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方便讀》~ 卷三 (16)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6)

1. 潤腸丸(東垣)

潤腸丸內大麻仁,歸尾羌桃軍用生,或入艽防皂角子,津枯風燥火瘀凝。

潤腸丸,大黃,歸尾,羌活(各五錢,桃仁研),大麻仁(去殼各一兩),蜜丸。一方有防風,或入秦艽、皂角子,燒存性用。治腸胃有伏火,或風血相搏結於腸中,大便閉澀,不思納穀等證。夫胃與大腸皆屬陽明,陽明主津液,腸胃既有伏火,則津液耗亡。其無形之火,即挾腸胃中之渣滓,並素有之留血,結而為燥。

然火疾則風生,更不待外風之至也。但既結為燥實,即為有形留著於內,又非僅用潤藥可能盪滌。故方中雖用潤燥通腸,不足以下其堅凝之質,必藉大黃之推陳致新,乃能有效。歸尾、桃仁破其血,羌活宣其風,風散瘀行,閉自通而津液自復矣。其加艽、防、皂子者,亦由風勝而用之耳。

白話文:

【潤腸丸(東垣)】

潤腸丸的成分包括了大麻仁,當歸尾,羌活,桃仁和大黃,都是未經炮製的。有些配方會加入防風,或者秦艽和皁角子,皁角子需經過燒制後使用。此藥丸適用於治療腸胃內潛藏的熱火,或是風邪與血液在腸道相互纏結,導致大便困難,食慾不佳等症狀。

胃和大腸都屬於陽明經脈,而陽明經脈負責津液的運行。一旦腸胃內有潛藏的熱火,津液就會被消耗殆盡。無形的火氣會攜帶腸胃內的食物殘渣和原本就存在的淤血,形成乾燥的結塊。

然而,火氣旺盛時,風邪就會產生,無須等到外界的風邪入侵。一旦形成乾燥的實質結塊,單純的滋潤藥物無法清除它。因此,配方中雖然使用了潤燥和通腸的成分,但是要消解這種堅固的結塊,必須藉助大黃的清舊生新的作用,纔能有效。當歸尾和桃仁可以破除淤血,羌活能疏散風邪,風邪散去,淤血疏通,大便自然暢通,津液也會恢復正常。添加秦艽,防風和皁角子,也是因為風邪過盛而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