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新編》~ 卷之四(徵集) (38)
卷之四(徵集) (38)
1. 瓜蒂
瓜蒂,味苦,性寒,有小毒。凡邪在上焦,致頭目、四肢、面上浮腫,與胸中積滯,並下部有脈、上部無脈者,皆宜用瓜蒂以吐之也。
或問瓜蒂可療黃疸,吾子略而不言,何也?夫黃疸之症,多從下受,用瓜蒂吐之,是從上療之也,似乎相宜。然而,黃疸乃濕熱壅於上、中、下三焦,下病而止治上,將置中焦於不問乎,此瓜蒂不可治黃疸亦明矣。余所以作缺疑之論矣也。
或問瓜蒂能去鼻中息肉,子亦不論,是何說乎?曰:鼻中生息肉者,因肺中之熱也。用瓜蒂以吐去痰涎,則肺熱除,而鼻火亦泄,似乎相宜。然而,肺熱雖移熱於鼻,上吐以泄鼻中之火,勢必中傷肺中之氣。肺氣既傷,胃氣自逆,肺心反動其火,火動鼻中,更添熱氣,前之息肉未消,而後之息肉又長矣,予所以削而不道也。至於瓜蒂性易上湧,不宜輕用,不獨鼻中生息肉也。
若胸中無寒,胃家無食,皮中無水,心中無邪,以致諸虛各症,均宜慎用。誤用則禍不旋踵矣也。
白話文:
瓜蒂,味道苦,屬性寒涼,帶有少量毒性。凡是邪氣停留在上焦,導致頭部、眼睛、四肢、臉部出現浮腫,以及胸口有積滯,並且下部有脈搏、上部卻沒有脈搏的情況,都適合使用瓜蒂來催吐。
有人問,瓜蒂可以治療黃疸,你為什麼沒有提到?黃疸這種病症,多半是從下焦開始受影響,用瓜蒂催吐,是從上部來治療,好像很合適。但是,黃疸是因為濕熱積聚在上、中、下三焦,如果下焦生病卻只治療上焦,那中焦的問題不是就不管了嗎?這樣看來,瓜蒂不能治療黃疸就很明顯了。所以我才這樣略過不談。
又有人問,瓜蒂可以去除鼻息肉,你也沒有提到,這是為什麼呢?鼻息肉的產生,是因為肺部有熱。用瓜蒂催吐來去除痰液,這樣肺熱就能消除,鼻子的火氣也能排泄,好像也很適合。但是,肺熱雖然會傳到鼻子,如果用催吐來排泄鼻子裡的火氣,勢必會傷害到肺部的元氣。肺氣受損,胃氣就會上逆,肺與心反而會助長火氣,火氣侵入鼻子,反而會增加熱氣,之前的息肉沒消除,之後又會長出新的息肉,所以我才不提這個方法。至於瓜蒂的藥性容易向上湧,不應該輕易使用,不只是鼻息肉的情況而已。
如果胸中沒有寒氣,胃裡沒有食物積滯,皮膚沒有水腫,心中沒有邪氣,以至於各種虛弱的症狀,都應該謹慎使用瓜蒂。如果誤用,災禍會很快就降臨。
2. 蔥
蔥,味辛,氣溫,升也,陽也,無毒。入足陽明胃經,及手太陰肺脈。疏通關節,祛逐風邪,理霍亂轉筋,治傷寒頭痛,殺魚肉之毒,通大小腸,散面目腫浮,止心腹急痛,去喉痹,愈金瘡折傷血出疼,搗爛炒熱,傅之血止。安娠妊,塞衄血,除腳氣奔豚之邪,療蛇傷蚯蚓之毒,功專發散,食多神昏。
病屬氣虛,尤勿沾口。可為佐使,而亦可為君臣。大約為佐使者內治也,為君臣者外治也。外治宜多,內治宜少也。
蔥有益而亦有損。益者,通氣而散邪。損者,昏目而神奪也。北人喜食蔥,往往壞目,習俗使然,不能禁耳。
蔥善通脈,仲景夫子所以制通脈湯也。蓋蔥空中而善通氣,通氣即通脈也。溫其里之寒,解其表之熱,故脈之不通者即通。世人疑用蔥以散邪,則失用蔥之意矣。
白話文:
蔥,味道辛辣,性質溫熱,有向上發散、屬於陽性的特性,沒有毒性。它進入足陽明胃經和手太陰肺經。能疏通關節,驅散風邪,治療霍亂引起的轉筋,治癒傷寒引起的頭痛,能解除魚肉的毒素,疏通大小腸,消散臉部浮腫,止住心腹急痛,去除喉嚨腫痛,治癒外傷、骨折出血疼痛,將蔥搗爛炒熱後敷在患處,可以止血。還能安胎,止住流鼻血,去除腳氣和奔豚的邪氣,治療蛇咬和蚯蚓毒,它主要的作用是發散,但吃多了會使人神志不清。
如果疾病屬於氣虛,尤其不要食用。蔥可以作為輔助藥材,也可以作為主要藥材。大概來說,作為輔助藥材時是用於內服,作為主要藥材時則用於外敷。外敷可以多用,內服則宜少量。
蔥有益處也有壞處。益處在於它能疏通氣機、發散邪氣。壞處在於它會使眼睛昏花、損耗精神。北方人喜歡吃蔥,往往因此損壞視力,這是習慣使然,難以禁止。
蔥擅長疏通血脈,所以張仲景先生用它來製作通脈湯。因為蔥中間是空的,善於流通氣機,氣機通暢,血脈自然也通暢。它能溫暖身體內部的寒氣,解除體表的熱邪,所以血脈不通的情況就能得到改善。世人以為用蔥是為了發散邪氣,那就誤解了蔥的真正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