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雅補》~
1. 卷四
2. 色方
3. 太乙紫金錠
生大黃(二兩),茅蒼朮(二兩),川芎(二兩),紫蘇(三兩),黃柏,荊芥,大茴,香附,桂皮(各三兩),薄荷(四兩),細辛(二兩),杜仲(一兩),陳皮(四兩),生草(二兩),川椒(二兩)
共為細末。用糯米粉(半升,炒),大麥粉(四兩),狀元紅紅土(四兩),研細入糊內攪勻,和前末搗千下,印作大錠子,重一錢,曬乾聽用。
通治男女、大小、內外一切雜症,各隨症用引。
外感發熱,頭痛飽悶,川芎、蘇葉湯磨服。
心胃疼痛,陳皮、炙草湯磨服。
嘔吐清水,炒米湯磨服。
腰疼、背痛,補骨脂、杜仲酒煎磨服。
紅、白痢疾,苦參、艾葉醋煎磨服。
新久瘧疾,白芥子煎酒磨服。
四肢痛風,紅花煎酒磨服。
痔瘡、痔漏,槐花煎酒磨服。
婦人經水不調,薑湯磨服。
小兒百病,薄荷湯磨服。
跌打損傷,紅花酒磨服。
外科瘡瘍,銀花湯磨服。
白話文:
【太乙紫金錠】
藥方成分:生大黃、茅蒼朮、川芎各二兩,紫蘇三兩,黃柏、荊芥、大茴、香附、桂皮各三兩,薄荷四兩,細辛二兩,杜仲一兩,陳皮四兩,生甘草二兩,川椒二兩。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材全部研磨成細粉末。另取糯米粉半升炒過,以及大麥粉四兩,狀元紅紅土四兩,一同研細後加入糊中攪拌均勻,再與藥粉一起揉合,反覆搗千次,壓模成大錠子,每個錠子約重一錢,曬乾備用。
此藥可廣泛應用於男女老少的內科、外科等各種病症,根據不同病症使用不同的輔助藥物。
- 對於外感發燒、頭痛胸悶,可用川芎、紫蘇葉煮湯後服用。
- 心胃疼痛,則以陳皮、炙甘草煮湯服用。
- 嘔吐清水,以炒米湯服用。
- 腰背疼痛,用補骨脂、杜仲泡酒煎煮後服用。
- 紅白痢疾,用苦參、艾葉加醋煎煮後服用。
- 新舊瘧疾,以白芥子泡酒服用。
- 四肢風濕疼痛,以紅花泡酒服用。
- 痔瘡、痔漏,以槐花泡酒服用。
- 女性月經不調,以薑湯服用。
- 小孩各種疾病,以薄荷湯服用。
- 打傷挫傷,以紅花酒服用。
- 外科瘡瘍,以銀花湯服用。
4. 白虎抱龍丸
治小兒驚風發熱,泄瀉,夜啼不乳,不食,牙疳口糜等症。
寒水石(生熟各四兩),石膏(生熟各四兩)
為細末,生甘草熬膏為丸,如芡實大,硃砂為衣。每服一丸,白湯化服。
白話文:
所需藥材為寒水石(生的和熟的各160克)、石膏(生的和熟的各160克)。
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粉,再以生甘草煎煮成膏狀作為丸藥的基底,丸藥大小約同芡實。最後在丸藥外層裹上硃砂。每次服用一粒,使用溫開水送服。
5. 九龍針
治一切風痛痹濕,閃跌拳傷等症。
硫黃(二兩),雄黃(一錢),肉桂(三分),硃砂(一錢),川烏(三分),草烏(三分),原麝(三分),乾蠍尾(三分),蜈蚣箝(三分)
上為細末,放碗中微火溶,傾作片子。每用一米粒許,患上先用銅錢一枚放藥於中灼之,或用米飯三粒捻作餅子,先貼患上,納藥於中灼之,其痛立止。
白話文:
[九龍針]這個處方能治療各種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等病症。
所需藥材有:硫磺(二兩),雄黃(一錢),肉桂(三分),硃砂(一錢),川烏(三分),草烏(三分),麝香(三分),乾燥蠍尾(三分),蜈蚣箝(三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然後放在碗中用微火熔化,凝固後做成片狀。使用時取一粒米大小的藥片,先在患處放上一枚銅錢,將藥片置於銅錢中央進行燒灼,或者用三粒米飯搓成餅狀,先貼在患處,再將藥片放在餅子上進行燒灼,疼痛就能立即緩解。
6. 哭來笑去
立止牙疼。
青鹽(一錢),火硝(二錢),樟腦(三錢),月石(二錢),薄荷(五分),細辛(五分),白鹼(一錢)
為細末,搽點痛牙。
白話文:
所需材料有:青鹽(約3.75公克),火硝(約7.5公克),樟腦(約11.25公克),硼砂(約7.5公克),薄荷(約1.875公克),細辛(約1.875公克),食用純鹼(約3.75公克)。
將以上材料研磨成細粉,然後將粉末塗抹在疼痛的牙齒上。」
7. 落牙方
雌雄蜈蚣(一對,炙焦),雄雞子(煨焦),白馬牙(一對,煅)
共為細末。敷動牙根,耐一時,咳嗽一聲,牙即落矣。
白話文:
【落牙方法】
所需材料:雌雄蜈蚣一對(燒至焦黑)、公雞蛋一個(烤至焦黃)、白馬牙一對(煅燒過)
製作方式:將以上所有材料磨成細粉。
使用方法:將粉末敷在搖晃的牙根處,忍耐一段時間,待咳嗽一聲後,該牙齒就會自動脫落了。
8. 離骨散
點牙即落。
大活鯽魚(一個,去腸,入白玉簪花根三錢),皮硝令滿縫好,大碗蓋住,令出白霜,掃下收貯。遇患牙點少許於牙根即落。
白話文:
【離骨散】
只要一點在牙上,牙齒就會松脫。
使用一條大的活鯉魚,清理內臟後,放入三錢的白玉簪花根,再填滿皮硝,縫合起來。然後用大碗蓋住,讓它自然產生白色的霜狀物,再將這些霜狀物收集起來。遇到需要處理的牙齒時,只需將少量的這種霜狀物點在牙根上,牙齒就會自動脫落。
9. 田姜散
治諸氣諸郁諸痛,男女、大小、內外不拘,嵐障痧毒瘡瘍,跌悶,禽獸蛇蟲傷螫,內服外敷,方士第一色樣。
生香附(去毛曬乾,為細末),每症用一錢,小兒五分,白湯送下。外傷用此,人乳調敷。瘍腫初起,用醋調敷。
白話文:
【田姜散】
這款藥物可用來治療各種氣滯、鬱結、疼痛,不分男女老少,內科外科病症皆適用,對於山間瘴氣、痧毒、瘡瘍,以及跌打損傷,或是被禽獸、蛇蟲咬傷,都能內服或外敷,是方士中的首選良方。
使用方法如下:取生香附(需先去毛並曬乾,研磨成細粉),每次用量為一錢,小孩則減半至五分,以熱水送服。若是外傷,可以人奶調和後敷於患處。若為瘍腫初期,則改以醋調和後敷用。
10. 取牙不用鉗
月石(三錢),草烏,北細辛,白玉簪花根(干),南星,川烏,生半夏(各三錢),膽礬(五錢)
共為細末。夏三伏時,覓大雌鼠一個,十兩以上者,剝去皮、頭、足、尾,將藥放鼠肚內及身上,磁器收貯,俟二三日自化為水。去其骨淨,曬成霜,用鵝毛管取之,再放瓷器中收藏。用時先以針挑破牙肉,納藥少許,一時自落。
白話文:
【取牙不用鉗】
所需材料有:月石(約9克)、草烏、北細辛、乾燥的白玉簪花根、南星、川烏、生半夏(每種均約9克)、膽礬(約15克)。
將這些藥材全部研磨成細粉。在夏季三伏天時,找一隻體重超過500公克的大雌鼠,去除鼠的皮、頭、腳和尾巴,然後把藥粉放入鼠腹並塗抹在鼠身上,放在瓷器中保存,等待二到三天後,鼠會自然融化成水狀。然後去除其中的骨頭,將剩下的部分曬乾成粉末,再使用鵝毛管將粉末取出,再放回瓷器中妥善保存。
使用時,先用針輕輕刺破牙齦,然後將少量藥粉放入,不久牙齒就會自行脫落。
以上是古法取牙的方式,但現代牙科治療方式已非常發達,若有牙病,仍應尋求專業醫師診治。
11. 雜平胃
金精石為衣者,謂「金平胃」。東丹為衣者,謂「朱平胃」。
藥肆中日合丸、散、粗渣,積貯為末。將飯鍋巴炒為細末,對配打糊為丸,彈子大,烈日曬乾。用金精石煅松為末,入缸缽內,水研令稠,即入丸子搓擦,令石末黏透丸上,日乾再擦令光,宛似金衣。方士隨病施此,曰平來平去。
白話文:
如果以金精石作為藥丸外衣,這種藥就被稱作「金平胃」。而若使用東丹作為外衣,則被稱作「朱平胃」。
藥店裡每天混合各種藥丸、藥粉和藥渣,收集起來磨成粉末。取飯鍋巴炒至細末,與藥粉按比例調成糊狀,製成彈珠大小的藥丸,然後在強烈的日光下曬乾。接下來,將金精石燒煉至鬆脆後磨成細末,放入缸或缽中,加水研磨至濃稠,然後將藥丸放入其中搓揉,使金精石粉末均勻粘附在藥丸表面,待日曬乾燥後再次搓擦,使其表面光亮,彷彿穿上了一層金色的外衣。道家根據病情使用這種藥丸,稱其效果為「平來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