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驗良方彙編》~ 卷之上 (11)
卷之上 (11)
1. 臨產調理
孕婦臨月,當安神靜慮,時常步履,不可多睡、飽食、過飲。若見胞水來,腰腹痛甚,是胎離其經也。必使產母仰臥,令兒順轉。見有不順,令穩婆輕輕推人,候兒自順,方可用藥催生。勿早服催生藥,及產婦用力過之,致貽橫產、偏產之禍。
凡胞胎早破,血水先干,交骨不開,停胎不下者,急煎大助氣湯,不時與服,以協濟之,其胎自下。又有盤腸難產,或子腸先出,產後不收者,急用噴面搐鼻之法(見後)。蓋產戶不閉,子宮不收,皆元氣不足之故。先服生化湯,後加參以補之,斂之。
臨盆時,痛陣未緊,交骨未開,胞水未破,不可輕用穩婆試水,產戶雖開,兒頭未正,總不可早服催生月並滑胎、敗血等方。
臨盆時,穩婆須擇老練。倘有生息不順,只說未產;或是雙胎,只說胞衣未下,恐驚則氣散,愈難生息故也。小兒落地,有無氣者,臍帶不可剪,以油紙燃燒斷,接補其陽氣可也。兒下而胞衣不下,宜生化湯送益母丸,外用熱衣暖腹。
胞衣不下,由產母才送兒出,無力送衣;或經時久,冷氣外乘,則血道凝澀而胎不下;或胎前素弱,血氣枯涸而衣停,三者速服大料生化湯兩貼,斯血旺腹和而衣自下也。產婦不可睡倒,須先斷臍帶,以草鞋帶墜之;寒月火籠被中,時換熱衣暖腹。至朴硝雖下胞神效,弱人慎之。
又濟坤丹,一名回生丹,取其催生、下胞、消血塊也。但多用醋煮大黃、蘇木豆汁為主。雖有落胎、下胞、定痛之捷,其產婦新生之血,豈得寧留耶?服之而成虛症者固矣。
臨盆產母,面赤舌青者,子死,面青舌赤、吐沫者,母死;唇、口俱青,兩邊沫出者,子母俱死。
王叔和云:欲產之婦脈離經(臨產脈六至,號離經),沉細而滑也同名,夜半覺痛應分娩,來日日午定知生。身重體寒舌又頻,舌下之脈黑復青,反舌上冷子當死,腹中還遣母歸陰。面赤舌青細尋看,母活子死愈應難。唇口俱青沫又出,母子俱死總不失。面青舌青沫出頻,母死子活定知真。
露腳為逆生,露手為橫生(皆產婦用力預逼之故,故臨產切不可預逼),當以鏽針微刺兒手足心,用鹽略擦,輕輕送入,兒痛縮轉,便即回順。若產門已露頭髮而兒未得下者,恐是臍帶絆住兒肩,令穩婆分開即生。
盤腸獻花者,分娩時產腸先出,兒即隨下。俗用冷水噀面,恐虛弱人因驚成病,或即脫絕,舊以蓖麻子四十粒,研塗腦頂,自然收上,收即以水洗去麻子。又有久而腸為風吹乾,不能收者,可將糯米泔水或磨刀水,火上溫過,以潤養之,自收。
臨盆,胞水來數斗,痛聲開口者危。
小兒落地後,產母口、鼻黑如塵垢,及鼻衄不止,內熱陰燥,冷汗如油、喘息不休者,乃氣虛血散,胃絕肺敗,不治之症也。急用參蘇飲,間有生者(鼻準屬脾土,胃脈夾口,鼻孔屬肺金,繞承漿)。
白話文:
孕婦臨近生產時,應保持心情平靜,思緒安定,時常散步走動,不宜過度睡眠、吃太飽或喝太多。如果出現羊水破裂,腰腹劇痛,這是胎兒離開正常位置的徵兆。必須讓產婦仰臥,讓胎兒順利轉正。若發現胎位不正,應請有經驗的接生婆輕輕推動產婦腹部,等待胎兒自行轉正,才可使用藥物催生。切勿過早服用催生藥,或讓產婦過度用力,以免造成橫位產或偏位產的危險。
如果羊水過早破裂,血液先乾涸,骨盆沒有打開,胎兒無法產出,應立即煎煮大助氣湯,不定時服用,幫助生產,胎兒自然會產出。另外,若發生腸子脫出難產,或是子宮先脫出,產後子宮無法收縮的情況,應立即使用噴面、吸鼻的方法(方法見後)。這類情況是因為產道閉合不全,子宮無法收縮,都是元氣不足的緣故。先服用生化湯,再加人參補氣,使子宮收縮。
臨盆時,陣痛還不密集,骨盆未開,羊水未破時,不可輕易讓接生婆試探羊水,即使產道已開,胎兒頭部尚未轉正,也不可過早服用催生、滑胎、敗血等藥方。
臨盆時,接生婆必須選擇有經驗的。若有生產不順的情況,只能說還沒開始生;或是雙胞胎,只能說胎盤還沒娩出,以免產婦受到驚嚇導致氣散,更難生產。嬰兒出生時,若沒有氣息,臍帶不可剪斷,用油紙點燃燒斷,以接續其陽氣。嬰兒娩出但胎盤沒有娩出,應服用生化湯並配合益母丸,外用熱衣溫暖腹部。
胎盤沒有娩出,是因為產婦剛生產完,沒有力氣娩出胎盤;或是生產時間過久,寒氣侵入,導致血道凝澀,胎盤無法排出;又或者孕婦本身虛弱,血氣枯竭,胎盤停留在體內。這三種情況都應快速服用大量生化湯兩帖,使血氣旺盛,腹部氣血調和,胎盤自然會排出。產婦不可躺臥,須先剪斷臍帶,用草鞋帶繫住懸掛,寒冷時節用火盆在被中取暖,時常更換熱衣溫暖腹部。雖然朴硝有助於排出胎盤的功效,但體質虛弱的人應慎用。
另外,濟坤丹,又名回生丹,其功效是催生、排出胎盤、消除血塊。但主要以醋煮大黃、蘇木豆汁為主。雖然有墮胎、排出胎盤、止痛的效果,但產婦新生的血液,豈能保留?服用後導致虛症是必然的。
臨盆產婦,面色發紅、舌頭發青,是胎兒死亡的徵兆;面色發青、舌頭發紅、吐沫,是母親死亡的徵兆;嘴唇、口部都發青,兩邊吐沫,是母子俱亡的徵兆。
王叔和說:「臨產婦女的脈象會出現離經的現象(即脈搏每分鐘跳動六次,稱為離經脈),脈象沉細而滑,這也叫做離經脈。如果半夜感覺到疼痛,應為即將分娩,第二天中午一定會生產。身體沉重、體寒、舌頭頻繁伸出,舌下靜脈發黑發青,若舌頭上部發冷,表示胎兒將死,母親也會死亡。面色發紅、舌頭發青,仔細觀察,母親雖然活著,但胎兒難以存活。嘴唇、口部都發青,並吐出泡沫,是母子俱亡的徵兆。面色發青、舌頭發青、並吐出泡沫,是母親死亡,胎兒存活的徵兆。」
腳先露出來是逆產,手先露出來是橫產(這些都是產婦用力過度所導致,所以臨產時切不可過度用力),應用繡花針輕輕刺嬰兒的手心、腳心,用鹽輕擦,輕輕將手腳送入產道,嬰兒因疼痛會縮回,胎位自然會轉正。若產門已露出胎兒頭髮,但胎兒無法娩出,可能是臍帶纏住嬰兒肩膀,請接生婆將臍帶解開,嬰兒即可順利產出。
盤腸獻花是指分娩時腸子先脫出,嬰兒隨即娩出。民間用冷水噴灑產婦臉部,恐怕虛弱的人會因驚嚇成病,甚至猝死。以前用蓖麻子四十粒,研磨塗在頭頂,腸子自然會收回,收回後用清水洗去蓖麻子。也有因腸子脫出太久,被風吹乾而無法收回的情況,可用糯米泔水或磨刀水,加熱後溫養,腸子自然會收回。
臨盆時,羊水大量流出,產婦疼痛而大聲呼喊,情況危急。
嬰兒出生後,產婦口、鼻發黑如灰塵,鼻血不止,體內燥熱,陰部乾燥,冷汗如油,喘息不停,這是氣虛血散,胃氣衰竭,肺氣敗壞,屬於不治之症。應立即服用參蘇飲,或有存活的可能(鼻尖屬脾土,胃經繞口,鼻孔屬肺金,環繞承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