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銳

《雞峰普濟方》~

回本書目錄

1. 卷第四

2. 補虛

3. 走馬茴香丸

治腎虛挾寒小腸氣痛

附子、桂、葫蘆巴、馬蘭花、青橘皮、川楝子、乾薑、茴香、破故紙、巴戟(各一兩)

上為細末,酒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溫酒下。

白話文:

走馬茴香丸

治療腎虛夾帶寒邪導致的小腸脹痛。

藥方組成:附子、桂枝、葫蘆巴、馬蘭花、青橘皮、川楝子、乾薑、茴香、破故紙、巴戟天(每種藥材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酒煮熟的麵糊和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時溫酒送服。

4. 乳粉散

補虛扶衰

鍾乳粉(一兩) 金釵石斛 人參(各一分) 乾薑(半兩)

上為細末,合和勻,每服一錢,以酒一分、米飲擦生薑汁少許同調服,再用米飲送下,空心服。

白話文:

乳粉散

此方用於滋補虛弱、扶助衰敗之體質。

配方:鐘乳粉一兩,金釵石斛、人參各一分,乾薑半兩。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混合均勻。

用法:每次服用一錢,用少許酒和米湯(加入少量生薑汁)調服,再用米湯送服,空腹服用。

5. 薯蕷丸

治健忘安魂魄

薯蕷、遠志、熟地黃、天門冬、茯神、龍齒、地骨皮、防風、茯苓、麥門冬、人參、桂(各六分)、五味子、車前子(各五分)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酒服二十丸,食後臨臥。

白話文:

薯蕷丸

此方能治療健忘、安神定魄。

將薯蕷、遠志、熟地黃、天門冬、茯神、龍齒、地骨皮、防風、茯苓、麥門冬、人參、桂枝(以上各六分)以及五味子、車前子(以上各五分)研磨成細粉,用煉蜜和成如梧桐子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用大酒送服,飯後睡前服用。

6. 巨勝煎

補虛損變白為黑髮

巨勝(半大升) 地黃(十斤取汁六升) 杏仁(五大兩) 桂末(一兩) 黑豆黃子(一大升末之)乳蘇(五兩)

上先下地黃汁煎至三升,次下杏仁、巨勝、乳蘇,等候凝下豆、桂末,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溫酒下,不以時。

白話文:

巨勝煎能補虛損,使白髮變黑髮。

將半升巨勝、十斤地黃(取汁六升)、五大兩杏仁、一兩桂皮末、一大升黑豆黃豆磨成粉末、五兩乳酪,依次煎煮。先煎地黃汁至三升,再加入杏仁、巨勝、乳酪,最後加入黑豆黃豆粉末和桂皮末,混合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四十到五十丸,溫酒送服,不拘時辰。

7. 五補鹿茸煎

治腎氣虛損,五勞七傷,腰腳痠疼,肢節苦痛,目暗耳聾,心中喜怒恍惚不定,夜臥多夢,覺則口乾,食不知味,心神不樂,多有恚怒,心腹脹滿,尿有餘瀝

鹿茸(十五分) 天門冬(七分) 熟乾地黃 蓯蓉(各十分) 巴戟 五加皮 五味子 天雄 人參 防風 牛膝 遠志 石斛 狗脊 薯蕷(各四分) 萆薢 石南葉 蛇床子 白朮(各三分) 菟絲子(五分) 覆盆子 石龍芮(各八分) 杜仲(六分) 茯苓(五分)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飲下。有風加當歸、黃耆、茯神、羌活、柏子仁、芎藭,增石南、五加皮、天雄、白朮。有氣加厚朴、枳殼、橘皮。有冷加乾薑、桂、吳茱萸、附子、細辛、川椒。泄精加韭子、白龍骨、牡蠣、鹿茸。泄痢加赤石脂、龍骨、黃連、烏梅各三分。

白話文:

五補鹿茸煎治療腎氣不足,以及因過度勞累或外傷導致的腰酸背痛、四肢疼痛、視力聽力下降、情緒不穩、多夢、口乾、食慾不振、心情鬱悶易怒、心腹脹滿、排尿不暢等症狀。

藥方組成:鹿茸1.5克,天門冬0.7克,熟地黃1克,肉蓯蓉1克,巴戟天0.4克,五加皮0.4克,五味子0.4克,天雄0.4克,人參0.4克,防風0.4克,牛膝0.4克,遠志0.4克,石斛0.4克,狗脊0.4克,山藥0.4克,萆薢0.3克,石南葉0.3克,蛇床子0.3克,白朮0.3克,菟絲子0.5克,覆盆子0.8克,石龍芮0.8克,杜仲0.6克,茯苓0.5克。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蜂蜜調和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30丸,空腹用米湯送服。

若伴有風症,可加當歸、黃耆、茯神、羌活、柏子仁、川芎,並增加石南葉、五加皮、天雄、白朮用量;若伴有氣虛,可加厚朴、枳殼、橘皮;若伴有畏寒,可加乾薑、桂枝、吳茱萸、附子、細辛、川椒;若伴有遺精,可加韭菜子、牡蛎、龍骨、鹿茸;若伴有泄瀉,可加赤石脂、龍骨、黃連、烏梅各0.3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