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方便讀》~ 卷三 (20)
卷三 (20)
1. 黃連解毒湯
黃連解毒柏芩梔,熱勢猖狂不可持。一切火邪充上下。躁煩吐衄急宜施。
黃連解毒湯,黃連,黃芩,黃柏,梔子(等分),治一切火邪,表裡俱盛,狂躁煩心,口燥咽乾,大熱乾嘔,錯語不眠,吐血衄血,熱盛發斑等證。汪訒庵曰:毒者,即火邪之盛也。邪入於陽則狂,心為熱所擾則煩,躁則煩之盛也。口燥咽乾,火盛津枯也;乾嘔者,熱毒上衝也;錯語者,熱毒其神也;不眠者,熱盛而陰不靜也;至於吐衄、發斑等證,熱攻入胃,逼血妄行也。此皆六淫火邪,充斥上下、表裡,有實無虛之證。
故治法非緩劑可以了事者。黃芩清上焦之火,黃連清中焦之火,黃柏清下焦之火。梔子瀉三焦之火,從心肺之分,屈曲下行,由小腸、膀胱而出。蓋四味皆大苦大寒之藥,清其亢甚之火,而救其欲絕之水也。然非實熱,不可輕投耳。
2. 升陽散火湯(東垣)
升陽散火葛升柴,羌獨防風參芍加,甘草更加薑棗配,陽經火鬱發之諧。
升陽散火湯,柴胡(八錢),防風(二錢半),葛根,升麻,羌活,獨活,人參,白芍(各五錢),生熟,甘草(各三錢),每服五錢,加薑、棗煎。治六淫火邪,外郁肌表,熱如火燎,捫之烙手,無汗不解,清之不愈者,用此發之。夫六淫有火,七情亦有火,皆有表裡、虛實,學者固當省察。
此方治外來之火,鬱於表分,而不得解散者。然火之為病,疾如奔馬,其客於表也,則不能拘據於一經,故以柴胡以發少陽之火,升、葛以發陽明之火,羌、防以發太陽之火。但外來之邪,雖充斥三陽,然其來也,必始自太陽,其去也,亦必還返太陽。太陽與少陰為表裡,其界最近,不免有侵犯之虞,故以獨活從少陰解其渙散之邪,而以人參、甘草益元氣,芍藥斂陰血,薑、棗和營衛,皆欲使邪不犯於內耳。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