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單方》~ 卷十八 外科 (1)
卷十八 外科 (1)
1. 卷十八 外科
2. 手足皴裂
手足皸裂。
五倍子末同牛骨髓,填納縫中,即安也。《醫方大成》
又,椒四合,以水煮之,去渣,漬之半日,頃出令燥,須臾,再浸,候乾,塗豬羊腦髓。極妙。《勝金方》
又,豬脂著熱酒中,洗之。《千金方》
又,生白果嚼爛,夜夜塗之。
又,白芨末口嚼,塗之,勿犯水。《濟急方》
治手足皸裂,出血。
以酒化豬腦,洗並塗之。時珍
冬月皸裂。
牛鼻繩末和五倍子末填入,薄紙貼之。《急救方》
屍腳拆裂,無冬夏者。
雞屎煮湯,漬半日,取瘥乃止。《千金方》
嵌甲作痛,不能行履者。
濃煎陳皮湯,浸良久,甲肉自離,輕手剪去,以虎骨末敷之,即安。《醫林集要》
割甲成瘡,連年不愈。
川烏(頭尖),黃柏(等分)
為末。洗了,貼之。以愈為度。《古今錄驗》
腳趾縫爛至見筋者。
用生桐油抹上,干即愈。《經驗方》
腳丫濕爛。
茶葉嚼爛,敷之,有效。《攝生方》
一方,荊芥葉搗,敷。
又,用蚌蛤粉干搽之。《壽域方》
腳縫搔癢成瘡,有竅出血不止。
尿桶箍年久者佳,燒灰敷之。時珍
足趾肉刺。
無食子(三枚),肥皂莢(一挺)
燒存性,為末,醋和,敷之,立效。《奇效方》
又,刺破,以新酒酢和羊腦,塗之,一合愈。《古今錄驗》
又,先以湯浸,刮去一層,用黑木耳貼之,自消爛,不痛。《近效方》
又,莨菪根擂汁,塗之。
又,腳生肉刺,裩系若根,謂繫於裩帶上也。《雷公炮製論·序》
腳肚生瘡,初起如粟大,搔之不已,成片包腳相交,黃水出,癢不可忍,久成痼疾。
用百藥煎末唾搽,逐瘡四圍塗之,自外入內。先以貫眾湯煎洗之,日一次。《醫林集要》
又,用酸石榴皮煎湯,冷定,日日掃之,取愈乃止。《醫學正宗》
雞眼作痛,剝去皮。
以燖雞湯洗之。《簡便方》
雞眼作痛作瘡。
地骨皮同紅花研細,敷之,次日愈。《閨閣事宜》
腳趾雞眼。
先挑破,取黑白蝨各一枚,置於上縛之。數用自愈。《便民圖纂》
雞眼,割破出血。
以血見愁草搗,敷之。
遠行腳趼成泡者。
水調生面塗之,一夜即平。《海上方》
行路足腫,被石墊傷者。
草鞋浸尿缸內半日,以磚一塊燒紅,置鞋於上,將足踏之,令熱氣入皮里,即消。《救急方》
白話文:
手腳皮膚龜裂。
將五倍子磨成粉,與牛骨髓混合,填入裂縫中,就能痊癒。《醫方大成》
另外,用四合(約為四升)的花椒,加水煮沸,去除渣滓,將患處浸泡在藥液中半天,取出使其乾燥,過一會兒,再次浸泡,待乾燥後,塗上豬或羊的腦髓。效果極佳。《勝金方》
又或者,將豬油放入熱酒中,用來清洗患處。《千金方》
又或者,將生白果嚼爛,每晚塗抹在患處。
又或者,將白芨磨成粉,在口中嚼爛,塗抹在患處,不要沾水。《濟急方》
治療手腳皮膚龜裂,導致出血。
將豬腦用酒融化,清洗並塗抹患處。時珍
冬天手腳龜裂。
將牛鼻繩磨成粉,與五倍子粉混合填入裂縫,用薄紙貼上。《急救方》
屍體的腳趾甲裂開,不分冬夏。
用雞屎煮水,浸泡患處半天,痊癒後停止。《千金方》
指甲嵌入肉中導致疼痛,無法行走。
用濃煎的陳皮湯浸泡患處一段時間,指甲和肉會自然分離,輕輕剪去多餘部分,塗上虎骨粉,就能痊癒。《醫林集要》
指甲被割傷形成瘡,多年不癒合。
用川烏(頭尖)和黃柏(等分)磨成粉,清洗患處後貼上藥粉,直到痊癒為止。《古今錄驗》
腳趾縫潰爛至露出肌腱。
用生的桐油塗抹在患處,乾燥後就會痊癒。《經驗方》
腳趾縫濕爛。
將茶葉嚼爛,敷在患處,有效。《攝生方》
另一種方法,將荊芥葉搗爛,敷在患處。
又一種方法,用蚌蛤粉直接塗抹在患處。《壽域方》
腳趾縫搔癢導致生瘡,有孔洞出血不止。
用陳年的尿桶箍燒成灰,敷在患處。時珍
腳趾肉刺。
用無食子(三枚)和肥皂莢(一挺)燒成灰,磨成粉,用醋調和後敷在患處,立即見效。《奇效方》
又或者,將肉刺刺破,用新酒和醋調和羊腦塗抹患處,一次就好。《古今錄驗》
又或者,先用熱水浸泡患處,刮去一層表皮,用黑木耳貼上,肉刺會自然消爛,不會疼痛。《近效方》
又或者,將莨菪根搗成汁,塗抹患處。
又或者,腳上長的肉刺,像衣服的繫帶一樣連接在皮膚上,被認為是繫在褲帶上的。《雷公炮製論·序》
腳底長瘡,剛開始像小米粒大小,搔抓不停,形成一片片包住腳,流出黃水,癢得難以忍受,時間久了會變成頑疾。
用百藥煎磨成粉,用唾液調和塗抹患處,從瘡的周圍向中心塗抹。先用貫眾煮水清洗患處,每天一次。《醫林集要》
又或者,用酸石榴皮煮水,冷卻後每天擦拭患處,直到痊癒。《醫學正宗》
雞眼疼痛,剝去表皮。
用燙雞的熱水清洗患處。《簡便方》
雞眼疼痛,形成瘡。
將地骨皮和紅花磨成粉,敷在患處,第二天就能痊癒。《閨閣事宜》
腳趾上的雞眼。
先將雞眼挑破,取黑白兩種蝨子各一隻,放在上面綁住,多用幾次就會痊癒。《便民圖纂》
雞眼,割破出血。
將血見愁草搗爛,敷在患處。
遠行導致腳底磨出水泡。
用水調和生麵粉塗抹患處,一夜之間就會消平。《海上方》
走路導致腳腫,被石頭硌傷。
將草鞋浸泡在尿桶中半天,將一塊磚頭燒紅,把草鞋放在磚頭上,將腳踏在草鞋上,讓熱氣進入皮膚,腫脹就會消退。《救急方》
3. 凍瘡
治凍瘡。
臘月雀腦塗,或用燒灰,油調塗之亦可。孟詵
又,取鴨腦塗,良。時珍
又,茄根煮湯浸,良。丹溪方
耳足凍瘡。
橄欖核燒,研,油調塗之。《乾坤生意》
凍耳成瘡。
白蘞、黃枸等分,為末,生油調搽。談埜翁方
凍瘡皸裂。
桐油(一碗),發(一握)
熬化,瓶收。每以溫水洗,令軟,敷之即安。《救急方》
又,甘草煎湯洗之,次以黃連、黃柏、黃芩末,入輕粉、麻油調,敷。談埜翁方
又,附子去皮為末,以水面調,塗之,良。談埜翁《試驗方》
凍瘡裂痛。
乳汁調黃柏末,塗之。《儒門事親》
凍指欲墮。
馬糞煮水,漬半日,即愈。《千金方》
凍瘡趾爛。
鵝掌上黃皮燒,研,搽。若腳趾縫濕爛,焙,研,油調,塗之。
白話文:
凍瘡
用臘月時的麻雀腦塗抹,或是將麻雀腦燒成灰,用油調和後塗抹也可以。
另外,用鴨腦塗抹,效果很好。
還有,用茄子根煮湯浸泡,效果很好。
耳朵和腳長凍瘡。
將橄欖核燒成灰,磨成粉,用油調和後塗抹。
耳朵凍傷成瘡。
將白蘞、黃枸等份磨成粉,用生油調和後塗抹。
凍瘡皮膚龜裂。
用桐油一碗,頭髮一把,熬煮融化,裝瓶收存。每次用溫水將凍瘡處洗軟,然後塗上藥油就會好。
另外,用甘草煎湯清洗,接著用黃連、黃柏、黃芩磨成的粉,加入輕粉、麻油調和後塗抹。
還有,將附子去皮磨成粉,用水和麵粉調和後塗抹,效果很好。
凍瘡裂開疼痛。
用母乳調和黃柏粉,塗抹。
凍傷的手指快要脫落。
用馬糞煮水浸泡半天,就會好。
凍瘡腳趾潰爛。
將鵝掌上的黃皮燒成灰,磨成粉,塗抹。如果是腳趾縫濕爛,就將鵝掌黃皮焙乾,磨成粉,用油調和後塗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