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本草新編》~ 卷之四(徵集) (2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徵集) (22)

1. 枸杞子(地骨皮)

枸杞子,味甘、苦,氣微溫,無毒。甘肅者佳。入腎、肝二經。明耳目,安神,耐寒暑,延壽,添精固髓,健骨強筋。滋陰不致陰衰,興陽常使陽舉。更止消渴,尤補勞傷。

地骨皮,即枸杞之根也。性甚寒涼,入少陰腎臟,併入手少陽三焦。解傳屍有汗肌熱骨蒸,療在表無汗風濕風痹,去五內邪熱,利大、小二便,強陰強筋,涼血涼骨。二藥同是一本所出,而溫寒各異,治療亦殊者,何也?蓋枸杞秉陰陽之氣而生。親於地者,得陰之氣;親於天者,得陽之氣也。

得陽氣者益陽,得陰氣者益陰,又何疑乎?惟是陽之中又益陰,而陰之中不益陽者,天能兼地,地不能包天,故枸杞子益陽而兼益陰,地骨益陰而不能益陽也。然而,二物均非君藥,可為褊裨之將。枸杞佐陽藥以興陽,地骨皮佐陰藥以平陰也。

或疑枸杞陽衰者,尤宜用之,以其能助陽也。然吾獨用一味煎湯服之,絕不見陽興者,何故?恐枸杞乃地骨皮所生,益陰而非益陽也。曰:興陽亦不同也。陽衰而不至大虧者,服枸杞則陽生。古人云:離家千里,莫服枸杞。正因其久離女色,則其陽不衰,若再服枸杞,必致陽舉而不肯痿,故戒之也。

否則,何不戒在家之人,而必戒遠行之客,其意可知矣。然則吾子服枸杞而陽不興者,乃陽衰之極也。枸杞力微,安得有效乎。

或問地骨皮治骨蒸之熱,用之不見效者,何也?夫骨蒸之熱,熱在骨髓之中,其熱甚深,深則涼亦宜深,豈輕劑便可取效乎,勢必多用為佳。世人知地骨皮之可以退熱,而不知多用,故見功實少耳。曰:黃柏、知母,亦涼骨中之熱也,闢黃柏、知母,而勸多用地骨皮,何也?不知地骨皮非黃柏、知母之可比,地骨皮雖入腎而不涼腎,止入腎而涼骨耳。涼腎必至瀉腎而傷胃;涼骨反能益骨而生髓。

黃柏、知母瀉腎傷胃,故斷不可多用以取敗。地骨皮益腎生髓,不可少用而圖功。欲退陰虛火動、骨蒸勞熱之症,用補陰之藥,加地骨皮或五錢或一兩,始能涼骨中之髓,而去腎中之熱也。

或問地骨皮用至五錢足矣,加至一兩,毋乃太多乎,恐未必有益於陰虛內熱之人耳?不知地骨皮,非大寒之藥也,而其味又輕清,如用之少,則不能入骨髓之中而涼其骨。大寒恐其傷胃,微寒正足以養胃也。吾言用一兩,猶少之辭,蓋既有益於胃,自有益於陰矣。

白話文:

枸杞子,味道甘甜帶苦,性質稍微溫和,沒有毒性。其中以甘肅產的品質最好。它主要作用於腎經和肝經。能使耳目清晰,安定心神,能耐受寒冷和暑熱,可以延年益壽,補充精氣,鞏固腎髓,強健骨骼和筋骨。它能滋養陰液,但不會導致陰液衰竭,還能振奮陽氣,常使陽氣勃發。更能止渴,尤其能補益勞損。

地骨皮,就是枸杞的根。它的性質非常寒涼,作用於少陰腎經,也作用於手少陽三焦經。能解除傳屍勞瘵引起的發熱、有汗、肌肉發熱、骨蒸等症狀,治療體表無汗的風濕和風痹,能清除體內五臟的邪熱,有利大小便,能強壯陰液,強健筋骨,涼血涼骨。枸杞子和地骨皮雖然都出自同一個植物,但是藥性一溫一寒,治療效果也不同,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枸杞子秉承了陰陽之氣而生長。靠近地面的部分,吸收了陰氣;靠近天空的部分,吸收了陽氣。

吸收陽氣的部分能補益陽氣,吸收陰氣的部分能補益陰氣,這還有什麼疑問呢?只是陽中還能滋養陰液,而陰中卻不能補益陽氣,這就像天可以包含地,地卻不能包容天一樣。所以枸杞子能補益陽氣,也能兼顧滋養陰液,而地骨皮只能滋養陰液,不能補益陽氣。然而,這兩種藥都不是主藥,可以作為輔助藥使用。枸杞子可以輔助補陽藥來增強陽氣,地骨皮可以輔助滋陰藥來平衡陰液。

有人認為,陽氣衰弱的人,特別適合用枸杞子,因為它能幫助振奮陽氣。但是如果單獨服用枸杞子煎湯,卻很少見到陽氣興盛的效果,這是為什麼呢?恐怕是因為枸杞子是由地骨皮所生,它主要的作用是滋養陰液而非補益陽氣。有人說:補益陽氣的作用也是不同的。陽氣衰弱但還沒有到嚴重虧損的地步,服用枸杞子就會有補陽的效果。古人說:離家千里,不要服用枸杞。正是因為長久遠離女色,陽氣不會衰退,如果再服用枸杞,必定會導致陽氣過於旺盛而無法消退,所以要告誡那些遠行的人。

否則,為什麼不告誡在家的人,而一定要告誡遠行的人,這個用意就很明顯了。那麼,您服用枸杞子而沒有陽氣興盛的效果,是因為陽氣已經衰弱到了極點。枸杞子的藥力微弱,怎麼可能有效呢?

有人問,地骨皮治療骨蒸發熱,為什麼用了沒有效果呢?骨蒸發熱,熱在骨髓深處,熱在深處,就應該用深入的藥物去治療。難道用輕劑量就能見效嗎?必須要多用才能見效。世人只知道地骨皮能退熱,卻不知道要多用,所以效果才很少。又有人問:黃柏、知母,也能清涼骨髓中的熱,為什麼要捨棄黃柏、知母,而推薦多用地骨皮呢?要知道地骨皮和黃柏、知母是不能相比的,地骨皮雖然能作用於腎經,但它不會使腎臟寒涼,它只是作用於腎經而使骨髓清涼。使腎臟寒涼會導致瀉腎而損傷脾胃;清涼骨髓反而能滋養骨髓,促進骨髓生成。

黃柏、知母瀉腎傷胃,所以絕對不能多用,否則會產生副作用。地骨皮滋養腎臟,促進骨髓生成,不能用少量就想見效。如果要治療陰虛火旺、骨蒸勞熱的病症,在使用滋陰藥的同時,加入五錢或一兩地骨皮,才能夠清涼骨髓,去除腎臟的熱邪。

有人問:地骨皮用到五錢就足夠了,用到一兩,是不是太多了,恐怕對陰虛內熱的人沒有好處吧?要知道,地骨皮並不是大寒的藥物,而且它的味道又很清淡,如果用量太少,就不能深入到骨髓中去清涼骨髓。大寒的藥物恐怕會損傷脾胃,稍微寒涼反而能滋養脾胃。我說用一兩,還算是用量少了,因為它既能有益於脾胃,自然也有益於陰液。

2. 辛夷

辛夷,味辛,氣溫,無毒。入肺、膽二經。止腦內風疼、面腫引齒痛眩目,除身體寒熱,通鼻塞,止鼻淵清涕,生鬚髮。此物通竅,而上走於腦,舍鼻塞、鼻淵之症,無他用,存之以備用可耳。且辛散之物多用,則真氣有傷,亦可暫用而不可久服。總之,去病即已,不可因其效甚而縱用之,非獨辛夷之為然也。

白話文:

辛夷,味道辛辣,性質溫熱,沒有毒性。它歸屬於肺經和膽經。可以止住腦內的風邪引起的疼痛、臉部腫脹牽引至牙齒疼痛、頭暈目眩等症狀,可以去除身體的寒熱,疏通鼻塞,止住鼻淵引起的鼻涕清稀,並且可以促進鬍鬚和頭髮的生長。這個藥物可以疏通孔竅,而且藥性是往上走的,主要作用於腦部,除了治療鼻塞、鼻淵這些症狀之外,沒有其他用途,可以儲備著以備不時之需。而且辛散的藥物如果過度使用,會損傷身體的正氣,所以只能暫時使用,不能長期服用。總而言之,疾病治好就應該停止用藥,不能因為它的療效好就過度使用,不只是辛夷,其他藥物也是一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