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單方》~ 卷十 (14)
卷十 (14)
1. 耳
又,雞子黃炒油,塗之。神妙。談埜翁方
聤耳有蟲。
鯉魚腸同酢搗爛,帛裹塞之。時珍方
水入耳內,作膿疼痛。
如聖散,用箭稈內蛀末一錢、膩粉一錢、麝香半分,為末,以綿杖繳,盡送藥入耳,以綿塞定,有惡物流出;甚者,三度即愈。《普濟方》
又,薄荷汁滴入,立效。《外臺秘要》
耳內濕瘡。
蛇床子,黃連(各一錢),輕粉(一字)
為末,吹之。《全幼心鑑》
漏耳諸瘡。治耳內外惡瘡,及頭瘡、肥瘡、瘑瘡。
黃馬散
用黃柏半兩、干馬齒莧一兩為末,敷之。《聖惠方》
耳瘡腫痛。
五倍子末冷水調,塗;濕則乾摻之。《海上方》
月蝕耳瘡。
望夜取兔屎,納蝦蟆腹中,同燒末,敷之。《肘後方》
又,寡婦床頭塵土和油,塗之。藏器方
耳後月蝕。
燒蚯蚓糞、豬脂和,敷。《子母秘錄》
耳生爛瘡。
棗子去核,包青礬煅,研,香油調,敷之。《摘玄方》
兩耳凍瘡。
生薑汁熬膏,塗之。《暇日記》
耳瘑疣目。
黑雌雞膽汁塗之,日三。《聖惠方》
百蟲入耳。
蟬頭燒,研,綿裹塞之,立出。時珍方
又,雞冠血滴入,即出。《勝金方》
又,萵苣搗汁滴入,自出也。《千金方》
韭汁灌之,即出。
藏器方,以兩刀於耳門上摩敲作聲,自出。
又,川椒研末,醋浸灌之,自出。危氏方
又,膽礬末和醋灌之,即出。《千金方》
又方,雄黃燒捻,熏之,自出。《十便良方》
又,以紙塞耳鼻,留蟲入之耳不塞,閉口不言,少頃,蟲當出也。《集玄方》
又方,用生油調銅青滴入。《衛生方》
又方,桃葉挼熟塞之;或搗汁,滴之;或作枕枕之。一夕自出。梅師方
飛蟲入耳。
石斛數條去根如筒子,一邊紝入耳中,四畔以蠟封閉,用火燒石斛盡則止,熏右耳則蟲從左出。未出,更作。《聖濟方》
惡蟲入耳。
香油和稻稈灰汁,滴入之。《聖濟總錄》
蟻入耳內。
鯪鯉甲燒,研,水調,灌入即出。《肘後方》
馬蝗入耳。
取田中泥一盆,枕耳邊,聞氣自出。時珍方
蚰蜒入耳。
牛乳少少滴入,即出。若入腹者,飲一二升,即化為水。《聖惠方》
又,羊乳灌之,即化成水。《孟詵方》
又,用麻油作煎餅,枕臥,須臾自出。李元淳尚書在河陽日,蚰蜒入耳,無計可為,腦悶有聲,至以頭擊門柱,奏狀危困。因發御醫療之,不驗。忽有人獻此方,乃愈。劉禹錫《傳信方》《本草圖經》
又,地龍為末,入蔥內化水點入,則蚰蜒亦化為水。《聖惠方》
蜈蚣入耳。
炙豬肪掩耳自出。亦治蟲蟻入耳。梅師方
治蠅入耳害人。
皂莢蠹蟲研爛,同鱔魚血點之。危氏方
蚤蝨入耳。
菖蒲末炒熱,袋盛枕之,即愈。《聖濟錄》
耳中有物不出。
用弓弩弦長三寸打散,一頭塗好膠,注著耳中,徐徐黏引出。《聖惠方》
白話文:
耳
雞蛋黃炒油塗抹,效果神奇。(談埜翁方)
耳朵裡有蟲子:
鯉魚腸加醋搗爛,用布包起來塞進去。(時珍方)
水進入耳朵內,化膿疼痛:
使用如聖散(箭稈內蛀末一錢、膩粉一錢、麝香半分,研磨成粉),用棉籤沾藥送入耳中,用棉花塞住,待惡物流出;嚴重者,三次即可痊癒。(《普濟方》)
另,薄荷汁滴入,立即見效。(《外臺秘要》)
耳內濕瘡:
蛇床子、黃連(各一錢)、輕粉(少許),研磨成粉,吹入耳中。(《全幼心鑑》)
耳朵漏膿的各種瘡瘍:治療耳內外惡瘡,以及頭瘡、肥瘡、瘑瘡:
黃馬散(黃柏半兩、干馬齒莧一兩研磨成粉)敷於患處。(《聖惠方》)
耳瘡腫痛:
五倍子粉用冷水調和,塗抹;潮濕則乾燥後再塗。(《海上方》)
月蝕引起的耳瘡:
晚上取兔屎,放入蟾蜍腹中,一起燒成灰,敷於患處。(《肘後方》)
另,寡婦床頭的塵土和油混合,塗抹。(藏器方)
耳後因月蝕引起的疾病:
燒蚯蚓糞和豬油混合,敷於患處。(《子母秘錄》)
耳朵長爛瘡:
棗子去核,包上青礬煅燒,研磨,用香油調和,敷於患處。(《摘玄方》)
兩耳凍瘡:
生薑汁熬成膏,塗抹。(《暇日記》)
耳瘑、疣目:
黑母雞膽汁塗抹,每日三次。(《聖惠方》)
百蟲入耳:
蟬頭燒成灰,研磨,用棉花包裹塞入耳中,蟲子立即出來。(時珍方)
另,雞冠血滴入,蟲子立即出來。(《勝金方》)
另,萵苣搗汁滴入,蟲子自然出來。(《千金方》)
韭菜汁灌入,蟲子立即出來。(藏器方)用雙手在耳門穴位上按摩敲打發出聲響,蟲子就會出來。
另,川椒研磨成粉,用醋浸泡後灌入。(危氏方)
另,膽礬粉和醋混合灌入,蟲子立即出來。(《千金方》)
另一方,雄黃燒成線香,熏之,蟲子就會出來。(《十便良方》)
另,用紙塞住耳鼻,讓蟲子跑到未塞住的耳朵,閉口不說話,一會兒蟲子就會出來。(《集玄方》)
另一方,用生油調和銅綠滴入。(《衛生方》)
另一方,將桃葉揉搓後塞入耳中;或者搗汁滴入;或者做成枕頭枕著。一夜蟲子就會出來。(梅師方)
飛蟲入耳:
取幾根石斛去掉根部,像筒子一樣,將一端塞入耳中,四周用蠟封住,用火燒石斛直到燒盡,熏右耳,蟲子就會從左耳出來。如果蟲子還沒出來,再重複操作。(《聖濟方》)
惡蟲入耳:
香油和稻稈灰汁混合,滴入。(《聖濟總錄》)
螞蟻進入耳朵內:
鯪鯉甲燒成灰,研磨,用水調和,灌入即可。(《肘後方》)
螞蟥進入耳朵內:
取一盆田裡的泥土,放在耳朵旁邊,聞到泥土的氣味蟲子就會出來。(時珍方)
蚰蜒進入耳朵內:
少許牛乳滴入,蟲子立即出來。如果進入腹部,飲用一兩升牛乳,蟲子就會化成水。(《聖惠方》)
另,羊奶灌入,蟲子就會化成水。(《孟詵方》)
另,用麻油做成煎餅,枕著睡,很快蟲子就會出來。李元淳尚書在河陽時,蚰蜒進入耳朵,束手無策,腦袋昏沉且有聲音,甚至用頭撞門柱,奏狀危困。尋求御醫治療,無效。後來有人獻上此方,才得以痊癒。(劉禹錫《傳信方》《本草圖經》)
另,地龍研磨成粉,放入蔥中使其化水,滴入,蚰蜒也會化成水。(《聖惠方》)
蜈蚣進入耳朵內:
炙烤豬油塗抹耳朵,蟲子就會出來。也適用於治療蟲蟻進入耳朵。(梅師方)
治療蒼蠅進入耳朵危害人體:
皂莢蟲研磨成泥,與鱔魚血混合滴入。(危氏方)
跳蚤蝨子進入耳朵內:
菖蒲粉炒熱,用布袋裝起來枕著,即可痊癒。(《聖濟錄》)
耳中異物無法取出:
使用長三寸的弓弩弦,將其中一端塗上膠水,粘在耳中,慢慢地將異物拉出來。(《聖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