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希雍

《本草單方》~ 卷十一 (8)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一 (8)

1.

牙齦腫痛。

瓦花白礬半分,水煎,漱之,立效。《摘玄方》

牙齦腫爛,出臭水者。

芥菜稈燒存性,研,敷之,愈。

牙疳口瘡。

孩兒茶、硼砂等分為末,搽之。

牙疳陰疳。

取鍋蓋黑垢同雞膍胵黃皮灰、蠶繭灰、枯礬等分為末,敷之。兼治湯火傷。時珍方

牙齦疳蝕。

百藥煎,五倍子,青鹽(煅各一錢半),銅綠(一錢)

為末,日摻二三次。神效。《普濟方》

牙齦疳臭。

五倍子(炒焦一兩),枯礬,銅青(各一錢)

為末。先以米泔漱淨,摻之。神效方也。《集簡方》

齒縫出血。

苦參(一兩),枯礬(一錢)

為末。日三揩之,立驗。《普濟》

齒根出血。

含用芎,多瘥。

牙縫出血不止者。

五倍子燒存性,研末,敷之,即止。《易簡方》

牙齒出血不止,動搖。

白蒺藜末,旦旦擦之。《道藏經》

牙宣露痛。

用絲瓜藤陰乾,臨時火煅存性,研,搽,即止。最妙。《海上方》

一,用絲瓜藤一握、川椒一撮、燈心一把,水煎濃汁,漱吐,其痛立住。如神。《德生堂方》

治齒黃。

燒糯糠取白灰,旦旦擦之。時珍方

齒敗口臭。

水煮芎藭,含之。《廣濟方》

牙齒挺長,出一分。

常咋生地黃,甚妙。《備急方》

牙齒日長,漸至難食。名髓益病。

白朮煎湯,漱服取效,即愈也。《備急良方》

齒落不生。

牛屎中大豆十四枚,小開豆頭,以拄齒根,數度即瘥。《千金方》

齒折,多年不生。

雄鼠脊骨煅,研末,日日揩之。甚效。藏器方

利骨取牙。

白馬尿浸茄科三日,炒,為末。點牙即落;或煎巴豆點牙,亦落。勿近好牙。鮑氏方

刮霜取牙。

用鯽魚一個去腸,入砒在內,露於陰地,待有霜,刮下瓶收。以針搜開牙根,點少許,咳嗽自落。

牢牙明目。

青鹽(二兩),白鹽(四兩),川椒(四兩煎汁)

拌鹽炒乾,日用揩牙洗目,永無齒疾目疾。《通變要法》

擦牙固齒

用羊脛骨燒過、香附子燒黑各一兩,青鹽煅過、生地黃燒黑各五錢,研用。瀕湖方

白話文:

牙齦腫痛:用白礬和瓦花各半份,加水煎煮後漱口,立刻見效。

牙齦腫爛,流出臭水:將芥菜莖燒成灰燼,研磨後敷在患處,即可痊癒。

牙疳口瘡:將孩兒茶和硼砂等量研磨成粉末,塗抹患處。

牙疳陰疳:將鍋蓋上的黑垢、雞內金黃皮灰、蠶繭灰、枯礬等量研磨成粉末,敷於患處。此方也可治療湯火灼傷。

牙齦疳蝕:將百藥煎、五倍子、煅過的青鹽(各一錢半)、銅綠(一錢)研磨成粉末,每天塗抹患處兩三次,效果顯著。

牙齦疳臭:將炒焦的五倍子(一兩)、枯礬、銅青(各一錢)研磨成粉末。先用米湯漱口清潔,再將藥粉塗抹患處,效果顯著。

齒縫出血:將苦參(一兩)和枯礬(一錢)研磨成粉末,每天用此粉末擦拭三次,立刻見效。

齒根出血:含服芎藭,大多能痊癒。

牙縫出血不止:將五倍子燒成灰燼,研磨成粉末敷於患處,即可止血。

牙齒出血不止,且鬆動:每天早晨用白蒺藜粉末擦拭患處。

牙齦疼痛:將絲瓜藤陰乾後,用火燒成灰燼,研磨成粉末塗抹患處,即可止痛,效果極佳。 也可將絲瓜藤、川椒、燈心草一起水煎,用濃汁漱口,疼痛立即止住。

治療牙齒發黃:將燒焦的糯米糠取其白灰,每天早晨用其擦拭牙齒。

齒敗口臭:用水煮芎藭,含在口中。

牙齒過長,長出約一分:經常嚼食生地黃,效果甚佳。

牙齒日漸長長,直至難以進食(髓益病):用白朮煎湯漱口服用,即可痊癒。

齒落不生:將十四顆黃豆從牛糞中取出,去掉豆子的尖頭,用其頂住牙根,幾次即可痊癒。

齒折多年不生:將雄鼠的脊骨燒成灰燼,研磨成粉末,每天擦拭患處,效果顯著。

使牙齒脫落:將茄子用白馬尿浸泡三天,炒乾研磨成粉末,點在牙齒上即可使牙齒脫落;或煎煮巴豆後點在牙齒上,也能使牙齒脫落。注意避免觸碰到健康的牙齒。

刮霜取牙:將一條鯽魚去除內臟,放入砒霜於魚腹內,放在陰涼處,待其表面結霜,將霜刮下收集。用針挑開牙根,點上少許霜,牙齒便會自行脫落。

牢固牙齒,明目:將青鹽(二兩)、白鹽(四兩)、川椒(四兩)煎煮後,將鹽拌入藥汁中炒乾,每天用其擦拭牙齒和清洗眼睛,可永久預防牙齒和眼睛疾病。

擦牙固齒:將燒過的羊脛骨、燒黑的香附子各一兩,煅過的青鹽、燒黑的生地黃各五錢,研磨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