。各二七壯。又灸諸癇穴。不可悉灸。候諸處無效。方灸之。千金翼云。灸第二椎及下窮骨兩處。以繩度中。折繩端一處。

白話文:

小孩發病如果是癲癇,要趕快用艾灸在頭頂旋髮中穴位。如果眼睛直視,就在兩眼直瞳子髮際各灸一處,心下一寸宛宛中穴、脊上一處、當脫骨上一處、大觀一處各灸兩壯。頭頂七處多灸效果也很好。如果出現癲癇症狀,在兩乳內各灸一寸七壯,經過多次驗證效果很顯著。小兒吃東西引起的癲癇,通常先有寒熱症狀,之後才發作。可以用艾灸鳩尾穴和頭部各個穴位,但不要一次灸太多。

如果其他穴位灸了沒效果,可以接著灸其他穴位。症狀輕微的可以用灸囟中、額上髮際、鼻人中、耳門、風池、玉枕穴。灸頭風時,火氣強的灸不過三十壯,而症狀嚴重的則不能一次灸太多,可以每天灸一點。另外,可以灸口吻穴,各灸二七壯,也可以灸其他治療癲癇的穴位,但不要全部都灸,等其他穴位灸了沒效果才灸這些穴位。《千金翼方》記載,灸第二椎骨以及下窮骨兩處,用繩子量取中點,折繩端就是灸的位置。

是脊中骨也。凡三處。復斷此繩作三折。令合等參合。如厶字。以一角注中央。灸下二角。夾脊兩邊便灸之。凡五處也。以丹注灸所五處。各百壯。削竹為藤繩。嬰孺方又云。凡灸癇得啼為輕。易治。不得啼為重。難治。小兒生十數日。便得癇者。皆可灸也。可灸一壯。其要極若三五壯。

治小兒驚癇。灸囊下縫二七壯。又兩乳頭三壯。又灸天窗百會。又灸耳上髮際各五壯。

治小兒癇喘不得息。耳聾。穴顱息

治癇驚如有見者。穴列缺,並取陽明絡。

治癇瘈遺清溺。虛則病諸瘕癲。實則癃閉。少腹中熱。善寐。穴大敦。

治癇瘈手足擾。目昏口噤溺黃。穴商丘

白話文:

這是脊椎骨,一共三處。將繩子折成三段,讓三段等長,組合成像「厶」字一樣的形狀,將其中一個角放在中間,然後灸另外兩個角。再灸脊椎兩邊,一共五處。用丹砂塗抹在五個灸治的地方,每處灸一百壯。用竹子削成藤繩。嬰兒和幼童的治療方法中又說,灸治癇症,如果孩子哭鬧,症狀較輕,容易治療;如果孩子不哭,症狀較重,難以治療。小兒出生十幾天就患癇症的,都可以灸治。可以灸一壯,最重要的是要像三到五壯那樣。

治療小兒驚癇,灸囊下縫二七壯,再灸兩乳頭三壯,再灸天窗百會,再灸耳上髮際各五壯。

治療小兒癇症喘不過氣,耳聾,灸穴顱息。

治療癇症驚恐像是看見什麼東西一樣,灸列缺穴,同時取陽明絡。

治療癇症發作時手腳亂動,眼睛昏花,嘴巴緊閉,尿液發黃,灸商丘穴。

治風從頭至足。癇瘈口閉不得開。每大便腹暴滿。按之不下。一作噫悲喘。穴崑崙

治癇病腹滿。常噎氣。灸膻中巨闕各五壯。膻中在乳中間。平乳取之。巨闕在臍上六寸。

治風眩癇病。角弓反張(全嬰方)。灸上星三壯。

治馬癇。穴金門,僕參

治羊癇。穴會宗下空中

治小兒但是風癇病症。諸醫治不瘥(明堂經)。穴率谷

治小兒發癇瘛瘲。嘔吐涎沫。驚恐失精。瞻視不明。穴顱囟

治小兒發癇瘛瘲。穴崑崙

治小兒發癇瘛瘲。穴瘈脈,神道,顱囟

治小兒發癇。張口搖頭。身反折。穴金門

治狂癇不識人。及治風癇(全嬰方)。灸百會五壯。

白話文:

治療風病,從頭到腳都會有症狀。若出現抽搐、口閉難開,且每次大便後腹部脹滿,按壓不下去,並伴有嘆息、悲傷、喘不過氣的現象,可以灸崑崙穴。

治療抽搐伴腹脹、經常噎氣的症狀,可以在膻中穴和巨闕穴各灸五壯。膻中穴位於兩乳頭中間,平乳取穴。巨闕穴位於肚臍上六寸。

治療頭暈、抽搐、角弓反張的症狀,可以在上星穴灸三壯。

治療馬癇,可以針灸金門穴、僕參穴。

治療羊癇,可以在會宗穴下方空處針灸。

治療小兒風癇病,若其他醫生治療無效,可以針灸率谷穴。

治療小兒發作抽搐、嘔吐涎沫、驚恐失精、視力模糊,可以針灸顱囟穴。

治療小兒發作抽搐,可以針灸崑崙穴。

治療小兒發作抽搐,可以針灸瘈脈穴、神道穴、顱囟穴。

治療小兒發作抽搐,張口搖頭,身體反折,可以針灸金門穴。

治療狂癇不識人,以及治療風癇,可以在百會穴灸五壯。

治風癲。灸督脈。在鼻直中央入髮際三壯。

治癲厥。狂走後死。灸足大指生毛處五壯。

治狂邪發作無常。披髮大叫。欲殺人不避水火。灸間使。在掌後三寸兩筋中間。男左女右。隨年壯。

治小兒驚癇。風癇瘛瘲。發作無時。鼻多清涕。頂腫。穴前頂

治小兒驚癇。穴長強,身柱

治小兒驚癇瘛瘲。嘔吐泄注。驚恐失精。瞻視不明。穴瘈脈,長強

治小兒驚癇。穴囟會,前頂,本神,大柱

治小兒驚癇。張口搖頭。啼叫反折(全嬰方)。灸臍中三壯。

治癇發目上插。穴攢竹

治小兒癇。喘不得息。穴囟會

白話文:

治療風癲,灸督脈,在鼻樑正中髮際線往內三壯。

治療癲厥,狂躁奔走後死亡的,灸足大拇指長毛處五壯。

治療狂躁發作無常,披頭散髮大叫,想要殺人,不避水火,灸間使穴,在手掌後三寸兩筋中間,男性灸左手,女性灸右手,灸壯數根據年齡而定。

治療小兒驚癇,風癇、瘛瘲,發作無時,鼻涕多,頭頂腫,灸前頂穴。

治療小兒驚癇,灸長強穴、身柱穴。

治療小兒驚癇瘛瘲,嘔吐、腹瀉、驚恐失精、視力模糊,灸瘈脈穴、長強穴。

治療小兒驚癇,灸囟會穴、前頂穴、本神穴、大柱穴。

治療小兒驚癇,張口搖頭,哭喊並反折身體,灸臍中三壯。

治療癇症發作時眼睛往上翻,灸攢竹穴。

治療小兒癇症,呼吸困難,灸囟會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