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方便讀》~ 卷三 (34)

回本書目錄

卷三 (34)

1. 陰陽攻積丸(喬氏)

喬氏陰陽攻積丸,姜萸烏桂夏苓全,巴霜沉珀參延皂,酒麴川連萬病安。

陰陽攻積丸,吳茱萸,炮姜,官桂,川烏,川連,製半夏,茯苓,元胡索,人參(各一兩),沉香(另研),琥珀(另研各五錢),巴豆霜(另研一錢),為末,用皂角四兩,煎汁糊丸,綠豆大。每服八分,加至一錢半。薑湯下,與補脾胃藥間服。一方用酒麴糊丸。夫積者陰也,必有濕痰死血,留結於三陰之界,其所以成積之由,莫不由正虛而得。

故治積諸方,皆以人參駕馭其間,為扶正逐邪地步。然三陰之結積,非辛熱無以開通,故以萸、桂走肝,乾薑入脾,烏頭達腎,專取辛烈,以破至陰之固壘。半夏、茯苓以開痰閉,延胡、琥珀以散血結,黃連以降其伏陽,沉香以理其氣滯。而後以巴豆之無堅不破,仗辛熱之性,盪滌有形之物,銳利下行。

用皂角者,取其為破積之先鋒;用酒麴者,假穀氣以入脾胃,消磨其不盡之邪,為後隊耳。

白話文:

【喬氏陰陽攻積丸】

這是喬氏的陰陽攻積丸配方,包含了吳茱萸、炮製的薑、官桂、川烏、黃連、製半夏、茯苓、元胡索、人參各一兩,另外還有沉香、琥珀各五錢,以及巴豆霜一錢,全部研磨成粉。使用四兩的皁角煮汁,製成如綠豆大的丸子。每次服用約八分,可增加到一錢半,用薑湯送服,可以和補脾胃的藥物交替服用。另一種做法是使用酒麴來製成丸子。

積聚的病狀屬陰性,通常會有濕痰或死血在三陰區域形成結塊,造成這種病狀的原因,大多是因為正氣虛弱所導致。

因此治療積聚的各種方子,都會在其中加入人參,作為扶助正氣,驅除邪氣的關鍵成分。然而對於三陰區域的結塊,若不用辛辣熱性的藥物則無法打通,所以選擇吳茱萸去肝經,乾薑入脾經,川烏達腎經,這些辛辣強烈的藥材,能打開陰寒的堅固防線。半夏和茯苓用來開解痰濕,元胡索和琥珀用來分散血塊,黃連用來降伏潛藏的陽氣,沉香用來調理氣滯。

接著再利用巴豆的無堅不摧特性,藉由辛辣熱性,掃除有形的病竈,使其順暢下降。

使用皁角是因為它能夠作為攻破結塊的先鋒;使用酒麴是利用穀物的氣味,進入脾胃,消除殘餘的邪氣,作為後續的清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