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單方》~ 卷五 (5)
卷五 (5)
1. 蓄血
腹中血塊。
血竭,沒藥(各一兩),滑石,牡丹皮(同煮過一兩)
為末,醋糊丸梧子大,服之。《摘玄方》
治內傷血痛。
用降真香自番舶來者,色較紅,香氣甜而不辣,用之入藥,勝色深紫者。上部傷,瘀血停積胸膈、骨節,按之痛,或並脅肋痛,此吐血候也。急用此藥刮,入藥服之,良。內傷或怒氣傷肝吐血,用以代鬱金,效。
白話文:
肚子裡有血塊。
將血竭、沒藥(各一兩),滑石、牡丹皮(和前兩味藥一起煮過,也用一兩),全部磨成粉末,用醋調成糊狀,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服用。《摘玄方》記載。
可以用來治療因內傷引起的血瘀疼痛。
這裡說的降真香,要用從外國來的,顏色比較紅,香氣是甜的而不辛辣,用來入藥,效果會比深紫色的好。如果上半身受傷,導致瘀血停留在胸膈、骨節,按壓會痛,或者連帶脅肋也痛,這屬於可能要吐血的情況。要趕快用這種藥刮取粉末入藥服用,效果很好。若是因內傷或因生氣傷肝而吐血,可以用它來代替鬱金,效果也很好。
2. 頭痛
止頭痛。
八月朔日收露水,取磨墨點太陽穴。時珍方
風熱頭痛。
荊芥穗,石膏(等分)
為末。每服二錢,茶調下。《永類鈐方》
又,菊花,石膏,川芎(各三錢)
為末。每服一錢半。茶調下。《簡便方》
又,龍腦末(半兩),南蓬砂末(一兩)
頻搐兩鼻。《御藥院方》
風寒頭痛。治風寒客於頭中,清涕,項筋急硬,胸中寒痰,嘔吐清水。
用大附子或大川烏頭二枚去皮,蒸過,川芎藭、生薑各一兩,焙,研,以茶湯調服一錢;或銼片,每用五錢,水煎服。隔三四日再服。或加防風一兩。《三因方》
治風寒流注,偏正頭痛,年久不愈,最有神效。
用大附子一個生切四片,以薑汁一盞浸炙,再浸再炙,汁盡乃止、高良薑等分,為末。每服一錢,臘茶清調下。忌食熱物少時。
治大寒犯腦頭痛。
以酒拌吳茱萸葉,袋盛蒸熟,更互枕熨之,痛止為度。時珍方
風虛頭痛,欲破者。
杏仁去皮尖,研末,水九升研,濾汁,煎如麻腐狀,取和羹粥食,七日後大汗出,諸風漸減。慎風冷。忌豬雞魚蒜醋。《千金方》
腦風頭痛,不可忍。
遠志末,㗜鼻。《宣明方》
風痰頭痛,不可忍。
天南星(一兩),荊芥葉(一兩)
為末,薑汁糊丸梧子大。每食後,薑湯下二十丸。《濟生方》
又,梔子末,和蜜,濃傅舌上,吐,即止。李絳《手集》
又,苦瓠膜取汁,以葦管灌入鼻中,其氣上衝腦門,須臾,惡涎流下,其病立愈,除根。勿以昏暈為疑。乾者,浸汁亦效。其子為末,吹入亦效。年久頭風皆愈。《普濟方》
痰厥頭痛。
牛蒡子(炒),旋覆花(等分)
為末。臘茶清服一錢,日二服。《聖惠方》
又,白附子,天南星,半夏(等分)
生研,為末,生薑自然汁浸,蒸餅,丸綠豆大。每服四十丸,食後薑湯下。《濟生方》
痰厥頭痛如破,厥氣上衝,痰塞胸膈。
炮附子(三分),釜墨(四錢)
冷水調,服方寸匕,當吐即愈。忌豬肉、冷水。
氣厥頭痛,不拘多少,及產後頭痛。
天台烏藥,川芎藭(等分)
為末。每服二錢,臘茶清調下。產後鐵錘燒紅,淬酒調下。《濟生方》
氣鬱頭痛。
用香附子炒四兩、川芎藭二兩,為末。每服二錢,臘茶清調下。常服除根,明目。
又,用蓖麻子同乳香、食鹽搗,貼太陽穴,一夜痛止。時珍方
濕熱頭痛。
黑牽牛(七粒),砂仁(一粒)
研末,井華水調汁,仰灌鼻中,待涎出,即愈。《聖濟錄》
又,瓜蒂末一字,㗜鼻中,口含冷水,取出黃水,愈。《活人書》
氣虛頭痛。
大附子一枚剜心,入全蠍去毒三枚在內,以余附末同鍾乳粉二錢半、白麵少許,水和作劑包附,煨熟,去皮,研末,蔥涎和,丸梧子大。每椒鹽湯下五十丸。此方最合造化之妙,附子助陽扶虛,鍾乳補陽鎮墜,全蠍取其鑽透,蔥涎取其通氣,湯使用椒以達下,鹽以引用,使虛氣下歸。對證用之,無不作效。
白話文:
[頭痛]
止痛方法:
- 在農曆八月初一收集露水,用露水磨墨,點在太陽穴上。(李時珍的方子)
風熱頭痛:
- 將荊芥穗和石膏等量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茶水調服。《永類鈐方》
- 或者,將菊花、石膏、川芎各三錢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半,用茶水調服。《簡便方》
- 或者,將龍腦粉末半兩和蓬砂粉末一兩混合,頻繁地吸入鼻中。《御藥院方》
風寒頭痛:
-
治療風寒侵入頭部,出現流清鼻涕、頸部肌肉僵硬、胸部有寒痰、嘔吐清水等症狀。
-
使用兩個去皮蒸過的大附子或大川烏頭,加上川芎、生薑各一兩,烘乾後研磨成粉末,用茶湯調服一錢;或者切成薄片,每次用五錢,用水煎服。間隔三四天再服。也可以加防風一兩。《三因方》
-
治療風寒引起的遊走性偏頭痛,久治不癒,此方效果顯著。
-
將一個大附子生切成四片,用一盞薑汁浸泡後炙烤,反覆浸泡炙烤直到薑汁用完。然後與高良薑等量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臘茶清調服。忌食熱性食物一段時間。
-
治療寒氣侵犯腦部引起的頭痛。
-
用酒拌吳茱萸葉,裝入袋子蒸熟,輪流枕在頭上熱敷,直到疼痛停止。(李時珍的方子)
風虛頭痛,頭痛欲裂:
- 將杏仁去皮尖,磨成粉末,用水九升磨成汁,過濾後煎煮成糊狀,加入羹粥中食用,七天後會大量出汗,各種風邪引起的症狀會逐漸減輕。要小心避風寒,忌食豬肉、雞肉、魚、蒜、醋。《千金方》
腦風頭痛,疼痛難忍:
- 將遠志磨成粉末,吸入鼻中。《宣明方》
風痰頭痛,疼痛難忍:
- 將天南星和荊芥葉各一兩磨成粉末,用薑汁調成糊狀,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飯後服用二十丸,用薑湯送服。《濟生方》
- 或者,將梔子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濃敷在舌頭上,吐出即可止痛。(李絳《手集》)
- 或者,取苦瓠的內膜汁,用蘆葦管灌入鼻中,讓藥氣上衝腦門,過一會兒,會流出惡臭的涎水,病症立即痊癒,徹底根除。不用擔心會出現昏暈。乾的內膜,浸泡取汁也有效。其種子磨成粉末,吹入鼻中也有效。可以治療多年的頭風。《普濟方》
痰厥頭痛:
- 將炒過的牛蒡子和旋覆花等量磨成粉末。用臘茶清服用一錢,每日兩次。《聖惠方》
- 或者,將白附子、天南星、半夏等量生研磨成粉末,用生薑自然汁浸泡,做成蒸餅,再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四十丸,飯後用薑湯送服。《濟生方》
痰厥頭痛,如頭裂般疼痛,氣往上衝,痰堵塞胸膈:
- 用炮附子(三分),鍋底灰(四錢),用冷水調服,服用一小勺,應當會吐出,吐出即可痊癒。忌食豬肉和冷水。
氣厥頭痛,不論輕重,以及產後頭痛:
- 將天台烏藥和川芎等量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臘茶清調服。產後用燒紅的鐵錘淬酒調服。《濟生方》
氣鬱頭痛:
- 用炒過的香附子四兩和川芎二兩,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臘茶清調服。經常服用可以除根,還能明目。
- 或者,用蓖麻子與乳香、食鹽搗爛,貼在太陽穴上,一夜就能止痛。(李時珍的方子)
濕熱頭痛:
- 將黑牽牛子七粒和砂仁一粒磨成粉末,用井水調成汁,仰頭灌入鼻中,等待涎水流出,即可痊癒。《聖濟錄》
- 或者,將瓜蒂粉末一小撮,吸入鼻中,口含冷水,取出黃水,即可痊癒。《活人書》
氣虛頭痛:
- 將一個大附子挖空中心,放入去毒的全蠍三枚,再用剩餘的附子粉末、鍾乳粉二錢半、少量白麵混合,加水揉成麵團,包裹住附子,煨熟後去皮,研成粉末,用蔥涎調和,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用椒鹽湯送服五十丸。此方最符合造化的奧妙,附子助陽扶虛,鍾乳補陽鎮定,全蠍取其穿透之力,蔥涎取其通氣之效,湯中用花椒以達到下氣,用鹽以引藥下行,使虛氣下歸。對症使用,無不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