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宏
《金鏡內臺方議》~ 卷之一 (1)
卷之一 (1)
1. 湯議
議曰:心下鞕,不按而痛,手不可近者,大結胸也。心下滿,按之則痛者,邪熱淺結,為小結胸也。此不可下,只宜散也。故用栝蔞為君,其味苦性寒,能破胸膈結氣。半夏為佐為使,以辛能散氣也。黃連為臣,苦以泄之,以輔君主之藥,而下心下之結也。
白話文:
我這樣解讀這段古文:
有人說:如果胸口(心下)部位感覺緊繃,即使不觸碰也會感到疼痛,甚至手都不能靠近的,這是嚴重的心胸積滯(大結胸)。若胸口有飽脹感,一按壓就疼痛的,是因為淺層的邪熱凝結,這種情況屬於較輕微的心胸積滯(小結胸)。對於這種情況,不能使用瀉下法,而應當採用散法來處理。
因此選擇栝蔞作為主藥,它味道苦且性質偏寒,能夠破除胸膈間的結氣。半夏作為輔助和調和的藥材,因為它的辛味能幫助散氣。黃連則作為輔佐的藥材,它的苦味可以幫助排出邪氣,輔助主藥,以解決心下部位的積滯。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