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宏

《金鏡內臺方議》~ 卷之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1)

1. 湯議

議曰:太陽者,膀胱也。本經邪熱不解,隨經入府,結於膀胱,熱不得散,故作蓄血之證,其人如狂。經曰血在上善忘,血在下如狂是也。若其外證不解,或脈帶浮,或惡寒,或身痛等證,尚未可攻,且與葛根湯以解其外。外已解,但小腹急結者,乃可攻之。以桃仁為君,能破血結,而緩其急。

以桂枝為臣,辛熱之氣,而溫散下焦蓄血。以調胃承氣湯中品味為佐馬使,以緩其下者也。此方乃調胃承氣湯中加桃仁、桂枝二味,以散其結血也。

白話文:

我這樣解釋:太陽病,指的是膀胱的問題。當膀胱這條經絡的邪熱無法排除,隨著經絡進入腑臟,在膀胱形成結滯,熱度無法散發,就會造成蓄血的情況,使人表現出類似瘋狂的症狀。根據古籍記載,血液在上部會導致健忘,血液在下部會讓人行為失常,就像狂躁一樣。

如果外表的病徵還未消失,例如脈象仍浮,或者感到畏寒,或者身體疼痛等,這時候還不能進行內服攻下的治療,應該先用葛根湯來解決表層的問題。等到外表的病徵已經解除,只剩下小腹緊繃結實的情況,那就可以進行內服攻下的治療了。

在這個療程中,桃仁是主要的藥材,因為它有破除血液結滯,緩和腹部緊繃的作用。

而桂枝則是輔助的藥材,它的辛熱性質可以溫暖並分散下焦(指小腸和大腸)的蓄血。

再者,使用調胃承氣湯中的藥材作為輔助和導引,讓排泄過程更加緩和。這個處方就是在調胃承氣湯的基礎上,增加了桃仁和桂枝兩種藥材,目的是為了消除血液的結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