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宏
《金鏡內臺方議》~ 卷之一 (1)
卷之一 (1)
1. 湯議
議曰:胃為津液之主,陽氣之根。大汗出後,外亡津液,胃中空虛,客氣上逆,心下痞鞕。此乃中焦之氣未和,不能消穀,故令乾噫食臭者,胃虛而不能化谷也。土虛不能制水,故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與瀉心湯以攻痞,加生薑以益胃也。
白話文:
我這樣說吧:胃是身體內津液的主宰,也是陽氣的根本。當大量出汗後,身體外部流失了大量津液,導致胃部變得空虛,這時異常的氣便會向上逆流,造成胸口下方有硬塊或脹滿感。這表示中焦的氣機尚未調和,無法正常消化食物,所以會感到口乾且呼出的氣息有食物的臭味,這是因為胃虛弱,無法分解食物。當脾胃虛弱時,就無法有效控制水分代謝,因此可能在肋骨下方出現水腫,腹部也可能會有如雷鳴般的咕嚕聲,甚至出現拉肚子的情況。治療上,我們會使用瀉心湯來消除胃部的脹滿感,並加入生薑來增強胃部功能。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