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宏

《金鏡內臺方議》~ 卷之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1)

1. 湯議

議曰:風則傷衛,濕流骨節,風濕相搏,兩邪亂經,故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風勝則衛氣不固,汗出短氣,惡風不欲去衣,為風在表也。濕勝則水氣不行,小便不利,或身微腫,為濕氣內搏也。故用附子為君,除濕祛風,溫經散寒。桂枝為臣,祛風固衛。白朮去濕為使。甘草為佐,而輔諸藥,疏風去寒濕之方也。

白話文:

我這樣解釋:風邪會傷害人體的衛氣,濕氣則會滲入骨節,當風濕兩種邪氣互相搏鬥時,會導致經絡混亂,因此造成骨節疼痛、抽痛,使得關節難以屈伸,若接近患處會感覺到更劇烈的疼痛。如果風邪占上風,則衛氣無法固守,會出現多汗、呼吸短促的症狀,並且怕風,不想脫掉衣服,這是因為風邪停留在體表的緣故。如果濕氣較重,則水液運行受阻,小便不順暢,甚至身體輕微浮腫,這是因為濕氣在體內作祟。所以,我們使用附子作為主藥,可以除濕袪風,溫暖經絡,散發寒氣。桂枝作為輔助藥物,能袪風固守衛氣。白朮則用來袪除濕氣。甘草作為調和藥,協助其他藥物,是用於疏風袪寒濕的有效配方。