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䱐溪秘傳簡驗方》~ 卷下 (27)
卷下 (27)
1. 癜癩門
遍身風癩。,濃煮浮萍湯,頻浴。再以苦參片五兩,好酒三斗浸,飲。
白駁,俗名癩花風,又名蛇皮癬。,先以布擦透,後用醋磨石硫黃、附子。塗之。或硫黃、白礬。擦。
又方:皂角湯洗後,煎茵陳湯洗,洗畢,以醋調蛇蛻灰搽。若頭面先起,漸長如癬。急用穿山甲片刮令痛,以炙熱豬脂頻擦。
白玷風。,驢屎、薑汁等分。和勻,頻洗。
蛇皮瘡。,柿子油。擦。
赤癜。,醋磨知母。擦,日三。
赤白癜風。,生薑。頻擦之,良。
又方:膽礬、牡蠣粉各半兩。生研。酢調,摩之。
又方:蘿蔔汁。調生礬末三錢。先以布擦損,塗之。
癘風,眉毛脫落。,蔓菁子四兩。炒,研。酢和,塗。
白話文:
[癲癟門]
全身患有風癬。應濃烈煮浮萍湯,頻繁沐浴。再取苦參片五兩,與好酒三鬥浸泡,飲用。
白斑病,俗稱癩花風,又稱蛇皮癬。先以布擦拭,後用醋磨碎石硫磺和附子,塗抹患處。或者使用硫磺和白礬摩擦。
另一方法:使用皁角湯清洗後,再煎煮茵陳湯洗滌,洗完後,用醋調和蛇蛻灰塗抹。如果頭部和麪部先出現症狀,逐漸長得像癬一樣。緊急情況下,使用穿山甲片刮至感到疼痛,再以熱豬油頻繁擦拭。
白斑風。驢糞與薑汁等量混合均勻,頻繁洗滌。
蛇皮瘡。使用柿子油擦拭。
紅癬。用醋磨碎知母,每日三次擦拭。
紅白斑風。使用生薑頻繁擦拭,效果良好。
另一方法:膽礬和牡蠣粉各半兩,生研細末。用醋調和,塗抹患處。
另一方法:蘿蔔汁調和生礬末三錢。先用布擦傷患處,再塗抹。
麻瘋病,眉毛脫落。使用蔓菁子四兩,炒熟研磨。用醋調和,塗抹患處。
2. 癬疥門
諸癬。,五倍子(去蟲)、白礬(燒過)等分。研末。濕者摻之,乾者油調。
又方:生白果仁或薑黃。頻擦。
又方:龍眼核。醋磨。塗之。
乾溼二癬。,東壁土。敷,效。
五種瘡癬。,韭根。炒存性,搗末。豬脂調敷,三五度瘥。
瘡癬痛疼,初生者。,嚼鹽。頻擦,妙。
蟲癬。,清晨採露水絲瓜葉七片。逐片擦七下。忌雞、魚、發物,效。
疥癬有蟲。,石灰。淋汁,洗。
又方:硫黃末。以雞子煎香油,調搽,效。
又方:海桐皮、蛇床子等分。為末。臘豬脂調搽。
頸面花癬。,真象皮。切片,醋蒸烊,搽之。
身面頑癬。,鐵鏽。磨醋,擦。
牛皮癬。,用舊牛皮鞋底。燒灰,存性,加輕粉少許,麻油調搽。
又方:醋炒椒角。抹搽。
又方:生驢皮一塊。以朴硝醃過,燒灰。油搽。
又方:藜蘆末。生豬油和。塗之。
鵝掌風癬。,雄黃、甲片。火燒,熏之數次。
又方:豆腐泔水洗手一月。
小兒頭瘡,爬即延生為胎癬。,蔥鹽湯洗淨,後以桑中木蛀屑,燒,研,油和。敷。
癬蔓延成濕瘡。,蘆薈一兩,炙草半兩。研末。先以溫漿水洗癬,拭淨,敷之,瘥。
干瘸、濕瘸、疥癬。,雞冠血。和黃連末,塗。
疥瘡。,豬膽、苦參。煎湯,常洗。
赤黑丹疥,或燥或癢,遍延即死。,白磁末。豬油和,塗。
白話文:
【各類癬疥】
-
取五倍子(去除蟲卵)、白礬(經過燒制),等量混合。研磨成粉末。對於濕癬直接撒上,乾癬則以油調和後使用。
-
另一方法:使用生的白果仁或是薑黃。頻繁擦拭患處。
-
另一方法:取龍眼核,以醋研磨。塗抹於患處。
【乾癬與濕癬】
- 使用東牆邊的土,敷在患處,有效。
【五種不同類型的瘡癬】
- 將韭菜根炒至保存其性質,研磨成末,以豬脂調和後敷在患處,約三到五次便會好轉。
【新生成的癬瘡疼痛】
- 嚼鹽,頻繁擦拭,效果奇妙。
【蟲癬】
- 清晨採集露水中的絲瓜葉七片,每片擦拭七次。需忌食雞肉、魚類以及易發物,有效。
【有蟲的疥癬】
-
使用石灰,淋汁後清洗。
-
另一方法:硫磺末,以雞蛋煎香油調和後塗抹,有效。
-
另一方法:海桐皮、蛇牀子等量混合,研磨成末,以豬脂調和後塗抹。
【頸部和麪部的花癬】
- 真象皮切片,以醋蒸後塗抹。
【身體和麪部的頑固癬】
- 鐵鏽,以醋研磨後擦拭。
【牛皮癬】
-
使用舊的牛皮鞋底燒成灰,加入少量輕粉,以麻油調和後塗抹。
-
另一方法:醋炒花椒,塗抹。
-
另一方法:生驢皮,以朴硝醃製過後燒成灰,以油調和後塗抹。
-
另一方法:藜蘆末,以生豬油混合後塗抹。
【鵝掌風癬】
-
雄黃、甲片,以火燒後燻烤數次。
-
另一方法:每日以豆腐泔水洗手一個月。
【兒童頭部瘡癬,一旦抓破容易擴散成為胎癬】
- 先以蔥鹽湯清洗,然後以桑樹中的木蛀屑燒製,研磨,以油調和後敷上。
【癬蔓延成濕瘡】
- 蘆薈一兩,炙草半兩,研磨成末。先以溫水清洗癬,擦乾淨後敷上。
【幹癬、濕癬、疥癬】
- 以雞冠血和黃連末混合後塗抹。
【疥瘡】
- 豬膽、苦參,煎湯,經常清洗。
【紅色或黑色的丹疥,可能乾燥或癢,若蔓延開來可能致命】
- 白瓷末,以豬油調和後塗抹。
3. 反花門
反花瘡毒,初生惡肉,如米粒,破之血出,肉隨生,反出於外。,鵓鴿屎三兩。炒黃,為末。溫漿水洗後,敷。
反花惡瘡,破之反出。,馬齒莧一斤。燒,研。豬脂和敷。
翻花瘡。,柳枝葉三斤。水五升,煎半,熬如餳。日塗三次。
又方:蒼耳葉。搗汁,塗。
白話文:
【反花門】
這是指一種名為「反花瘡毒」的疾病,剛開始會長出類似米粒大小的惡性肉瘤,一旦破掉就會流血,且肉瘤會持續生長,從傷口處向外突出。
治療方式是使用鵓鴿的糞便三兩,先炒至呈黃色,再磨成粉末。用溫熱的米湯清洗患部後,將粉末敷在上面。
另一種情況是,肉瘤破裂後反而向外突出的「反花惡瘡」。治療方式是取一斤的馬齒莧,燒燬後研成粉末,再與豬油混合敷在患部上。
對於「翻花瘡」這種病症,可以取三斤的柳樹枝葉,加入五升的水煎煮到剩一半,濃縮成糖狀的膏體,每天塗抹三次於患部。
另一個療法是使用蒼耳葉,將其搗碎成汁液後,塗抹在患部。
4. 楊梅瘡門
楊梅瘡爛。,古牆上螺螄殼、辰砂等分,片腦少許。為末。擦。
便癰,俗謂左魚口、右便毒,又統名曰騎馬癰。,牛皮膠。醋煮烊,塗。
又方:雄黃、乳香各二錢,黃柏一錢。共研。新汲水調塗。
又方:瓦松。研。雞子清調塗。
魚口便毒。,雞子清調臘肉油,塗。
陰頭生下疳。,先以大小薊、地骨皮煎湯,洗淨;再用黃柏、黃芩、宮粉、珍珠、冰片研細,敷之效。或鮮小薊、地骨皮各五兩,煎濃汁,浸之。極痛者,數日而愈。
白話文:
【對於楊梅瘡爛的情況】,可以使用古老牆壁上的螺螄殼、辰砂等量,加上少量的片腦,磨成粉末後塗抹於患處。
【對於俗稱左魚口、右便毒,通常被稱為騎馬癰的情況】,可以使用牛皮膠,用醋煮溶後塗抹。
另一個方法是,使用雄黃、乳香各二錢,黃柏一錢,一起研磨後,用新汲取的水調和塗抹。
還有一種方法,使用瓦松研磨後,用雞蛋清調和塗抹。
【對於魚口便毒的情況】,可以用雞蛋清調和臘肉油塗抹。
【對於生在陰部的下疳情況】,首先使用大小薊、地骨皮煎煮的湯汁清洗乾淨,然後再用黃柏、黃芩、宮粉、珍珠、冰片研細後敷在患處會有效果。或者用鮮薊、地骨皮各五兩煎濃汁浸泡,對於劇烈疼痛的情況,數天內就會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