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堪
史載之方
《史載之方》由宋代醫學家史堪編撰,是一部匯集古代中醫學精髓的實用醫學著作。全書主要記錄了多種病症的診斷和治療方法,涵蓋從內科、外科到養生保健的多個領域,展現了宋代醫學的卓越成就與對醫學實踐的深刻理解。
一、編撰背景與特色
史堪撰寫《史載之方》旨在彙編醫學理論與臨床經驗,為百姓與醫者提供全面且易於實施的治療指南。以下是其主要特色:
-
系統性與分類清晰:
- 書中根據不同病症、四時正脈與六氣變化進行系統分類,強調因時制宜的診療方法。
-
實用性與普及性:
- 方劑設計簡便,強調易得藥材的使用,並詳細記錄藥物劑量與使用方式。
-
學術與實踐結合:
- 本書融會貫通了當時的醫學理論,尤其是在五臟六腑、四時脈象、六氣變化與五運六氣理論方面的深入討論,為中醫臨床理論奠定基礎。
二、四時正脈與診脈要義
《史載之方》中對於四時脈象的記錄,既展示了中醫診脈的精髓,也強調了脈象隨季節變化的特徵:
-
春脈弦:
- 春天陽氣升發,脈象柔軟而略長。若太過則病在外,表現為冒眩與胸脅滿;不及則病在中,可能出現胸痛及背痛。
-
夏脈鉤:
- 夏季脈象盛去衰,若過盛則身熱膚痛,不及則見煩心、氣泄等症狀。
-
秋脈浮:
- 秋季脈象輕虛,過盛則見逆氣、背痛;不足則呼吸短促、喘咳。
-
冬脈營:
- 冬季脈象沉穩,太過則引發脊脈痛、不欲言;不及則心懸如饑、小便異常。
這些記載強調四季脈象變化與人體健康狀況的密切關係,是中醫「治未病」理念的重要體現。
三、病症與療法
1. 內科病症
《史載之方》針對常見的內科病症如腹痛、脹滿、喘息等,設計了針對性的方劑:
- 腹痛:以「神和散」緩解因寒濕或飲食不當導致的腹痛。
- 喘息:書中記載不同類型的喘症,從肺氣不宣到腎寒導致的喘,分別選用麥門冬湯與補腎暖藥進行調理。
2. 外科與急症
對於急性病症與外科問題,本書提供了即時應對的簡單處方:
- 頭痛:區分風寒與風熱導致的頭痛,採用涼肝藥或散風藥進行治療。
- 身熱與身寒:針對寒熱的不同成因,分別強調發汗與暖腎的重要性。
3. 五臟調養
書中特別關注五臟功能的調節,根據肝、心、脾、肺、腎的病理特點,提供多種調理方劑:
- 肝病:採用涼肝疏風的方法,例如荊芥散調理肝氣鬱結引起的腹痛與胸脅不適。
- 腎病:注重補腎溫陽,改善因腎陽虛弱引發的腰膝酸痛、腹部寒冷。
四、養生理念與預防醫學
本書強調養生的重要性,從四時變化到六氣運行,提出多種保健方法:
-
四季養生:
- 春季養陽、夏季養心、秋季養肺、冬季養腎,體現了與自然規律同步的健康觀念。
-
飲食調理:
- 鼓勵選用適合當季的食材進行調養,例如冬季進補肉蓯蓉粥以保護腎氣。
-
治未病的理念:
- 強調早期診治,通過觀察脈象變化預測疾病趨勢,防患於未然。
五、學術與歷史價值
1. 診療理論的體系化
《史載之方》對五運六氣理論進行了深入闡釋,從六氣的勝負到五臟的生克制化,為後世中醫學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
2. 文化與醫學的結合
書中不僅有詳盡的醫學記錄,還融入了對醫德與醫術的探討,強調醫者需具備全面的理論與實踐能力。
3. 民間醫學的普及
書中大量採用簡便易行的方劑,特別是對於基層醫療的指導價值,充分體現了其惠及百姓的宗旨。
結論
《史載之方》是一部融理論與實踐於一體的醫學巨著,其內容涵蓋廣泛,從病症診治到養生保健,均體現了中醫學的深厚智慧與人文關懷。作為宋代醫學的重要遺產,它不僅啟發了後世醫學理論的發展,還對現代醫學的補充與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卷上 (1)
卷上 (2)
卷上 (3)
卷上 (4)
卷上 (5)
卷上 (6)
卷上 (7)
卷上 (8)
卷上 (9)
卷上 (10)
卷上 (11)
卷上 (12)
卷上 (13)
卷上 (14)
卷上 (15)
卷上 (16)
卷下 (1)
卷下 (2)
卷下 (3)
卷下 (4)
卷下 (5)
附錄一
附錄二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