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銳

《雞峰普濟方》~ 卷第九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九 (1)

1. 橘皮杏仁丸

治諸大便秘兼腳氣人秘尤佳

橘皮(四兩) 杏仁(一兩二錢半熟者)

上為細末煉蜜和丸綠豆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湯下,不以時。

白話文:

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大便不通暢,同時有腳氣的人,便秘的情況會特別有效。

使用橘皮(四兩)和杏仁(一兩二錢半,使用半熟的)兩種藥材。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製成如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七十丸,用白開水送服,服藥時間不拘。

2. 通腸丸

治大腸乾結不通

厚朴(去皮生薑汁和膏焙乾為細末) 豬胰(等分)

上用豬胰同和成膏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生薑水下,湯亦得。

論曰:大腸為傳道之宮,變化出焉,獨受諸陽之濁,或秘而不利,或秘而不通。若其人腹脹痛悶,氣絕胸中痞塞欲嘔,此宿食留滯,脾氣不轉,其脈沉疾而實,宜備急丸(方見頭痛門)。

若但秘澀,余無所苦,此由風搏肺經傳於大腸,腸中受風,津液燥少,診其脈浮澀,謂之風秘,宜脾約麻仁丸。亦有氣下降而穀食不流行者,其人多噫,其脈短澀,宜紫蘇丸。新產婦人亡血而津液少,大便秘,宜服之。

白話文:

[通腸丸]

此藥方用於治療大腸乾燥結塊、排便不暢。

藥材組成:

厚朴(去除外皮後,用生薑汁調和成膏狀,再烘乾磨成細末),與豬胰(份量與厚朴相同)。

製作方法:

將豬胰與厚朴末一起混合均勻,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

服用方法:

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生薑水送服,用熱湯送服也可以。

理論說明:

大腸是傳導食物殘渣的器官,負責將食物殘渣排出體外。大腸獨自承受來自其他臟腑的濁氣,若大腸功能失常,可能出現排便不順或完全阻塞的情況。如果患者出現腹脹、疼痛、胸悶、想嘔吐等症狀,這是因為食物積滯在腸道,導致脾胃功能失常,脈象會呈現沉實而急促,此時適合服用備急丸(藥方在頭痛篇)。

如果只是排便困難,沒有其他不適,這可能是因為風邪侵襲肺部,進而傳導到大腸,腸道內受到風邪影響,使得津液乾燥不足,脈象會呈現浮澀,這稱為風秘,適合服用脾約麻仁丸。也有可能是因為氣機下降,導致食物無法順利通行,患者會經常打嗝,脈象會呈現短而澀,適合服用紫蘇丸。產後婦女因為失血過多,導致體內津液不足,出現便秘,也適合服用此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