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本草新編》~ 卷之三(角集) (3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角集) (31)

1. 艾葉

艾葉,味苦,氣溫,陰中之陽,無毒。世人俱以蘄艾為佳。然野艾佳於蘄艾。蓋蘄艾乃九牛草也,似艾而非艾,唯香過於艾,而功用殊不若野艾。入脾、腎、肺三經。祛寒氣而逐濕痹,安疼痛而暖關元。胎漏可止,胎動可安,月經可調,子宮可孕,且炙經穴,可愈百病,無如世人舍近而求遠,舍賤求貴,為可嘆耳。

或問艾葉,取野而不取蘄,前人已論之,但未言野艾之何以佳於蘄艾耳?夫蘄艾依種而生者,野艾則天然自長於野者也,得天地至陽之氣,故能逐鬼而辟邪,祛寒而散濕,其功實勝於蘄艾藥,何舍此而取彼哉。十年之疾,求三年之艾,大抵即野艾,非取乎蘄也。但野艾實妙,余啟冠而肩膊患風痛,用野艾而愈。

白話文:

艾葉,味道苦澀,性溫,是陰中帶陽的藥材,沒有毒性。一般人都認為蘄艾是最好的,但野生的艾草比蘄艾更好。因為蘄艾其實是品質不佳的草,外觀像艾草但不是真正的艾草,只是香氣比艾草濃,而功效遠不如野生的艾草。艾葉主要作用於脾、腎、肺三條經脈。它能驅除寒氣、排除濕痹,舒緩疼痛、溫暖下丹田的關元穴。還能止住漏胎、安穩胎動,調順月經、幫助子宮受孕。而且用艾草來灸療穴位,可以治好很多疾病。可惜世人捨近求遠、捨賤求貴,實在令人感嘆。

有人問,艾葉為什麼要用野生的而不用蘄艾?前人已經討論過這個問題,只是沒有說明野艾為什麼比蘄艾好。蘄艾是經過人工種植的,而野生艾草是天然生長在野外的,吸收了天地間最陽剛的氣息,所以能驅除鬼怪邪氣、祛除寒氣、散發濕氣,它的功效確實勝過蘄艾。為什麼要捨棄這種好東西而選擇蘄艾呢?「十年的疾病,要用三年以上的艾草來治療」,通常說的就是野生艾草,而不是蘄艾。野生艾草的療效真的很神奇,我曾經頭痛和肩膀患有風痛,用野生艾草就治好了。

2. 地榆

地榆,味苦、酸,氣微寒,陰中陽也,無毒。止婦人赤帶、崩下及月經不斷,卻小兒疳熱,止熱痢,下瘀血,治腸風下血,愈金瘡。但治熱而不治寒,虛寒之人,不可輕用地榆涼血之品也。血熱病,生用之涼血,正得其宜。然而血熱則必動,動則必有散失之虞。血寒則又凝,凝則必有積滯之患。

過用地榆以涼血,則熱變為涼,而陰寒結於腸胃,將腹痛之症生,反致血崩下血而不可止,猶以為地榆之少也,更佐之以涼血之藥,熱必至死亡而後已,良可嘆也!

或問地榆治大腸之血,實有奇功,新久皆可用之否?曰:不可也。大腸有火,則新舊皆宜;無火,則新舊皆忌,此言其常也。大腸前有火而後無火,則前宜而後不宜;久無火而暫有火,則久當忌而暫不宜忌,此言其變也。審常變而察可否,豈特用地榆一味為然哉。

或問地榆涼大腸之血,單用一味,往往見功,而合用他藥,反致無效,何也?蓋單用一味,則功專而效速,合用他藥,未免拘牽矣。倘所用他藥盡入大腸之經,則調和於寒熱之間,贊襄氣血之中,功既速成,而身亦甚健。惟其所用之他藥,非盡入於大腸經之味,則彼此異宜,上下違背,安能奏功乎。可見用藥貴純而不貴雜,不在單用與不單用也。

或疑地榆涼血,何以能止也?不知地榆亦能補血也,倘徒涼血,則血正不能驟止,惟其涼血又兼補血,所以單味亦成功耳。

白話文:

地榆,味道苦澀、酸,性質稍微偏寒,屬於陰性中的陽性藥材,沒有毒性。它可以止住婦女的赤白帶下、崩漏和月經不止的狀況,也可以治療小兒的疳積發熱,止住熱性痢疾,排除體內瘀血,治療腸風下血,以及癒合金瘡。但是,它只適合治療熱性病症,不適合治療寒性病症。體質虛寒的人,不應該輕易使用地榆這種涼血的藥物。

血熱引起的疾病,使用生地榆來涼血,效果正好。然而,血熱往往會使血流動加速,加速流動就容易有散失的危險。血寒則容易凝滯,凝滯就容易有積聚的困擾。

過度使用地榆來涼血,會導致熱邪轉變成寒邪,使得陰寒之氣凝聚在腸胃,進而引發腹痛的症狀,甚至會導致血崩不止,這時候如果還認為是地榆的用量不足,再搭配其他涼血的藥物,反而會使病情更加惡化,直到死亡,實在令人惋惜!

有人問,地榆治療大腸出血的確有奇效,無論是新病還是舊病都可以使用嗎?回答說:不可以。如果大腸有火熱之症,那麼新病舊病都可以用;如果沒有火熱之症,那麼新病舊病都不可以用,這是一般情況。如果大腸先前有火熱,後來沒有了,那麼先前可以用,後來就不能用;如果大腸長期沒有火熱,但暫時出現火熱,那麼長期來看是應該忌用,但暫時出現火熱則不應該忌用,這就是特殊變化。要審慎地觀察一般情況和特殊變化,然後判斷是否適合使用,這不僅僅是用地榆這一味藥需要這樣,其他的藥物也應該如此。

有人問,地榆單獨使用來涼大腸的血,常常能看到效果,但和其他藥物一起使用,反而沒有效果,這是為什麼呢?原因是單獨使用一味藥,藥效專一而快速,如果和其他藥物一起使用,就難免會受到其他藥物的牽制。如果所搭配的藥物都能進入大腸經,那麼就能在寒熱之間調和,在氣血之中輔助,效果既快又能使身體健康。但是,如果所搭配的藥物並非都是進入大腸經的藥,那麼彼此藥性不合,上下不協調,又怎麼能發揮功效呢?可見用藥貴在精純而不貴在雜亂,不在於單獨使用或不單獨使用。

有人懷疑,地榆明明是涼血的藥物,為什麼又能止血呢?他們不知道,地榆也能夠補血。如果只是單純涼血,血液反而不能快速止住,正是因為地榆既能涼血又能補血,所以單獨使用也能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