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魯府禁方》~ 卷四·寧集 (12)

回本書目錄

卷四·寧集 (12)

1. 救急

救急方

治縊死頦下筋脈猶動者。

半夏,南星,珍珠

為末,吹鼻內,口出痰涎即蘇。溺死,以尿包吹起,以一管節口入肛門,疐氣入攻出水來,用幾次可蘇。

救死方

半夏細辛為細末,噓鼻時下遇神仙。

救溺死方

凡人溺死者,以鴨血灌之可活。

白話文:

[急救方法]

若遇到上吊窒息但頦部(下巴下方)仍能感覺到脈搏跳動的人,可用半夏、南星和珍珠磨成粉末,然後將粉吹入其鼻孔內,若能從口中吐出痰涎,即表示病人已甦醒。對於溺水者,可以使用尿袋裝尿,將尿袋的一端插入肛門,藉由尿液的壓力將腹中的水逼出,重複此動作數次,溺水者有可能甦醒。

[急救猝死法]

猝死者的急救,可以用半夏和細辛磨成細末,吹入鼻孔,或許能讓病患起死回生。

[溺水急救法]

對於溺水死亡的人,可以嘗試用鴨血灌入其身體,有機會讓溺水者復活。

2. 通治

雄黃解毒丸

治諸症神效。

雄黃,鬱金(各一兩),巴豆(去油,炒焦,八錢),乳香,沒藥(各二錢)

上為細末,醋糊丸,如綠豆大,硃砂為衣。每服五七丸,隨引下。疔瘡數日,毒氣入內,服之即效。

心下疼,艾醋湯送下。急心疼,艾湯送下。纏喉風,茶湯下,吐痰為妙,不吐者再服。人暴死,但心頭有熱,灌下即活。發熱,白湯送下。氣不順,木香湯送下。蛇傷,雄黃水送下。諸般腫毒癰疽,小兒急慢驚風,黃酒下,無不取效。瘋犬傷,斑蝥七個炒,防風湯送下。身浮腫,荊芥艾湯送下。

喉痹,薄荷湯送下。遍身疼,乳香湯送下。婦人經脈不行,紅花湯送下。頭風疼,川芎湯送下。口眼喎斜,麻黃湯送下。肚腹膨脹,香附湯送下。痄腮,芍藥湯送下。痢疾,甘草湯送下。瘧疾,井花水送下。產後諸疾,皂角湯送下。湯傷食傷,鹽湯送下。赤白帶下,好酒送下。

腰腳痛,當歸酒送下。半身不遂風證,用姜十片,棗十枚,蔥十根,絹袋盛入罐內,煮酒送下,日三次。緩即浸酒亦可。春三夏一,秋五冬七日。小兒亦可用。

一粒金丹

沉香,木香,血竭(各一錢),牛黃,狗寶(各五分),鴉片(一錢五分),麝香(二分),硃砂(為末)上共為末,用頭生小兒乳汁為丸,如黃豆大,硃砂為衣。每服一丸,舌里押之,先嚼梨汁送下。

一粒金丹太上留,能醫萬病解人愁。吐血吐膿如捏去,咳嗽氣喘當時休。胸膈膨悶立寬快,噎食蟲症即時瘳。婦人室女月經閉,胎前產後不須憂。

十仙奪命丹

治梅核氣,膨脹氣塊,冷心疼,經脈不通,食積氣積冷積。

三稜,莪朮,木香,沉香,丁香,沒藥,川芎,苦葶藶,皂角,巴豆(槌去油)

上各等分,為細末,棗肉為丸,如櫻桃大。每服一丸,空心涼水送下。

白話文:

【雄黃解毒丸】

這款藥丸對各種疾病有神奇的療效。

所需材料有:雄黃、鬱金(各100克)、巴豆(去油,炒焦,80克)、乳香、沒藥(各20克)。將這些藥材磨成細粉,再以醋和成丸狀,大小約像綠豆,外層裹上硃砂。每次服用五至七顆,根據病情的不同選擇不同的飲品送服。若患有疔瘡且毒素已深入體內,服用此藥即見效。

若是心臟下方疼痛,可用艾草和醋煮成湯送服;若心臟突然劇痛,則以艾草湯送服;喉部疼痛,用茶湯送服,可以促進痰液排出,若未見效可再次服用;對於突然死亡,只要心臟仍有溫度,灌服此藥即可復甦;發燒,以清水送服;若呼吸不順,則以木香湯送服;被蛇咬傷,以雄黃水送服;各種腫毒、癰疽、小兒急慢驚風,皆可黃酒送服,效果顯著;被狂犬咬傷,需配合斑蝥七個炒熟,以防風湯送服;身體浮腫,以荊芥艾湯送服。

咽喉疼痛,以薄荷湯送服;全身疼痛,以乳香湯送服;女性經期不調,以紅花湯送服;頭痛,以川芎湯送服;口眼歪斜,以麻黃湯送服;腹部脹大,以香附湯送服;腮腺炎,以芍藥湯送服;痢疾,以甘草湯送服;瘧疾,以井花水送服;產後各類疾病,以皁角湯送服;食物中毒或消化不良,以鹽湯送服;白帶或紅帶,以美酒送服。

腰部和腳部疼痛,以當歸酒送服;半身不遂或風濕症,可用薑片十片、棗子十個、蔥十根,裝入布袋中,放入罐內煮酒送服,每日三次,緩解後也可浸泡於酒中飲用。春季連續服用三天,夏季一天,秋季五天,冬季七天。兒童也可服用。

【一粒金丹】

所需材料有:沉香、木香、血竭(各3克)、牛黃、狗寶(各2.5克)、鴉片(4.5克)、麝香(1克)、硃砂(磨成粉)。將這些藥材磨成細粉,再以初生嬰兒的母乳和成丸狀,大小約如黃豆,外層裹上硃砂。每次服用一顆,舌下含服,並以梨汁送下。

一粒金丹是上古時期流傳下來的良藥,能治療各種疾病,解決人們的煩惱。吐血、咳血、咳嗽、氣喘都能立即得到緩解,胸悶、脹氣、吞嚥困難和蟲症也能迅速改善。對於女性及少女月經不調、胎前產後的各類問題,都能有效解決。

【十仙奪命丹】

適用於梅核氣、腹部脹氣、冷性心痛、經脈不通、食物積滯、氣滯和冷滯。

所需材料有:三稜、莪朮、木香、沉香、丁香、沒藥、川芎、苦葶藶、皁角、巴豆(去油)。將這些藥材均勻混合,磨成細粉,再以棗肉和成丸狀,大小約如櫻桃。每次空腹服用一顆,以涼水送服。

3. 膏藥

神仙太乙膏

專貼打撲傷損,遍身疼痛,一切癰疽,惡瘡疥癬,及筋骨疼痛,如神。

黃柏,防風,玄參,赤芍,白芷,生地黃,大黃(以上各五錢),血竭(三錢),當歸(八錢),肉桂(三錢),槐枝(三十寸),柳枝(三十寸),桃枝(三十寸)

共合一處,用真麻油四斤浸藥,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用桑柴火熬,令油褐色,濾去渣,再熬,油滴水,或朱下淘,炒過黃丹二斤,攪千餘遍,待冷入地埋三日,去火毒,攤貼。

白話文:

這款名為「神仙太乙膏」的膏藥,專門用於處理因跌打碰撞導致的身體損傷與全身疼痛,以及各種膿包、惡性潰瘍、疥癬,甚至是筋骨疼痛,效果如同神奇。

所需材料包括:黃柏、防風、玄參、赤芍、白芷、生地黃、大黃(以上每種各需五錢)、血竭(需三錢)、當歸(需八錢)、肉桂(需三錢)、槐樹枝、柳樹枝、桃樹枝(每一種需三十寸)。

將所有藥材混合後,使用四斤的純正麻油浸泡藥材。春天需泡五天,夏天三天,秋天七天,冬天則需十天。然後使用桑木柴火進行熬煮,直到油呈現褐色,再將藥渣濾除。接著再次熬煮,直到油滴入水中不散開,或者油滴在手心不滑動,這時加入先前已炒過的黃丹二斤,並攪拌上千次,待冷卻後放入地下埋藏三日,去除其中的火毒,然後便可取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