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廷賢
《魯府禁方》~ 卷三·康集 (16)
卷三·康集 (16)
1. 吐瀉
治小兒吐瀉方
寒水石(一兩),硫黃(煅過,四錢)
上為末,藿香煮水,打糊為丸,如雞頭子大。每服一丸,針扎燈上燒紅,研末,米湯送下。
治小兒泄瀉
赤石脂為末,麵糊為丸,如黍粒大。每服十丸,米湯送下。
治久瀉不止及脫肛
五倍子(炒,一兩),枯白礬(三錢)
上為末,水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丸,空心米湯送下。
治小兒水瀉
白礬,黃丹
上各五錢,用蔥白同搗爛,塗臍上即止。
貼小兒驚癇水瀉
巴豆(二個,火炮,去油),皮硝,黃蠟
上三味各等分,搗成膏,攤在紙上,貼額臚上囟門下是也。有小泡起,即止其泄。
白話文:
【治療兒童嘔吐與腹瀉的處方】
使用寒水石一兩和經過煅燒的硫磺四錢,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再以藿香煮的水製成糊狀,揉成雞頭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顆,先用針刺穿丸子後在燈火上燒紅,然後研成細末,最後以米湯吞服。
【治療兒童腹瀉】
取赤石脂磨成粉末,用麵糊製成黍粒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十顆,以米湯送服。
【治療長期腹瀉不止以及脫肛】
使用炒過的五倍子一兩和枯白礬三錢,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再用水糊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空腹時服用五到七顆,以米湯吞服。
【治療兒童水瀉】
取白礬和黃丹各五錢,與蔥白一起搗碎成泥,塗抹在肚臍上即可止瀉。
【貼敷治療兒童驚癇與水瀉】
取兩個巴豆,經過火炮處理並去除油脂,與皮硝、黃蠟等量混合,搗成膏狀,攤在紙上,貼於額前囟門下方的位置。若出現小泡泡,即可停止腹瀉。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