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希雍

《本草單方》~ 卷十七 外科 (14)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七 外科 (14)

1. 上部瘡

頭面諸瘡。

以醋湯洗淨,百草霜入膩粉少許,生油調,塗,立愈。《證類本草》

臘梨頭瘡,不拘大人、小兒。

用獨核肥皂莢去核,填入沙糖,入巴豆二枚,扎定,鹽泥包,煅存性,入檳榔、輕粉五七分,研勻,香油調搽。先以灰汁洗過,溫水再洗,拭乾乃搽,一宿見效。《普濟方》

梅花禿癬。

用清油一碗,以小竹子燒火,入內煎沸瀝豬膽汁一個,和勻。剃頭擦之,二三日即愈。勿令日曬。《普濟方》

白禿頭瘡。

破紅朱漆器,剝取紅,燒灰,油調,敷之。《救急方》

又,用貫眾、白芷為末,油調,塗之。《聖惠方》

又,獐耳細辛,其味辛辣,為末,以槿木煎油調,搽。《活幼全書》

又,雄黃、豬膽汁和,敷之。《聖濟錄》

又,羊肉如作脯法炙香,熱拓上,不過數次,瘥。《肘後方》

頭瘡白屑,或惟有赤痕。

蓖麻子仁(四十九粒),白果,膠棗(各三枚),瓦松(三錢),肥皂(一個)

搗為丸,洗面用之,良。《扶壽方》

白禿蟲瘡。

藜蘆末,豬油調,塗之。《肘後方》

雞屎白禿。

甜瓜蔓連蒂,不拘多少,以水浸一夜,砂鍋熬苦汁,去滓,如湯盛收。每剃去痂疕,洗淨,以膏一盞加半夏末二錢、薑汁一匙、狗膽汁一枚,和勻,塗之,不過三上。忌食動風之物。《儒門事親》

腦風面瘡。

白炭燒紅,投沸湯中,溫洗之,取效。《百一方》

白話文:

上部瘡

頭面上的各種瘡瘍,可以用醋湯洗淨,然後將百草霜加入少許膩粉,用生油調和,塗抹患處,很快就會痊癒。

還有一種叫「臘梨頭瘡」,無論大人或小孩都可能長。

可以把獨核皂莢的核去掉,填入砂糖,再放入兩枚巴豆,用線紮緊,然後用鹽泥包裹,煅燒至存性,再加入檳榔、輕粉各五七分,研磨均勻,用香油調和塗抹。先用灰汁洗過,再用溫水洗淨,擦乾後塗藥,通常一晚就能見效。

對於「梅花禿癬」,

可以用一碗清油,用小竹子燒火,將油燒開,然後加入豬膽汁一個,攪拌均勻。剃掉頭髮後塗抹,兩三天就能痊癒。塗藥後不要讓太陽曬到。

至於「白禿頭瘡」,

可以把破的紅朱漆器,剝取紅漆的部分,燒成灰,用油調和後敷上。

另外,也可以用貫眾、白芷磨成粉末,用油調和塗抹。

還可以用獐耳細辛,它的味道辛辣,磨成粉末,用槿木煎出的油調和後塗抹。

或者,用雄黃和豬膽汁混合敷上。

還可以用羊肉像製作肉乾一樣烤香,趁熱按在患處,幾次就可以痊癒。

有一種頭瘡,會出現白色皮屑,或者只有紅色痕跡。

可以用蓖麻子仁(四十九粒)、白果、膠棗(各三枚)、瓦松(三錢)、肥皂(一個),搗成丸,用來洗臉,效果很好。

還有一種「白禿蟲瘡」,

可以用藜蘆末,用豬油調和後塗抹。

還有一種「雞屎白禿」,

可以用甜瓜蔓連著蒂,不論多少,用水浸泡一夜,在砂鍋中熬煮成苦汁,去除渣滓,將汁液濃縮成膏狀。每次剃掉瘡痂,洗淨,用一盞膏加入半夏末二錢、薑汁一匙、狗膽汁一枚,攪拌均勻塗抹,塗抹不超過三次就會好。治療期間忌食會引起發病的食物。

對於「腦風面瘡」,

可以把白炭燒紅,投入沸騰的熱水中,用溫水洗臉,就會有效。

2. 諸癤

癰腫瘡癤。

小青葉生搗,敷之,甚效。蘇頌

頭癤腫毒。

懷香根研末,麻脂調,塗,七日腐落。時珍

癩頭軟癤,及諸熱瘡。

五倍子七個研末,香油四兩熬至一半,布絞去滓,搽之,三四遍即可。勿以水洗之。《普濟方》

頭上軟癤。

用抱出雞卵殼燒存性,研末,入輕粉少許,清油調,敷。危氏方

又,蝦蟆剝皮貼之,收毒即愈。《活幼全書》

軟癤頻作。

露蜂房二枚燒存性,以巴豆二十一粒煎清油二三沸,去豆,用油調,敷。甚效。唐氏《得效方》

軟癤不愈。

爛船底油石灰研末,油調,敷之。胡氏方

些小癰癤,發熱時。

即用粉草節曬乾,為末,熱酒服一二錢,連進數服,痛熱皆止。《外科精要》

鬢邊生癤。

貓頸上毛,豬頸上毛各一把,鼠屎一粒,燒,研,油調,敷之。《壽域方》

熱癤腫毒。

蕓薹子、狗頭骨等分,為末,醋和,敷之。《千金方》

暑月生癤。

黃楊木葉搗爛,塗之。時珍

癤子初起。

葛蔓燒灰,水調,敷之,即消。《千金方》

癤毒已破。

益母草搗,敷,甚妙。《斗門方》

預免瘡癤。

凡小兒每年六月六日,照年歲吞肥皂莢子,可免瘡癤之患。大人亦可吞七枚或二十一枚。吳旻《扶壽方》

白話文:

各種癤子。

用新鮮的小青葉搗爛,敷在患處,效果很好。蘇頌

頭上長癤子,而且紅腫有毒。

用懷香根磨成粉末,用麻油調和,塗抹在患處,七天後會腐爛脫落。李時珍

頭上長像癩痢的軟癤子,以及各種熱毒引起的瘡。

用七個五倍子磨成粉末,加入四兩香油熬至一半的量,用布過濾掉殘渣,塗抹在患處,塗三四次即可。不要用水洗。《普濟方》

頭上長軟癤子。

用剛孵出的小雞蛋殼燒成灰,磨成粉末,加入少許輕粉,用清油調和,敷在患處。危氏方

另外,也可以剝下蝦蟆的皮貼在患處,能收斂毒素,很快就好。《活幼全書》

軟癤子經常反覆發作。

用兩個露蜂房燒成灰,加入二十一粒巴豆煎煮清油,煮沸兩三次後撈出巴豆,用油調和,敷在患處。效果很好。唐氏《得效方》

軟癤子一直不好。

用爛船底的油和石灰磨成粉末,用油調和,敷在患處。胡氏方

小小的癰瘡癤子,發熱的時候。

可以用粉草節曬乾,磨成粉末,用熱酒送服一兩錢,連續服用幾次,疼痛和發熱都會停止。《外科精要》

鬢角旁邊長癤子。

用貓脖子上的毛和豬脖子上的毛各一把,加上一顆老鼠屎,一起燒成灰,磨成粉末,用油調和,敷在患處。《壽域方》

熱毒引起的癤子紅腫有毒。

用蕓薹子和狗頭骨等分,磨成粉末,用醋調和,敷在患處。《千金方》

夏天長的癤子。

用黃楊木的葉子搗爛,塗抹在患處。李時珍

癤子剛開始長的時候。

用葛藤燒成灰,用水調和,敷在患處,很快就能消退。《千金方》

癤子已經破了。

用益母草搗爛,敷在患處,效果很好。《斗門方》

預防長瘡癤。

凡是小孩子,每年六月初六,按照年齡吞食肥皂莢子,可以避免長瘡癤。大人也可以吞七顆或二十一顆。吳旻《扶壽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