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鐸

《本草新編》~ 卷之三(角集) (2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角集) (24)

1. 附子

或問繆仲醇論附子之害,其言又可採否?噫。仲醇之心則仁矣,而論證尚未盡善也。如言外寒,脾陰不足,以致飲食無味,喜飲冷漿及鮮果,血虛腹痛,按之即止,火炎欲嘔,或乾霍亂,或大瘧寒熱並盛,老人精絕,陽痿,少年縱欲傷精,陰精不守,精滑,腦漏,婦人血枯無子,血枯經閉,腎虛小便餘瀝,夢寐紛紜,行履重滯,痹症,中風僵仆不語,中風口眼歪斜,中風言語蹇澀,中風半身不遂,中風痰多神昏,陰症癰疽未潰,其三十一症,皆必須附子,十補陰,三補陽,始能奪命奏功。

仲醇一概戒人勿用,庸醫執滯不通,堅信不用附子以回陽,又何以生陰以續命乎?雖仲醇過於謹慎,與其亂用殺人於頃刻,不若煩用以聽其自生。然病實可生,任其悠忽,因循失救,而奄奄坐已,又行醫之過也。鐸所以將仲醇所忌七十二症之中,摘其宜用附子者,表而出之,以亦其救病之延生,勿坐視聽死也。

或問繆仲醇之過慎,未必非全生之道,吾子以其所忌者,摘出以交之,必自萬一殺人,過不在子乎?嗟乎!仲醇之所慎者,正病所不必慎者也。豈獨不必慎,實症之不可慎者也。宜慎而不慎,與不可慎而又慎者,非至中之道也。

白話文:

有人問到繆仲醇關於附子危害的論述,他的觀點是否可取呢?唉,仲醇的本意是好的,但他的論證並不完善。例如他說,外感寒邪、脾陰不足,導致飲食無味、喜歡喝冷飲和吃水果、血虛腹痛(按壓即止)、火熱欲嘔、乾霍亂、大瘧寒熱交加、老人精氣耗竭、陽痿、年輕人縱慾傷精、精液滑泄、腦漏、婦女血虛不孕、血虛經閉、腎虛尿頻餘瀝、睡眠不安、行動遲緩沉重、痹症、中風癱瘓不能說話、中風口眼歪斜、中風言語不清、中風半身不遂、中風痰多神昏、陰寒症癰疽未潰等三十一種病症,都需要用附子,即使需要十份補陰藥,三份補陽藥,才能發揮附子的功效。

仲醇一概告誡人們不要使用附子,一些庸醫固執不通,堅信不用附子回陽,又怎麼能滋陰續命呢?雖然仲醇過於謹慎,但與其亂用附子而造成立即致命的後果,不如謹慎使用,讓疾病自行痊癒。然而,疾病確實是可以治癒的,如果醫生因循怠慢、錯失治療時機,導致病人死亡,那也是醫生的過錯。所以我摘錄了仲醇所忌諱的七十二種病症中,適合使用附子的部分,列舉出來,目的是為了挽救生命,而不是袖手旁觀任其死亡。

有人可能會問,繆仲醇的過度謹慎,或許也是一種保全生命的方法,你摘錄他所忌諱的病症提供給他人使用,萬一因此造成死亡,責任不在你嗎?唉!仲醇所謹慎的,恰恰是那些不必謹慎的病症;不僅不必謹慎,更是那些確實需要積極治療的病症。該謹慎而不謹慎,以及不該謹慎卻過於謹慎,都不是恰當的醫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