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希雍

《本草單方》~ 卷五 (7)

回本書目錄

卷五 (7)

1. 頭風

八種頭風。

蓖麻子,剛子(各四十九粒去殼),雀腦芎(一大塊)

搗如泥,糊丸彈子大,線穿掛風處,陰乾。用時,先將好末茶調成膏子,塗盞內;後將炭火燒前藥,煙起以盞覆之,待煙盡,以百沸蔥湯點盞內,連茶藥服之。後以綿被裹頭臥,汗出。避風。《袖珍方》

又,魚鰾燒存性,為末。臨臥,以蔥酒服二錢。

又,半夏末,入百草霜少許,作紙捻,燒煙,就鼻內㗜之,口中含水,有涎吐去,再含,三次見效。《衛生寶鑑》

又,和州藜蘆一莖,日乾,研末,入麝香少許,吹鼻。

又方,通頂散

藜蘆(半兩),黃連(三分)

㗜鼻。《聖惠方》

頭風疼痛。

五月五日取蚯蚓,和腦、麝,杵,丸梧子大。每以一丸納鼻中,隨左右,先塗薑汁在鼻,立愈。《總錄》

又,用香白芷一味洗,曬,為末,煉蜜丸彈子大。每嚼一丸,以茶清或荊芥湯化下。此都梁名醫楊介治王定國病,有驗。名都梁丸。其藥治頭風眩暈,女人胎前產後傷風頭痛,血風頭痛,皆效。

又,用大蒜七個去皮,先燒紅地,以蒜逐個於地上磨成膏子,卻以殭蠶一兩去頭足,安蒜上,碗覆一夜,勿令透氣,只取蠶研末,㗜入鼻內,口中含水。甚效。《聖濟錄》

又,光明硫黃,硝石(各一兩)

細研,水丸芡子大。空心嚼一丸,茶下。《普濟方》

又,荊瀝,日日服之。《集驗方》此治痰頭風。

又,蔓荊子(一升)

為末,絹袋浸一斗酒中七日。溫飲,日三次。《千金方》

風氣頭痛,不可忍者。

乳香,蓖麻仁(等分)

搗餅,隨左右貼太陽穴,解發出氣。甚驗。

又方,蓖麻仁(半兩),棗肉(十五枚)

搗,塗紙上,捲筒插入鼻中,下清涕,即止。

頭風熱痛。

山豆根末,油調,塗兩太陽。《備急方》

頭風涕淚,疼痛不已。

石膏(煅二兩),川芎(二兩),甘草(炙半兩)

為末。每服一錢,蔥白茶湯調下,日二服。《宣明方》

頭風畏冷。

以蕎麥粉二升,水調,作二餅,更互合頭上,微汗即愈。《怪證奇方》

頭風腦痛。

玄精石末,入羊膽中,陰乾。水調一字,吹鼻中,立止。《千金方》

頭風斧劈難忍。

川烏頭末燒煙,熏碗內,溫茶泡服。《集簡方》

頭風眩暈。

香白芷一味洗,曬,為末,煉蜜丸彈子大。每嚼一丸,以茶清或荊芥湯化下。時珍方

又,蟬殼一兩微炒,為末。非時酒下一錢,白湯亦可。《聖惠方》

頭風旋暈,痰逆噁心,懶食。

真零陵香,藿香葉,莎草根(炒等分)

為末。每服二錢,茶下,日三服。《本事方》

頭項風強。

八月後,取荊芥穗作枕,及鋪床下,立春日去之。《千金方》

年久頭風。

萊菔子,生薑(等分)

搗,取汁,入麝香少許,搐入鼻中,立止。《普濟方》

雷頭風病。

羊屎焙,研,酒服二錢。《普濟方》

白話文:

八種頭風的治療方法

  1. 蓖麻子、剛子、雀腦芎藥丸: 將蓖麻子和剛子(各49粒,去殼)以及一大塊雀腦芎搗成泥狀,做成彈珠大小的藥丸,用線穿起來掛在通風處陰乾。使用時,先將好的茶葉末調成膏狀,塗在杯子內,然後用炭火燒藥丸,等煙冒起時用杯子蓋住,等到煙散盡後,倒入滾燙的蔥湯,連同茶藥一起服用。服藥後用棉被裹住頭部躺下,使其發汗,並避免吹風。

  2. 魚鰾末: 將魚鰾燒成炭,研磨成粉末。睡前用蔥酒服用二錢。

  3. 半夏、百草霜鼻煙: 將半夏磨成粉,加入少許百草霜,做成紙捻,點燃後用煙熏鼻孔,口中含水,有口水就吐掉,再含水,重複三次,即可見效。

  4. 和州藜蘆鼻吸: 取一莖和州藜蘆,曬乾後磨成粉,加入少許麝香,吹入鼻孔。

  5. 藜蘆、黃連鼻吸散: 將藜蘆(半兩)和黃連(三分)磨成粉,吹入鼻孔。

  6. 蚯蚓藥丸: 在五月五日捕捉蚯蚓,與腦髓、麝香一起搗成泥,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取一丸放入鼻孔,可左右兩邊交替,先在鼻孔內塗抹薑汁,可立即見效。

  7. 香白芷蜜丸: 將香白芷洗淨曬乾,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彈珠大小的藥丸。每次嚼服一丸,用茶水或荊芥湯送服。此為名醫楊介治療王定國頭風的有效藥方,名為都梁丸。此藥能治療頭風眩暈、婦女產前產後感冒頭痛、血風頭痛等症狀。

  8. 大蒜、殭蠶鼻吸: 取七個大蒜去皮,先將地面燒紅,將大蒜在地上磨成膏狀,然後將一兩殭蠶(去除頭足)放在大蒜膏上,用碗蓋住,過夜不讓透氣。隔天取殭蠶磨成粉末,吸入鼻孔,口中含水,效果顯著。

  9. 硫磺、硝石藥丸: 將光明硫磺和硝石(各一兩)研磨成細粉,用水做成芡實大小的藥丸。空腹嚼服一丸,用茶水送服。

  10. 荊瀝: 每日服用荊瀝,此方法用於治療痰引起的頭風。

  11. 蔓荊子酒: 將一升蔓荊子磨成粉,裝入絹袋中,浸泡在一斗酒中七日。每日溫飲三次。

  12. 乳香、蓖麻仁藥餅: 將乳香和蓖麻仁(等分)搗成餅狀,貼在太陽穴處,解開發髻使其透氣,效果顯著。

  13. 蓖麻仁、棗肉鼻塞: 將半兩蓖麻仁和十五枚棗肉搗成泥,塗在紙上捲成筒狀,塞入鼻孔,使清涕流出,即可止痛。

  14. 山豆根油: 將山豆根磨成粉,用油調勻,塗抹在兩側太陽穴。

  15. 石膏、川芎、甘草散: 將煅燒過的石膏(二兩)、川芎(二兩)和炙甘草(半兩)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蔥白茶湯調服,每日兩次。

  16. 蕎麥餅: 將二升蕎麥粉用水調和,做成兩個餅,交替敷在頭上,使其微微出汗即可治癒。

  17. 玄精石、羊膽鼻吸: 將玄精石磨成粉末,放入羊膽中陰乾。使用時取一字(少量)用冷水調和,吹入鼻孔,可立即止痛。

  18. 川烏頭煙: 將川烏頭磨成粉,燒煙熏碗內,用溫茶水沖泡服用。

  19. 香白芷蜜丸(同方法7): 將香白芷洗淨曬乾,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彈珠大小的藥丸。每次嚼服一丸,用茶水或荊芥湯送服。

  20. 蟬殼粉: 將一兩蟬殼稍微炒過,磨成粉末。不在用餐時間時用酒送服一錢,也可以用白開水送服。

  21. 零陵香、藿香葉、莎草根散: 將真零陵香、藿香葉和炒過的莎草根(等分)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茶水送服,每日三次。

  22. 荊芥枕: 八月後,將荊芥穗做成枕頭或鋪在床下,立春時更換。

  23. 萊菔子、生薑鼻吸: 將萊菔子和生薑(等分)搗成泥,取汁,加入少許麝香,滴入鼻孔,可立即止痛。

  24. 羊屎酒: 將羊屎焙乾,研磨成粉末,用酒送服二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