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杏仙方》~ 卷三 (8)
卷三 (8)
1. 小兒雜病
小兒吐瀉,用黃丹、硃砂、枯礬等分為末,棗肉丸如黃豆大。每三四丸,針挑,燈上燒存性,米泔水研化服。瀉者,空心;吐者,無時服。
一方,治泄瀉。用乾山藥,半生半炒,等分為末。每服一二錢,黑砂糖水調下。
一方,用砂仁五錢,肉豆蔻五錢(麵包,火煨,去面)。二味為細末,入白麵一斤,和勻,照常烙餅食之。
小兒痢疾。用雞子一個,冷水下鍋煮二三沸,取出,去白用黃,研碎。以生薑汁半小鐘和勻與服之。不用茶。
一方,治痢。用黃連、細茶、生薑等分,水煎服。
一方,治噤口痢及翻胃。用糯米穀一升,炒米花(用薑汁拌勻,再炒乾)為末。每服一匙,米湯調服,二三服止。
一方,治噤口痢並瀉。用燒餅一個,乘熱分作二邊。將一邊納木鱉子泥,搭臍上,冷則易之。
小兒瘧疾。用雄黃、人參、神麯(炒)各五錢為末,端午日午時,用粽子尖七個和為丸,如赤豆大。發時,每服七丸,無根水送下。
一方,用朝東南桃枝葉七個,東瓜三個,將桃葉包住,用帛勒在肚上即止。
小兒咳嗽痰喘,用甜梨一個,刀切勿斷,入蜜於梨內,麵裹,火煨熟,去面吃梨。
一方,治咳嗽發熱,氣喘吐紅。用人參、天花粉等分為末。每服五分,蜜水調服。
小兒喉中痰壅喘急。用巴豆一枚,去殼搗爛,作一丸。以棉花包裹,男左女右塞鼻中,痰即墜下。
小兒赤眼。用黃連末調貼腳心,干則以水濕之。
一方,治熱眼。用南星四分,大黃六分為末,陳醋調勻,左眼敷右腳底,右眼敷左腳底,裹腳纏縛。俟口內聞藥氣即愈。
小兒牙疳。用白礬裝入五倍子內,燒過,為末貼之。
小兒口瘡,流水不絕。用熱水一盆,入白礬一勺,將兒兩足頻頻洗之,立瘥。
小兒遍身出瘡,膿水不幹。用黃柏末加枯礬少許擦之。
一方,治小兒頭瘡、耳瘡。用竹葉燒灰,加豬膽汁,塗之。
一方,治小兒胎毒瘡。用豬蹄爪,入白礬少許,燒存性,香油調,搽患處。
白話文:
【兒童綜合病症】
對於兒童嘔吐與腹瀉的情況,可以將黃丹、硃砂、枯礬按照相同比例磨成粉末,再加入棗肉揉成黃豆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三四顆,用針挑起後在燈上燒至保留其藥效,再以米湯溶解後服用。腹瀉時應空腹服用;嘔吐時則隨時服用。
有一種療法專治腹瀉。使用乾山藥,一半生用一半炒過,然後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兩錢,用黑砂糖水調和服用。
另一種療法是使用砂仁和肉豆蔻各五錢,將肉豆蔻裹在麵粉中,烘烤後去皮。兩種材料磨成細粉後,加入一斤白麵,混合均勻,按常規方法烙成餅食用。
針對兒童痢疾,可將一顆雞蛋放入冷水中煮沸二三次,取出後去掉蛋白只留蛋黃,研磨成細末,加入半小杯生薑汁混合均勻,直接服用。不要與茶一起喝。
有一種療法是用黃連、細茶、生薑等量,用水煎煮後服用。
另一種療法專治噤口痢和反胃。使用一升糯米,炒成米花後用薑汁拌勻再炒乾,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匙,用米湯調和服用,通常二到三服即可止癥。
有一種療法是用一個燒餅,趁熱切成兩半。在一邊塗上木鱉子泥,敷在肚臍上,冷了就換掉。
針對兒童瘧疾,可將雄黃、人參、神麴(炒過)各五錢磨成粉末,在端午節午時,用七個糉子尖角和成丸,大小如赤豆。發作時,每次服用七粒,用無根水吞服。
有一種療法是使用朝向東南方向的桃樹枝葉七片,和三個冬瓜,將桃葉包住,用繃帶固定在腹部即可止癥。
針對兒童咳嗽有痰且喘息的情況,可將一個甜梨切開但不切斷,將蜂蜜倒入梨內,外面裹上面粉,火烤至熟透,去掉麪粉後吃梨。
有一種療法是治療咳嗽發熱,氣喘吐血。使用人參、天花粉等量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分,用蜜水調和服用。
對於兒童喉嚨有大量痰液且呼吸急促的情況,可取一顆巴豆,去殼後搗成泥,做成一顆丸狀。用棉花包裹,男孩塞左鼻孔,女孩塞右鼻孔,痰液會隨即排出。
針對兒童眼睛紅腫,可用黃連粉末調勻後貼在腳心,若乾燥則用水打濕。
有一種療法是治療眼睛炎熱。使用天南星四分,大黃六分磨成粉末,用老醋調勻,左眼問題敷在右腳底,右眼問題敷在左腳底,包紮好雙腳,待口中有藥味時症狀即可緩解。
針對兒童牙齦潰爛,可將白礬放入五倍子內,燒過後磨成粉末,塗抹於患處。
針對兒童口腔潰瘍,流涎不止的情況,可在一盆熱水中加入一勺白礬,將孩子的雙腳頻繁浸泡其中,立即見效。
針對兒童全身長瘡,膿水不斷的情況,可將黃柏粉末加上少量枯礬,擦拭於患處。
有一種療法是治療兒童頭部和耳部的瘡。使用燒過的竹葉灰,加入豬膽汁,塗抹於患處。
有一種療法是治療兒童胎毒瘡。使用豬蹄爪,加入少量白礬,燒至保留其藥效,用香油調和,塗抹於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