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銳

《雞峰普濟方》~ 卷第八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八 (2)

1. 椒樸丸

治久虛不能食或發腫或日漸羸瘦,四肢衰倦,吐利無節,應脾胃虛候。

漢椒、厚朴、茴香、青鹽(各二兩)

上以水二升煮令乾,焙燥,杵為細末,煮麵糊為丸如梧子大,空心米飲下三四十丸。

白話文:

椒樸丸治療久病體虛導致食慾不振、水腫或日漸消瘦、四肢無力疲倦、嘔吐腹瀉不止等脾胃虛弱的症狀。

藥方:漢椒、厚朴、茴香、青鹽各二兩。

製法:將以上藥材用水二升煎煮至乾燥,焙乾研磨成細粉,用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空腹時用米湯送服,每次服用三四十丸。

2. 厚朴煎

治脾胃虛積冷,腹脅刺痛,飲食進退,大便秘泄

厚朴(四兩) 陳橘皮(三兩) 乾薑(二兩) 附子(一兩)

上為細末,棗肉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飲下。

白話文:

厚朴煎治療脾胃虛寒積聚,腹部脅肋刺痛,食慾不振,大便時而便秘時而腹瀉等症狀。

方劑組成:厚朴四兩、陳皮三兩、乾薑二兩、附子一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棗肉做黏合劑,製成梧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用米湯送服。

3. 平胃丸

和脾胃進飲食(王叔和)

白朮(四兩) 厚朴(三兩) 人參(一兩) 陳橘皮(二兩半)

上為細末蒸棗和丸如櫻桃大,每服三丸,白湯米飲嚼下,不以時。

白話文:

平胃丸

調理脾胃,促進飲食吸收。(王叔和)

配方:白朮四兩、厚朴三兩、人參一兩、陳皮二兩半。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蒸熟的棗泥和成丸子,大小如櫻桃。

服用方法:每次服用三丸,用白開水或米湯送服,嚼碎後吞下,不限時間。

4. 生薑湯

定嘔逆翻胃膈氣不下食

生薑(四兩和皮切作頭子,入石灰一兩同炒,姜七分干,從入半夏一兩,再炒十分乾) 丁香末(一分) 白礬(一分) 硫黃(一分)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生薑米飲調下。噦用乾柿蒂湯。

白話文:

生薑湯

此方可治療嘔吐、胃部不適、膈氣、食慾不振等症狀。

將四兩帶皮的生薑切成小塊,與一兩石灰一起炒,炒至薑七分乾時,加入一兩半夏,繼續炒至全乾。再將炒好的藥材研磨成細粉,另取丁香末、白礬、硫黃各一分,與薑半夏混合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用生薑米湯送服。如果出現呃逆(打嗝)的症狀,則改用乾柿蒂湯。

5. 乾薑丸

治脾胃冷氣,大腸滑泄不禁,腹中常冷,飲食不能化者

乾薑(一兩) 川烏頭 胡椒 赤石脂(各半兩)

上為細末,水煮麵糊為丸,如梧子大,空心米飲下二十丸。

白話文:

乾薑丸

治療脾胃虛寒,大腸滑泄不止,肚子經常冰冷,吃進去的食物無法消化的情況。

藥方:乾薑一兩,川烏頭、胡椒、赤石脂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煮熟的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空腹用米湯送服,每次二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